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596原子彈爆炸(1964年10月16日)
解放軍第一顆自由落體核彈A2923,攝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東風二型飛彈,攝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兩彈一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核彈飛彈人造衛星的簡稱。 1960-1970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別成功試爆了第一枚原子彈(1964年)、試射了第一枚裝載核彈頭地對地飛彈(1966年)、試爆了第一枚氫彈(196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70年)[1]。「兩彈一星」工程的成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前期科技實力發展的標誌性事件,而其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在飛彈、人造衛星、遙感與制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也為之後中國航天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2][3]

1940年代-1950年代,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一批留學海外的科研工作者陸續回到中國[4][5]。1956年,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國務院頒發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6]。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開展兩彈一星的研究,早期蘇聯方面也提供了重要協助,而中蘇交惡後蘇聯方面也撤走了所有資助,這一系列事件造成了中共中央領導人之間對是否繼續發展兩彈一星的分歧[7][8]。最終,中共中央於1962年11月成立了「中央專門委員會」、專門負責國防尖端事業的決策和管理,周恩來擔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也繼續進行、由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等人直接領導[8][9][10][11][12][13]

1964年10月16日,596原子彈羅布泊成功爆炸,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4]。1966-1970年間,中國的核飛彈、氫彈、人造衛星相繼問世,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但毛澤東等人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對這些項目的研製以及中國後續的科研發展造成了重大衝擊,僅在青海省的核基地內,截止1971年9月就有四千多名職工受到迫害和審查、310多人傷殘、40多名職工自盡、5人遭到槍決。期間,知識分子被視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臭老九,遭到廣泛地批判和迫害[15],只有錢學森等少部分人因為周恩來特別列出的名單受保護[10][16][17][18][19]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鄧小平等人主導了撥亂反正,為姚桐斌、趙九章等在「文革」期間受迫害的兩彈一星元勛平反,並將姚桐斌追認為烈士[20][21][22][23][24]。與此同時,鄧小平提出「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以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在「文革」期間受迫害的知識分子平反並恢復名譽[25][26][27][28]。1986年,四位兩彈一星元勛致信鄧小平,促成了中國的「863計劃[29]

名詞含義

關於兩彈一星的內涵,存在以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事實上,兩彈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彈、飛彈和人造衛星[30];後來隨著氫彈、中子彈等的相繼誕生,前一「彈」逐漸演變為核武器的合稱即核彈[31][32]

歷史沿革

早期籌備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人主持了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中提到:「我們要不要搞原子彈啊,我的意見是中國也要搞,但是我們不先進攻別人。別人要欺負我們,進攻我們,我們要防禦,我們要反擊。因為我們一向的方針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不是消極防禦的。」[33][34]

1956年,在周恩來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的主持下,召集了幾百名專家、學者參加規劃編制工作,最終於1956年12月制訂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6]

1958年6月21日,毛澤東明確提出:「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飛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7]1958年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八屆六中全會上說:「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要搞就搞個大的。」即便當時中國開發上述技術的環境還十分落後和艱苦,但不少科學家從此開始投入這些開發計劃,而蘇聯方面從1955年起也提供了重要協助。

中蘇交惡

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於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爐[33]中蘇交惡後,蘇聯方面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和相關資助[11][35]

1961年起,一系列不利事件造成了中共中央領導人之間對是否繼續發展兩彈一星的爭論和分歧,其中聶榮臻等人主張推進「兩彈一星」工程[8][36][37]。1962年10月,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羅瑞卿等人同意,批准了原子彈計劃的繼續進行[8]。1962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正式組建了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主任的專門委員會(後稱中央專門委員會,即中央專委),成為中共中央領導國防尖端事業的最高決策機構,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也得以繼續、由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等人直接領導[10][13][38]

里程碑事件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67年6月17日第六次核試驗中引爆了自行研發的類似美國泰勒-烏拉姆構型的多級熱核炸彈,與第一次引爆裂變彈相距僅32個月,是從裂變(原子彈)到聚變核彈(氫彈)發展最快的國家。引爆的核彈當量331萬噸。有一些中文資料中的片言隻語顯示,中國當時採用了同美國的泰勒-烏拉姆構型略有區別的于敏設計方案(設計全重為一噸左右,爆炸當量百萬噸以上),這個方案的要點在於使用X射線透鏡而非X射線反射鏡來實現從初級到次級的能量傳送,即「球柱球結構」[40][41]

「文化大革命」衝擊

1966-1976年間的「文化大革命」對兩彈一星以及中國科研的後續發展造成了重大衝擊,部分科研項目停滯、科研隊伍解散,眾多科研工作者受到政治迫害,許多擁有英美留學背景的科研人員被打成「間諜」或「特務」[10][42]。截止1971年9月13日,中國位於青海省的核基地內,四千多名職工受到迫害和審查,310多人致傷、致殘,40多名職工自盡,5人遭到槍決。

「文革」期間,知識分子被視為「反動分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受到廣泛批判和貶低,甚至被稱為「臭老九」[15]。1968年,「兩彈一星元勛」姚桐斌被毒打致死、「兩彈一星元勛」趙九章自殺身亡[16]。而「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於1968年不幸空難逝世後,其太太李佩(中國語言學家)被隔離審查、自殺未遂[43]。「兩彈元勛」鄧稼先及其家人、 「氫彈之父」于敏及其家人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和迫害[17][18][19]錢三強和太太何澤慧一起下放到了陝西五七幹校

另一方面,錢學森等少部分人受到了周恩來的庇護,周恩來於1966年8月特別列出了一份名單交由毛澤東批准,其中被點名保護的人物因該名單而免遭「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直接批鬥與人身攻擊[10]。對於其中被保護的科研人員,周恩來強調:「這些同志都是搞國防科研的尖子,即使不是直接參加某工程的,也要保護,主要是從政治上保護他們,不許侵犯他們、抓走他們;如果有人要武鬥、抓人,可以用武力保護。總之,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不受干擾,不被衝擊。」[10]

撥亂反正及後續

1967年人民畫報,氫彈成功是毛澤東思想的又一偉大勝利

1978年12月,鄧小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認領導地位,取代時任黨主席兼總理華國鋒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44]。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鄧小平、胡耀邦等人主導了撥亂反正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為姚桐斌、趙九章等在「文革」期間受迫害的兩彈一星元勛平反,並將姚桐斌追認為烈士[20][21][22][23][24]。與此同時,鄧小平強調「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並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以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在「文革」期間受迫害的知識分子平反並恢復名譽[25][26][27][28]

改革開放時期,美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曾向鄧小平提出要提高教授的待遇、每個教授每月至少100元的建議,該提議獲得了鄧的認可並很快得到落實,全國的教授(其中有許多是「兩彈一星」工程的科研人員)從那時起,每月都得到了100元的額外補貼[45]。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兩彈一星元勛」致信鄧小平,促成了中國高新技術發展的「863計劃[29]

兩彈一星元勛

1999年,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製作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或追授給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23位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46]。 此23位科學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為「兩彈一星元勛。「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直徑80毫米,為99.9%黃金所製,重約515克。獎章主體圖案以五星、長城、橄欖枝和光芒組成。[47]

參見

參考文獻

  1. 1.0 1.1 新中国档案: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新華社. 2009-09-14 (中文). 
  2. 中国航天50年纪念特稿:开天辟地 创建航天基业. 新浪. 《中國航天報》. 2006-10-08 (中文). 
  3.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组图). 國際在線. 千龍新聞網. 2007-10-02 (中文). 
  4. 钱学森往事:两弹一星的那些日子. 新浪. 《中國經濟周刊》. 2009-11-11 (中文). 
  5. 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網 (中文). 
  6. 6.0 6.1 我国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09-09-11 (中文). 
  7. 7.0 7.1 毛泽东: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 没有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人民網. 《黨的文獻》. 2010-03-26 (中文). 
  8. 8.0 8.1 8.2 8.3 彭繼超. 刘杰立下军令状:最迟1965年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東風巨響》 (中文). 
  9. 新中国峥嵘岁月. 新華網. 2019-09-24.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楊明偉. 周恩来与中央专门委员会. 人民網. 2018-05-28 (中文). 
  11. 11.0 11.1 顧保孜. 逼出来的“两弹一星”--周恩来纪念网. 人民網. 《湘潮》. 2019-05-14 (中文). 
  12. 中央专门委员会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4-10-14 (中文). 
  13. 13.0 13.1 姜悅楷. “两弹”研制的领导者——聂荣臻元帅.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14. 14.0 14.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19-07-16 (中文). 
  15. 15.0 15.1 王揚宗. 知识分子:从“臭老九”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學網. 《科學時報》. 2008-03-14 (中文). 
  16. 16.0 16.1 彭潔清. “两弹元勋”姚桐斌文革被造反派用钢棍砸死. 鳳凰網. 人民網. 2013-03-10 (中文). 
  17. 17.0 17.1 文革时的遭遇—生平故事. 鄧稼先網. 2011-11-14. 
  18. 18.0 18.1 史嘉年. 两弹一星元勋、九三学社成员邓稼先. 上海統一戰線. 九三學社. 2013-06-20 (中文). 
  19. 19.0 19.1 陳海波; 齊芳. 身为一叶无轻重 愿将一生献宏谋. 《光明日報》. 2019年 (中文). 
  20. 20.0 20.1 邓小平与拨乱反正(上篇). 中國網. 《北京日報》. 2004-08 (中文). 
  21. 21.0 21.1 劉金田. 邓小平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 人民網. 中央文獻研究室. 2015-01-05 (中文). 
  22. 22.0 22.1 他当之无愧——追授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PDF).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23. 23.0 23.1 记“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助推中国火箭上天. 中國網. 2013-03-11 (中文). 
  24. 24.0 24.1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的一生. 中國網. 人民網. 2016-10-10 (中文). 
  25. 25.0 25.1 邓小平为知识分子正名全过程. 新浪. 海外網. 2014-09-04 (中文). 
  26. 26.0 26.1 鄧小平.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人民網). 《鄧小平文選》第2卷. 1978-03-18 (中文). 
  27. 27.0 27.1 沈謙芳. 邓小平: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人民網. 廣安在線. 2019-01-30 (中文). 
  28. 28.0 28.1 纪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提出20周年. 新華網. 2008年 (中文). 
  29. 29.0 29.1 1986年邓小平亲自决策启动“863”计划--邓小平纪念网. 人民網. 2014-12-31 (中文). 
  30. 張勁夫.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 中國科學院. 《科學新聞》周刊. 1999年 (中文). 
  31. 向“两弹一星”功臣致敬(社论). 《人民日報》. 1999-09-19 (中文). 
  32. “两弹一星”奠定中国大国地位. 中國中央電視台. 《環球時報》. 2007年10月18日 (中文). 
  33. 33.0 33.1 王志剛,張力偉,李曉東. 毛泽东与两弹一星. 人民網. 《海南日報》. 2013-05-27 (中文). 
  34. 王志剛. 毛泽东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9-09-18 (中文). 
  35. 赫鲁晓夫为何强烈反对中国的“大跃进”. 觀察者網. 《百年潮》. 2013-04-07 (中文). 
  36. 1962:在两弹一星的“至暗”时刻. 騰訊. 《中國新聞周刊》. 2019-10-03 (中文). 
  37. 聂荣臻:开创“两弹一星”新纪元. 觀察者網. 《百年潮》. 2013-02-03 (中文). 
  38. 陳曉燕. 当事人披露两弹一星研制不为人知内幕. 《北京科技報》. 2006-03-21 (中文). 
  39.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鳳凰網. [2019-10-24]. 
  40. "1100"工程 「氫彈之父」于敏的不朽功勳
  41. 中國人突破氫彈實錄
  42. 言瑩. 王大珩:邓小平口中的“扫厕所专家”. 搜狐. 解放網,《新聞晨報》. 2014-08-16 (中文). 
  43.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国科大教授李佩先生逝世. 科學網. 2017-01-12 (中文). 
  44. 張樹軍. 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網. 《百年潮》. 2019-01-23 (中文). 
  45. 陈省身回忆邓小平. 新浪. 《今晚報》. 2004-11-04 (中文). 
  46.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 彪炳史册. 新華網. 《人民日報》. 2019-09-18 (中文). 
  47. 中国氢弹试爆50年. 科學網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