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衛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9月27日 (二) 15:18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歷 → 历 (4), 順 → 顺 (21), 總 → 总 (2), 戶 → 户 (9), 約 → 约, 個 → 个, 兩 → 两, 萬 → 万 (2), 戰 → 战 (2), 強 → 强 (3), 衛 → 卫 (33), 遠 → 远, 幣 → 币 (2), 設 → 设 (2), 擴 → 扩, 橋 → 桥, 險 → 险, 吳 → 吴 (3), 陳 → 陈 (8), 聞 → 闻, 請 → 请, 殺 → 杀 (3), 賞 → 赏 (3), 陣 → 阵, 劃 → 划 (2), 經 → 经 (4), 隸 → 隶, 備 → 备 (10), 從 → 从 (3), 雖 → 虽, 亂 → 乱 (3), 倉 → 仓, 錄 → 录 (7), 諸 → 诸, 禦 → 御 (4), 齊 → 齐 (3), 變 → 变, 「 → “ (6), 」 → ” (6), 賜 → 赐, 歲 → 岁 (3), 誅 → 诛, 徵 → 征 (7), 黃 → 黄)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順化衛是明朝的一個衛所。衛指揮正三品。

沿革

  • 永樂五年十一月丙寅,設交阯順化衛[1]
  • 永樂十二年六月庚戌,置交阯順化衛[2]
  • 永樂十二年九月丙子,置交阯順化衛經歷司經歷[3]
  • 永樂十五年六月丁酉,交阯順州人黎核、潘強等作亂,都督朱廣領軍剿,交州右衛指揮同知譚公政、順化衛指揮僉事吳葵等各以兵會殺,剿平之[4]。夏四月甲辰,賜敕褒諭陞交州右衛指揮同知譚公政為順化衛指揮使,賞鈔三百錠彩幣四表裏;吳葵順化衛指揮同知,賞鈔二百錠、彩幣三表裏[5]
  • 永樂十九年夏五月庚寅,議屯田分數,順化官軍三分屯田、七分備征守;土軍六分屯田、四分備徵調,屯軍每人歲征稻穀十八石[6]
  • 永樂二十一年秋七月丙午,交阯順化衛近因河水暴漲,漂沒府衛等衙門,壞城垣百四十餘丈,決堤岸一百餘丈,發軍民修治[7]

參見

參考文獻

  1. 「丙寅,設交阯三江、清化、乂安、新平、順化五衛及演州、南靖二守御千戶所」《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七十三永樂五年十一月辛亥朔
  2. 「庚戌是日,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演州守御千戶所、乂安衛、南靖守御千戶所」《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二永樂十二年六月壬寅朔
  3. 「丙子,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經歷司經歷,演州、南靖二守御千戶所吏目」《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五永樂十二年九月辛未朔
  4. 「丁酉,交阯總兵官豐城侯李彬言:交阯順州人黎核、潘強及土官同知陳可論、判官阮昭、主簿范馬緩、千戶陳惱、百戶陳吾儕、南靈州判官阮擬、左平縣知縣范伯高、縣丞武萬、百戶陳巴律等作亂,焚二州城柵廨舍,殺官吏,僭稱名號,有眾千餘人。即令都督朱廣領軍剿之,而交州中衛指揮同知黃振、交州右衛指揮同知譚公政、順化衛指揮僉事吳葵、新平衛指揮僉事潘勤等各以兵會殺,黎核於陣及其逆黨五百餘人生擒,潘強、陳可論、阮昭、范馬緩、范伯高、武萬等皆按法誅之,阮擬、陳巴律等以餘眾遁,已督諸將追捕。上嘉之,敕彬具將士功狀以聞,又令自今土官土人能宣力效勞者,即上其功,以行升賞,核之亂也,順州守備土官指揮同知叚公丁、陳思齊死之,公丁、思齊皆交阯南策州人,效順從征,王師擒黎季犛父子,平簡定陳季擴等,皆與有勞,公丁累官至交州左衛指揮同知,思齊為交州右衛指揮同知,俱守順州,賊變起倉卒,公丁等力戰死之。」《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永樂十五年六月乙酉朔
  5.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九永樂十六年夏四月辛巳朔
  6. 「庚寅交阯總兵官豐城侯李彬言:交阯新附,其地荒遠,不以通饋運,乞依各都司衛所例,分軍屯田,以供糧餉,約一分為率,度地險易量事緩急,以為屯守徵調之多寡,其各衛土軍雖隸兵籍,然攻戰之際,心持兩端,往往不得其死力,今議屯田分數,土軍居多,官軍居少,其交州左、右、中、前及鎮夷、昌江、清化七衛官軍以一分屯田、九分備征守,土軍七軍屯田、三分備徵調;交州後衛、三江衛、市橋千戶所官軍二分屯田、八分備征守,土軍八分屯田、二分備徵調,屯田每人歲征稻穀三十五石;乂安新平順化三衛官軍三分屯田、七分備征守,土軍六分屯田、四分備徵調,演州、南靖、新安三千戶所官軍全不屯田,土軍三分屯田、七分備徵調,屯軍每人歲征稻穀十八石。從之」《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百三十七永樂十九年夏五月壬戌朔
  7. 「丙午,工部言:交阯順化衛近因河水暴漲,漂沒府衛等衙門,壞城垣百四十餘丈,決堤岸一百餘丈,請發軍民修治 皇太子從之」《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一永樂二十一年秋七月己卯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