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吻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鴟吻 大脊吞脊獸(頭向右)
績溪孔廟
安徽部分地區直至近代仍使用鴟尾,圖爲績溪孔廟。
宣州旌德文廟亦使用鴟尾。

,又叫chī鴟吻嘲風,即龍頭魚尾的龍魚,又稱鰲魚(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源於越人巫師的傳說[1]。相傳女媧斷鰲足補天後,「鰲龜」失去四肢遂變化為「鰲魚」,又飛上高處為女媧守望天穹,成為鴟吻;螭吻口咬正脊,而鰲魚則為張口。魚形象再傳到日本後,稱為「」,閩人以金甲神傳說而尊為金甲將軍。 鴟吻喜在高處四處眺望,且能吞水滅火,在佛經中是雨神座下之物,故被置於殿脊兩端,成為中國古代建築脊樑上消災滅火的風水配飾;香港渣打銀行舊版20元紙幣正面亦可見其形象。

由來

鴟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怪鳥,一頭三身。另有傳說是指大海裏的魚,尾巴像鴟的羽毛,是龍生九子之一,龍頭魚身,口潤嗓粗而好吞。

使用歷史

唐招提寺
南禪寺大殿復原的唐朝風格鴟尾
獨樂寺山門
早期鴟吻的尾部仍具有鴟尾的形狀。

漢朝時建造宮殿,為防止起火就在屋頂正脊兩端安裝形狀類似鴟的尾的吞脊獸構件。唐朝以後這種構件因為其形狀逐漸稱為鴟吻。到了明清時期,大型的鴟吻多用於宮殿建設,又稱為「正吻」、「龍吻」。

鴟尾常用作建築物上的吻獸,因此也成為吻獸的別稱。 [2]

臺人稱旋風為「鴟尾」,是指水上龍捲風[3]

閩人及越人傳說

明·徐勃所著的《榕陰新檢》卷十三「勝跡」說到劉山甫致祭甘棠港一事:「福州海口黃崎岸,橫石嶙峭,常為舟楫之患,王審知福建觀察使,思欲制置,憚於役力,乾寧中,因夢金甲神,自稱吳安王,許助開鑿,及覺,言於賓僚,因令判官劉山甫往致祭,祭未終,海內靈怪俱見,山甫憇於僧院,憑高觀之,風雷暴興,見一物非魚非龍,鱗黃須赤,凡三日,風雷乃霽,已別開一港,甚便行旅,驛表以聞,號甘棠港。閩從事劉山甫,乃中朝舊族也,著《金溪閒談》十二卷,具載其事。

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越巫」指閩越巫師,「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民間也稱鰲龍。

相關

註釋

  1. 《太平御覽》︰「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
  2. 《可愛的北京系列:故宮春秋》 劉北汜1991年1月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ISBN 7-5301-0201-X
  3. 雅堂文集·日·連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