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恩(明朝)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孫承恩
《松江邦彥圖》之孫承恩像
《松江邦彥圖》之孫承恩像
大明 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
籍貫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貞甫,號毅齋
室名瀼溪草堂
出生成化十七年(1481年)
逝世嘉靖四十年(1561年)
出身
  • 正德六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著作
  • 《讓溪草堂稿》

孫承恩(1481年—1561年),字貞甫,號毅齋直隸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生平

孫衍之子。正德六年(1511年)二甲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嘉靖元年(1522年)奉使安南,適值安南發生內亂,遇阻而返[1]。參與編纂《明倫大典》。擢左中允,充經筵講官,主考兩京鄉試。累遷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解職[2]。次年,召還故任。嘉靖三十年(1551年)因擒獲叛亂邊民哈舟兒之事,論功加太子少保[3]。上疏請求明世宗皇太子選擇講官讀書,被擱置不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世宗迷戀齋醮,孫承恩因不願戴黃冠(作道士裝束)迎合,遂乞求致仕歸鄉[4]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去世[5]。贈太子太保文簡

軼事

孫承恩家旁邊有一處道教廟宇,當他在朝為官時,有權勢者為奉承他,想奪這塊地為孫家產業,先向他探聽口風。孫承恩笑着說:「孩童時拿着七尺竿,以蚯蚓為餌,偶爾釣到魚,必定向天作揖感謝過神明才回去。如今富貴卻想要謀奪(廟產),豈不為楊文懿公所笑!」[6]

著作

著有《歷代聖賢像讚》六卷。[7]

後代

其子孫克弘,一作克宏,以父蔭為官。隆慶五年(1571年)任漢陽府知府時,因與徐階是同鄉,被捲入徐階高拱的政爭而丟官。[8]

參考資料

  1. 《明史》卷321·列傳209·外國二·安南
  2. 《明史》卷112·表13·七卿年表二
  3. 王世貞《皇明異典述》卷7「邊功加恩內閣」條
  4. 《江蘇省通志稿·人物誌》卷20引《華亭縣誌》
  5. 《世宗實錄》嘉靖四十年八月乙酉條
  6. 李延昰《南吳舊話錄》頁169
  7. 《明史》卷97·藝文志二
  8. 《穆宗實錄》隆慶五年五月己卯條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