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島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太平島
Taiping Island
太平島
地理
位置南海
群島南沙群島鄭和群礁
面積0.51平方公里
長度1,430公尺(4,690英尺)
寬度402公尺(1,319英尺)
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區
(目前由台灣當局占據)

太平島,位於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位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面積0.51平方公里。東距中洲礁3.1海浬(6公里)、敦謙沙洲7.1海浬(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30公里)。目前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

地理

名稱來源

早期中國漁民稱呼這座島嶼為「黃山馬峙」[1],「峙」是「高聳」的意思。日本人則稱呼這座島嶼為「長島」。

1946年12月,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派遣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鈺率「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四艘軍艦接收南海諸島,並建碑測圖[2]。太平號負責自日本軍隊接收此島,並豎立主權碑石以宣示主權,因而以此艦來命名。

地質及地形

島形東西狹長,地勢低平,東西長約1,430公尺,南北寬約402公尺,岸線範圍41.3公頃,海岸植被線範圍36.6公頃;平均潮位時陸域出水面積約為0.51平方公里,海水低潮位時礁盤與陸域出水面積約0.98平方公里,海拔5到6米。

由於太平島是一珊瑚礁島,地表之細砂土為珊瑚礁風化所形成,下層為堅硬之礁盤。島之四周均有沙灘,南北側沙灘較狹寬僅5公尺、東側寬約20公尺、西南側寬約80公尺。沙灘上堆積的細砂白裡透紅,主要為珊瑚和貝殼碎屑,紅色的砂是由紅珊瑚碎裂而成。

台灣中油公司曾在太平島鑽井取岩芯,全長523公尺,在43公尺處的年齡約78萬年,而在130公尺之上有4層相當厚層的「鈣土」,是以前太平島處於較乾燥且低海平面的時期因風化所形成,時代可能縱跨過去200萬年。岩芯下段的碳酸鹽岩已經白雲岩化,被白雲岩化的碳酸鹽岩前系生成於淺海的珊瑚礁潟湖,年齡難以考究,推測可能老於300、400萬年。

氣候

太平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地處低緯度,四季皆夏,年均溫27至28 °C(81至82 °F),5月最熱,可達35℃,1月最冷,但也有26℃。降雨頗豐,6 ~ 12月為雨季,年雨量1,500 ~ 3000毫米季風盛行,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風向在5月和10月轉換,年均風速每秒3.7公尺。颱風常發源於南沙群島北部,且多朝北方移動,所以太平島不常受到颱風侵襲,但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由於降雨、蒸發及浪花飛濺,太平島的相對溼度全年在80%以上,夏天氣溫經常飆升超過30℃。

周圍海象

太平島附近海流深受季風影響,夏季流向東北,冬季轉往西南,流速在0.7 ~ 1.5節(即時速1.3 ~ 2.8公里)之間。潮汐是不規則的全日潮潮差小。表層海水年均溫超過28℃,5月可達29℃,1月最低也有26℃。鹽度約32 ~ 33.5,年變化不大,冬季略高。夏季陸地泥沙流入,水質較濁,但透明度仍高,可達25公尺以上。一年當中,從6月中之後到翌年3月,是屬於風浪較大,不適合潛水及補給的月份。

參考文獻

  1. 《更路簿》中的地名. 中國海洋報. [2018-07-12] (英語). 
  2. 柳扶風. 龙吟虎啸:收复中业岛 制裁大背景. 東方日報. [2012-02-12] (繁體中文(中國台灣)).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