河北工業大學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Vikarna對話 | 貢獻於2024年1月22日 (一) 00:15所做的修訂 →‎图书馆:​ // Edit via Wikiplus

河北工業大學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正門
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正門
校訓勤慎公忠
創辦時間1903年3月19日
復辦時間1958年
停辦時間1951年8月1日
學校類型公立
黨委書記韓旭
校長李強
教師人數2,046人
學生人數34,396人
本科生人數22,877人
博士生人數874人
校址 中國
北辰校區:天津市北辰區西平道5340號

紅橋校區: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8號

廊坊校區: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新華路144號
總面積4000餘畝
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
代表色工業藍
隸屬河北省政府舉辦
天津市政府國家教育部共建
郵區編號300401
網站www.hebut.edu.cn
File: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adge.png

河北工業大學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縮寫:HEBUT),前身是1962年河北工學院與原天津工學院合併組建的新的天津工學院。其中,學緣歷史最悠久的河北工學院,肇始於1902年冬季袁世凱天津任直隸總督期間推行新政、採納周學熙建議,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籌建的工藝學堂,即1903年在天津老城東南角貢院東草廠庵為堂址成立的北洋工藝學堂

1908年7月,學校遷入河北新區黃緯路校區。幾經更名與擴建之後,1929年5月,學校奉令升格為學院,定名為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抗日戰爭時期,河北工學院曾停辦八年,戰爭結束後在天津原址復校。1951年8月,河北工學院與北洋大學合併,定名天津大學。1958年7月,河北工學院在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支援下,選址天津市河北區元緯路舊址恢復重建。1962年,河北工學院併入了前一年由天津機電學院、天津建築工程學院、天津化工學院組建的天津工學院。1971年,天津工學院更名為河北工學院,1995年升格為河北工業大學。1996年,河北工業大學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6年,河北工業大學入選河北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9月,河北工業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序列,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

河北工業大學的校訓是「勤慎公忠」,辦學特色為「工學並舉」,大學章程確定法定住所地址為天津市北辰區西平道5340號,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舉辦、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的公立高校,設有北辰校區、紅橋校區和廊坊校區[1]

校名沿革

河北工業大學校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03年成立的北洋工藝學堂,1904年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校,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在當時是中國唯一命名工業學院的高校,故有「全國唯一之工業學院,可享榮於海內也乎」的說法[2]。1951年與北洋大學合併,成立天津大學,停止辦學。1958年,從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抽調力量重新建立河北工學院,1962年併入天津工學院,1971年改名為河北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並沿用至今。

歷史

清末初辦時期 

1901年,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後,從八國聯軍手中接管天津,並在天津推行包括教育改革、城市建設、交通建設等在內的北洋新政[3]。1902年,袁世凱周學熙的創辦直隸工藝總局暨附設工藝學堂的建議,命天津知府凌福彭擬定工藝學堂章程、籌辦工藝學堂。凌福彭接受袁世凱委令後,聘請日本工學士藤井恆久為總教務長,選定天津城東南角貢院以東草廠庵為校址,擬定了《工藝學堂詳訂暫行章程》,該章程中提出了「學堂為人才根本,工藝為民生至計,兩者固宜並重;而講求之道,亦屬相資;工藝非學不興,學非工藝不顯」,這一「工學並舉」教學理念的雛形[4]

1903年2月16日,袁世凱批准了凌福彭關於開辦工藝學堂的暫行章程及申請經費的稟文。北洋工藝學堂第一批學生僅招30名,招生條件嚴格,應考者有二三百人,時任天津知府凌福彭親任主考,須經面試、初試、複試三輪遴選後方能被錄取[5]。3月19日,北洋工藝學堂正式開學,袁世凱曾到工藝學堂現場視察學堂各項舉辦情況[5]。當時設有化學、染織及普通各科,學制三年。周學熙以直隸工藝總局的身份兼任總辦,提出「工藝非學不興,學非工藝不顯」的辦學主張,創辦了全國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首開「工學並舉」工業教育思想之先河。北洋工藝學堂正式開學後,陸續建築新房舍數十間作為講堂、辦公室、教務室。其中貢院前建化學和機器兩場20餘間,備實習用,修建好的化學場和機器場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校辦工廠[4]

1904年,遵照學部章程,北洋工藝學堂更名為「直隸高等工業學堂」。1907年,直隸高等工業學堂共50名學生成為了第一批畢業生,其中14名優秀學生被選派去日本學習深造。此時,學校已設化學科、機器科、化學製造科、化學專科、機器專科、繪圖科等6科和甲乙兩班預備科。9月,由於校舍不敷使用,學校在河北新區黃緯路孫家花園旁建設新校舍,1908年6月竣工,7月遷入新址。學生數增加至200餘名,教司13人,其中日本教司5人。

民國時期

1912年8月,直隸高等工業學堂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校,改為秋季始業。1913年2月,直隸高等工業學校改為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1914年8月,因財政困難,機械科停招新生,並撤銷中學實科,已有中學實科學生轉入南開中學繼續學業。1916年6月,機械科恢復招生。8月,學校各科成績在北京參加賽會,經教育部審查,均獲優秀,列為甲等,發給一等獎狀。1928年9月,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隨直隸省改稱河北省,改名為「河北省立工業專門學校」。

1929年5月,升格學院,定名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招收高級中學男女畢業生,學制四年。設化學製造、機電工程、市政水利三個系,魏元光任院長。1930年5月,河北省立第一職業學校改為工業學院附屬高級職業部。1931年3月,北洋鐵工廠舊址20畝連同舊有廠房44間、住室34間撥歸工業學院作為分院。接收後,即將機電系工廠移至分院。同時在該址建築職員宿舍、客室及輔助建築物、製革廠等。1934年,學院與全國棉業統制委員會商定,合作棉業教育。1934年5月,第三屆全國鐵路沿線生產產品展覽會在北平舉辦,學院應北寧鐵路局及津浦鐵路局的徵集將機械、製革、紡織印染各廠產品運往參展,銷路頗暢。6月,學院開設水利學系,與北洋工學院、華北水利委員會、導淮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太湖流域水利委員會、中央模範灌溉局等7個單位商訂合辦水利實驗工作,並建立了中國第一水工試驗所[6]。1935年11月,「中國第一水工試驗所」竣工建成,並在當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1月12日舉行落成典禮[6]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侵華戰爭,7月28日天津淪陷,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慘遭破壞,中國第一水工試驗所被炸毀,歷年文書卷宗、圖書儀器被搶劫一空,教學被迫中斷。同年8月,學院秘書路蔭檉攜帶公章及經費餘款到天津英租界慈惠學校暫避,並辦理資送教職員轉移及學生轉學、借讀等事宜。佔領天津的日軍勒令學校複課,但遭到學校負責人路蔭、楊十三的拒絕,故校舍被改作日軍陸軍醫院,該校停辦八年[7]

1938年3月,河北省立工業學院師生楊十三教授、馬灃教授、洪麟閣、連芬亭等組成「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所屬「工字團」,參加冀東抗日聯軍,同日偽軍浴血奮戰[7]。10月,洪麟閣壯烈犧牲。1939年7月,楊十三捐軀太行[7]

戰後重建時期

1945年,抗戰勝利後,河北省立工業學院停辦八年後開始復校,並於1946年開始招生,設化學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水利工程、紡織工程等5個系,學制四年,同時附設高級職業部,設化工、機工、土木、染織和電機5個科。同年10月21日,舉行開學典禮。

1946年,路蔭檉任院長,天津市立第一圖書館多批次送還原河北工學院所藏書籍。6月,大悲禪院將河北工學院分院佔用該寺院的土地20畝,自願無償奉送;產權契約即日移交予工學院。10月,中央教育部將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改名為河北省立工學院

1949年1月,天津地區政權更替後,河北工學院由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撤銷訓導處,實行院長負責制。1951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開北洋大學和河北工學院負責人及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座談會,宣佈成立並校委員會、成員會。1951年6月2日,時任教育部部長馬敘倫簽發文件,將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自1951年8月1日起正式成立新校,初步意見擬定名為天津大學[8][9]9月26日,在北洋大學南院大禮堂舉行了天津大學成立暨開學典禮[8]。同時,學校在原屬南開大學校產土地的七里台地區建設天津大學新的校舍[7]

因此,在1951年至1958年間,河北工學院辦學活動中斷。

1930年左右建造的北洋大學團城及校門

天津工學院時期

1958年,天津成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包括天津建築工程學院天津化工學院天津機電學院河北工學院[7]

1958年,在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支援下,河北工學院在天津河北區元緯路成立,自天大、南開共抽調十九名教授、講師和三十名青年教師,此外還分配五十餘名應屆畢業生到新成立的河北工學院從事教學工作[7]。1959年12月,河北工學院曾計劃遷往邯鄲市,新校址定位於邯鄲市規劃中心廣場的東北[7]

1961年,天津機電學院天津化工學院天津建築工程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工學院」[7]。1962年2月,河北省決定,河北工學院不再遷往邯鄲,邯鄲基建工程按下馬項目處理。7月,河北工學院併入天津工學院,但由於天津工學院為三所院校新合併組建,且組建動作尚未落實完成,故又稱「四院合併」,由天津市領導[7]

1962年,調整合併後的天津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農業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建築工程5個系19個專業,在校生4884人,教職員工3380人,其中專任教師978人。8月,河北省決定,河北工學院不再遷往邯鄲,已施工所建的校舍由邯鄲市統一安排。1964年,天津工學院東院建成化工大樓,總面積達1,100平方米。1965年2月,中央高等教育部確定天津工學院為全國六十所實行半工半讀教育制度的高等工業學校中之一,次年3月,學校在部分專業低年級學生開始試點半工半讀。

1966年6月底,「文化大革命」時期,學校被迫停課。1967年1月,因「備戰、備荒」和擔憂天津會成為戰場,河北省遂將省會遷回保定,天津市恢復為中央直轄市。1969年10月,河北省發佈《關於河北省在天津市十所大專院學隸屬關係的通知》,確定將位於天津市的天津工學院和河北大學、天津中醫學院三校由河北省領導[7]。1969年11月,1,570名師生搬遷疏散到河北涉縣索堡鎮的深山中,但師生反對和抵制情緒嚴重。

河北工學院時期

1971年11月29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天津工學院改名為河北工學院

1978年,由於河北省政府仍未放棄令河北工學院遷至河北省的想法,但該計劃遭到師生的反對和抵制,河北工學院原院長潘承孝致信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並陳述了搬遷的利弊,鄧小平批示「高校搬遷宜慎重再慎重」[10]。1979年6月11日,河北省委決定:河北工學院繼續在天津辦學,邯鄲部分調整撤銷,天津市委決定,河北工學院按駐津單位對待,在物資供應、參加會議、閱讀文件、保健醫療等方面給予照顧[10]。1980年3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與煤炭工業部簽定協議,將河北工學院邯鄲校址轉交給河北煤礦學院

1992年5月,河北省省長辦公會決定,河北工學院在廊坊設立分院並於當年招生。10月14日,廊坊分院舉行首屆學員開學典禮。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致函國家教委,申請將河北工學院更名河北工業大學。1994年6月,河北省決定將河北工學院與河北大學列為河北省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

北洋大學堂北樓,今河北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

河北工業大學時期

1995年2月,國家教委批准河北工學院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4月28日,「河北工業大學」之新校名告啟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了新校名。2004年5月,學校舉辦建校百年紀念活動。2014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簽署共建協議,三方共同建設河北工業大學[11]

2021年1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由河北工業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脫離該校管理,與高專學校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兩校(院)合併轉設,重新組建為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由河北省人民政府領導管理[12]

文化傳統 

河北工業大學的校訓是「勤慎公忠」,辦學特色為「工學並舉」。河北工業大學的校色為工業藍[1]。學校紀念日為公曆3月19日,學校慶祝日為公曆10月的第二個星期日[1]

行政管理

1903年,負責籌備北洋工藝學堂的天津知府凌福彭

創辦人 

河北工業大學前身之一、學緣歷史最悠久的河北工學院,肇始於1902年冬季袁世凱天津任直隸總督期間推行新政,採納實業家周學熙關於創建直隸工藝總局暨附設工藝學堂的建議,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籌建的工藝學堂,即1903年在天津老城東南角貢院東草廠庵為堂址成立的北洋工藝學堂[7]。故河北工業大學的創辦與直隸總督袁世凱、實業家周學熙和天津知府凌福彭有關。

管理者

1903年,凌福彭受命創辦北洋工藝學堂,主持招生考試並任學堂總辦。同年7月,周學熙繼任學堂總辦。12月,周學熙辭職,薦毛慶藩繼任總辦。次年3月,毛慶藩辭任,周學熙復任。1904年9月,北洋工藝學堂更名直隸高等工業學堂。1907至1909年,孫多森任學堂總辦。1909至1912年,邢端任學堂監督。1912年,學堂更名直隸高等工業學校,邢端延續繼續擔任校長。1913年,學校更名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武淩源任校長。1917至1926年,楊育平任校長。1926至1928年,魏元光擔任校長。1928年,學校更名河北省立工業專門學校,魏元光繼續擔任校長。1929年,學校升格為河北省立工業學院,魏元光繼續擔任院長。1936至1946年,路蔭檉代理院長,戰爭期間學院停辦。

1946年,河北省立工學院復校後,路蔭檉任院長。1949年,天津市政權更替後,趙今聲任院長,直至1951年學院撤銷,併入天津大學。

1958至1962年,河北工業大學的河北省決定新建河北工學院,潘承孝任院長。同一時期,李中垣任天津機電學院院長,閆子亨任天津建築工程學院院長,袁血卒任天津化工學院院長[7]。1961年,天津工學院成立,1962年,河北工學院併入天津工學院,潘承孝擔任合併後的天津工學院院長。

1971年,天津工學院更名河北工學院。1978年7月14日,林牧調任河北工學院院長。1983年,邱澄一任院長。1986年,張閩任院長。1991年,馮其標擔任院長。1994年,顏威利擔任河北工學院最後一任院長,並推動河北工學院升格為大學[13]

1995年,河北工學院升格為河北工業大學,顏威利擔任首任校長。2002年,高峰任校長。2004年,傅廣生任校長。2012年,李強任校長。同年,展永任校長。2015年11月,郭健擔任校長。2016年9月,韓旭任河北工業大學擔任副校長,並於2017年9月起升任校長[14]

辦學經費 

1903年2月16日,袁世凱批准凌福彭關於開辦工藝學堂的暫行章程及申請經費的稟文。2014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簽署共建協議,三方共同建設河北工業大學[11]

概況

北洋大學堂南樓,今河北工業大學第三教學樓

校區 

河北工業大學共有校區三處,分別為北辰雙口新校區、紅橋區丁字沽老校區和廊坊分校區。紅橋校區佔地面積約一千畝,位於北運河桃花堤南,環抱丁字沽一號路與光榮道交口共有三個校園分別稱為東院、南院和北院。東院位於原北洋大學舊址之上,校門在丁字沽一號路以東的光榮道上,北院校門位於丁字沽一號路,南院校門在丁字沽一號路以西的光榮道上,校門上有「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字樣銘牌。新校區總面積2500畝,位於北辰區雙口鎮津保高速公路入口旁。

2019年12月,河北工業大學與芬蘭的拉彭蘭塔工業大學拉赫蒂應用科學大學達成協議,共同建設河北工業大學芬蘭校區[15],並計劃於次年招收學生。[16]

院系設置

目前,河北工業大學共設置18個實體教學學院,以理工專業方向為主,其中理工類學院有:化工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理學院、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此外,還設置了經濟管理學院、人文與法律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

圖書館

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圖書館

丁字沽校區圖書館於1986年10月建成,著名橋樑工程專家茅以升為圖書館題寫了館名。[17]北辰校區於2014年開工建設,2018年投入使用[18][19][20],建築面積13100平方米,外表為磚紅色,形狀呈不規則多面體,2017年11月,該建築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21]

校辦工廠 

校辦工廠是河北工業大學及其前身之一的河北工學院的辦學特色。河北工業大學的校辦工廠成立較早,與其他高校的校辦工廠紛紛於五·七指示之後建成不同。1979年,河北工學院校辦工廠研製出中國第一套可控矽靜止勵磁裝置,填補了中國當時這一領域的空白[22],在葛洲壩電廠眾多的勵磁裝置中,兩台最大的勵磁裝置裝置即由河北工業大學校辦工廠生產製造,其銘片鐫刻着「河北工學院校辦總廠製造」字樣[22]

師生規模

截至2019年9月,河北工業大學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600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3612人[23]

排名

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2019年的數據,河北工業大學位居中國地區第98名,亞洲地區451-500名之間[24]

知名校友

根據《河北工業大學章程》第七十四條,河北工業大學的校友包括在學校學習過的學生和工作過的教職工,以及被學校授予各種名譽學位和名譽職銜的中外各界人士。1988年10月8日,河北工學院校友總會成立,統籌河北工業大學校友事務[1]。 1910年,李叔同曾在北洋高等工業學堂任教。河北工業大學建校初期的校友有[湖南勞工會駐會幹事和教育部主任,革命烈士黃愛,中共天津地委早期的重要領導人、陝西渭華起義領導人之一盧紹亭;造紙專家、抗日民族英雄、冀東抗日領袖楊十三,著名抗日將領洪麟閣等。

河北工業大學在政界的知名校友有第十六、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任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賈慶林,外經貿部原副部長孫廣相等。

河北工業大學在學術界的校友有兩彈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核工業部副部長姜聖階,河北工業大學名譽校長,中國汽車、內燃機教育奠基人潘承孝,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物理及科學技術史學家柯俊

河北工業大學在商界的知名校友有美國波音公司決策部部長楊明輝等。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河北工業大學章程,2014年12月26日河北省教育廳核准生效。2019年2月21日,章程修訂內容經河北省教育廳核准生效。
  2. 魏元光.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校友录序言. 《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校友錄》. 1929. 
  3. 王健. 繁荣、失落与回归——从海河的变迁剖析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 《城市規劃》增刊. 2009. 
  4. 4.0 4.1 陳瑞林.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06-01: 276. ISBN 978-7-302-13194-6. 
  5. 5.0 5.1 北洋工艺学堂招生秘闻. 天津青年報. 2003-10-13 [2011-05-15] (中文). 
  6. 6.0 6.1 張偉兵.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的成立及早期相关史实. 中國科技史雜誌. 2016-09-15, (2016年3期). 
  7.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天津市志·高等教育志. 天津: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 2007. 
  8. 8.0 8.1 一天. 定名天津大学. 今晚報. 2015-08-07. 
  9. 宗文舉、張寶運.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创举——北洋大学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9-25, (2004年3期). 
  10. 10.0 10.1 時曉玲. 解不开的三地缘. 中國教育報. 2017-06-27. 
  11. 11.0 11.1 王敬照. 河北省与天津市、教育部共建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日報. 2014-12-03. 
  12.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函(教发函〔2021〕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門網站. [2021-02-03]. 
  13. 颜威利院长结束访美归来. 河北工學院學報. 1994-12-30, (1994年4期). 
  14. 河北省委任命韩旭同志为我校校长-工大要闻-河北工业大学新闻网. xww.hebut.edu.cn. [2017-11-05]. 
  15. 河北一高校将建芬兰校区 首批开设4个本科专业. 新浪教育. 2019-12-10 [2020-05-10]. 
  16. 河北工大将建芬兰校区,预计明年全球招生. 天津日報. 2019-12-10 [2020-05-10]. 
  17. 图书馆简介. 河北工業大學. [2011年5月15日] (中文). 
  18. 我校北辰校区图书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河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2014-02-20 [2020-05-10]. 
  19. 天津日報. 河北工业大学“水上”图书馆试运行. 人民網. 2018-05-08 [2020-05-10]. 
  20. 超惊艳!河北工业大学水上图书馆亮相. 騰訊網. 2018-05-03 [2020-05-10]. 
  21. 大學生雜誌. “水上图书馆”:河北工业大学新校区——北辰校区图书馆. 網易訂閱. 2018-12-26. 
  22. 22.0 22.1 海泉、張鷹、關毅、張勇. 根深叶茂躯干直 老树年年抽新枝——来自河北工学院校办总厂的报告. 中國高等教育. 1994-01-13, (1994年1期). 
  23. 学校简介. 河北工業大學網站. [2019-12-31]. 
  24.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opuniversities. [2019-12-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