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吻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鸱吻 大脊吞脊兽(头向右)
绩溪孔庙
安徽部分地区直至近代仍使用鸱尾,图为绩溪孔庙。
宣州旌德文庙亦使用鸱尾。

chī,又叫chī鸱吻嘲风,即龙头鱼尾的龙鱼,又称鳌鱼(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源于越人巫师的传说[1]。相传女娲断鳌足补天后,“鳌龟”失去四肢遂变化为“鳌鱼”,又飞上高处为女娲守望天穹,成为鸱吻;螭吻口咬正脊,而鳌鱼则为张口。鱼形象再传到日本后,称为“𩾇”,闽人以金甲神传说而尊为金甲将军。 鸱吻喜在高处四处眺望,且能吞水灭火,在佛经中是雨神座下之物,故被置于殿脊两端,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脊梁上消灾灭火的风水配饰;香港渣打银行旧版20元纸币正面亦可见其形象。

由来

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怪鸟,一头三身。另有传说是指大海里的鱼,尾巴像鸱的羽毛,是龙生九子之一,龙头鱼身,口润嗓粗而好吞。

使用历史

唐招提寺
南禅寺大殿复原的唐朝风格鸱尾
独乐寺山门
早期鸱吻的尾部仍具有鸱尾的形状。

汉朝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装形状类似鸱的尾的吞脊兽构件。唐朝以后这种构件因为其形状逐渐称为鸱吻。到了明清时期,大型的鸱吻多用于宫殿建设,又称为“正吻”、“龙吻”。

鸱尾常用作建筑物上的吻兽,因此也成为吻兽的别称。 [2]

台人称旋风为“鸱尾”,是指水上龙卷风[3]

闽人及越人传说

明·徐勃所著的《榕阴新检》卷十三“胜迹”说到刘山甫致祭甘棠港一事:“福州海口黄崎岸,横石嶙峭,常为舟楫之患,王审知福建观察使,思欲制置,惮于役力,乾宁中,因梦金甲神,自称吴安王,许助开凿,及觉,言于宾僚,因令判官刘山甫往致祭,祭未终,海内灵怪俱见,山甫憩于僧院,凭高观之,风雷暴兴,见一物非鱼非龙,鳞黄须赤,凡三日,风雷乃霁,已别开一港,甚便行旅,驿表以闻,号甘棠港。闽从事刘山甫,乃中朝旧族也,著《金溪闲谈》十二卷,具载其事。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越巫”指闽越巫师,“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民间也称鳌龙。

相关

注释

  1. 《太平御览》︰“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
  2. 《可爱的北京系列:故宫春秋》 刘北汜1991年1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ISBN 7-5301-0201-X
  3. 雅堂文集·日·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