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霸州市
縣級市

霸州市迎賓西道
舊稱霸縣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河北省廊坊市
區劃類別縣級市
區劃代碼131081
建置時間1990年1月
政府駐地霸州鎮迎賓道60號
鄉級行政區12
- 7
- 5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0)62.3萬
人口密度780.79
GDP241.19億元元人民幣
人均GDP39671元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065700
電話區號+86 (0)316
網站:霸州市政府入門網站

霸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的一個縣級市,由廊坊市代管,位於冀中平原東部,位於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屬環京津、環渤海城市群。

歷史

春秋(前770-前476年)、戰國(前475-前221年)時期為燕國屬地,秦朝屬廣陽郡

西漢(前206年-9年)永光三年(前41年)在今境東北部置益昌候國,屬幽州涿郡,到東漢初即廢,併入安次縣。直至隋代,主要為安次、方城兩縣分轄。

唐朝(618-907),析安次、固安兩縣地置武隆縣,後改為會昌縣,(天寶元年)又改稱永清縣,屬幽州范陽郡。

五代(907-960)時,永清縣於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年)淪入契丹,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克復其南境益津關,在此置霸州並另置永清縣,州、縣同治。

宋朝(960-1276),景德二年(1005年)改名信安軍,均屬河北東路,景佑二年(1035年)省永清縣入文安縣

金大定七年(1167年)信安軍降為信安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益津縣置益津關,並為州治。信安、益津二縣此時均屬中都路霸州。

元(1271-1368年)初,信安縣入益津縣,世祖中統四年(1263年),又廢益津縣併入霸州,到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復置益津縣,繼屬大都路霸州。同年曾廢保定縣併入益津縣,四年復析置。

明朝(1368-1644),於洪武初年廢益津縣併入霸州;洪武七年(1374年)曾省保定縣入霸州,十三年復析置。霸州治如故,先隸北平府,後改屬順天府。

(1636-1912)時,霸州繼領文安大城保定三縣。到雍正六年(1728年)霸州不再領縣,轄境與今霸州相近。此時,屬直隸省順天府。

1913年,霸州降為霸縣,仍為順天府轄,1914年,順天府改為京兆特區,仍轄霸州;1928年,直屬於河北省;1937年,劃屬河北省第五督察區;1938年,屬冀中區三專區;1939年2月改為冀中區五專區;1940年夏秋,劃歸北嶽區冀北辦事處;1941年3月,霸縣、新城、雄縣連境區組成第二聯合縣,屬冀中區十專區;1945年10月,撤銷第二聯合縣,霸縣基本復原制,屬冀中區十專區;1946-1948年間,原屬文安縣北部邊沿區的勝芳、蘇橋一帶劃入霸縣,改稱勝霸縣,屬冀中區十專區。

1949年8月劃歸河北省天津專區;1958年12月20日,撤銷永清、固安兩縣、併入霸縣,改為天津市轄;1961年7月9日,析霸縣復置永清縣;1962年3月27日,析霸縣復置固安縣。永、固、霸三縣復歸天津專區。1970年天津專區改稱天津地區,1973年12月2日改為廊坊地區,1989年3月又改廊坊市,繼轄霸縣。1990年2月,霸縣改為霸州市,直屬河北省轄。1990年2月撤縣改設霸州市。2005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首批擴權縣(市)之一。

地理

霸州市地處海河平原,以霸水得名。年降水量543毫米,年均溫11.5℃。

行政區劃

霸州市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9個、3個[1]

裕華街道霸州鎮南孟鎮信安鎮堂二里鎮煎茶鋪鎮勝芳鎮楊芬港鎮康仙莊鎮王莊子鎮岔河集鄉東楊莊鄉東段鄉

交通

名人

  • 李荼: 漢族士人出身,仕元朝,成為一名參軍
  • 劉寵: 明朝民起義領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