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頜下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有頜下門
化石時期:430–0 Ma[1][2] 可能更早的時期:462 Ma志留紀現代
260px
鄧氏魚盾皮魚綱,左上)
斑紋須鯊軟骨魚類,右上)
雙須骨舌魚輻鰭魚類,左下)
尼羅鱷四足類,右下)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下門: 有頜下門 Gnathostomata
演化支

有頜下門[注 1]學名:Gnathostomata)舊稱有頜總綱,也稱有顎類頜口類[3][4],是脊椎動物的主要演化支,源自4.3億年前無頜總綱中的一支鰓弓演化為上下的魚類。上下頜的出現使它們的取食能力大幅增強,生存競爭能力也隨之提高[5],成為了脊椎動物的主幹類群。現存有頜類動物約6萬,占脊椎動物現生種類的99%。

下級分類


有頜下門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

注釋

  1. 「頜」古義為口,古音讀作 ㄍㄜˊ;今義用於醫學或動物學,指的是多數脊椎動物構成口腔上下部的骨骼和肌肉組織,上部稱上頜,下部稱下頜(即俗稱的下巴),應讀 ㄏㄜˊ。參見《漢典》https://www.zdic.net/hant/%E9%A2%8C

參考文獻

  1. Hanke, Gavin F.; Wilson, Mark V. H. New teleostome fishes and acanthodian systematic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origin and early radiation of vertebrates. 2004: 189–216. ... record of acanthodian fishes is limited to microremains from the latest Ordovician (JANVIER 1996) 
  2. Sansom, Ivan J.; Smith, Moya M.; Smith, M. Paul. Scales of thelodont and shark-like fishes from the Ordovician of Colorado. Nature. 1996-02-15, 379 (6566): 628–630. Bibcode:1996Natur.379..628S. doi:10.1038/379628a0. 
  3. gnathostomata-頜口类.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1-07-30]. 
  4. gnathostomata-有頷类.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0-12-17]. 
  5. 有颌类. 術語在線. 北京: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