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

座標2°56′35″N 101°41′58″E / 2.9430952°N 101.699373°E / 2.9430952; 101.699373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布城
Putrajaya
 馬來西亞行政首都聯邦直轄區
布城聯邦直轄區
Federal Territory of Putrajaya (英文)
Wilayah Persekutuan Putrajaya/ڤوتراجاي (馬來文)
புத்ராஜாயா (坦米爾文)
布城 Putrajaya旗幟
旗幟
布城 Putrajaya官方圖章
圖章
格言:花園城市、智慧城市
(英語:Garden City, Intelligent City)
(馬來語Bandar raya Taman, Bandar raya Bestari)
   布城於   馬來西亞的位置
   布城   馬來西亞的位置
國家 馬來西亞
行政區劃 聯邦直轄區
開闢1995年10月19日,​28年前​(1995-10-19
成為聯邦直轄區2001年2月1日,​23年前​(2001-02-01
政府
 • 類型聯邦政府直接管轄
 • 管理機構布城管理局
 • 局長莫哈末阿茲米
面積[1]
 • 總計49 平方公里(19 平方英里)
人口(2015)[2]
 • 總計88,300人
 • 密度1,800人/平方公里(4,700人/平方英里)
人類發展指數
 • HDI(2018) 0.877 (極高)(第一位
時區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
郵政編碼62xxx
電話區號+603-88
ISO 3166碼MY-16
太陽日UTC+06:46:40
車輛號牌F、Putrajaya
網站www.ppj.gov.my

布城馬來語Putrajaya標準馬來語音標:[putraˈdʒaja, putrəˈdʒajə];全稱「布城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行政首都[注 1],也是聯邦政府行政與司法機構的所在地。因吉隆坡土地有限且面對過度擁擠的問題,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於90年代末建立這個新市鎮,聯邦政府行政機構所在地也於1999年開始正式從吉隆坡搬遷至布城。布城是馬來西亞時任首相馬哈迪·莫哈末的理念,其於2001年2月1日成為繼吉隆坡和納閩之後,馬來西亞的第三個聯邦直轄區[3]

布城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南部,居於吉隆坡市與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相距兩地各約40公里,是雪蘭莪州雪邦縣的內飛地。布城也是涵蓋巴生谷多媒體超級走廊經濟特區組成部分。布城從90年代開始不斷發展;今天,當地擁有許多主要地標,人口也在近年來急速增長,截止2015年約有近9萬人口[2]

整個城市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宏偉壯觀,其中70%是綠地,紅花綠葉相映,環境清幽宜人。布城經過近6年的規劃建設,現已是頗具規模的一座現代化新興城市,也成為馬來西亞一處最新的旅遊景點。馬來西亞首相署和政府各部已遷入布城辦公,住宅區、商業區、文化、休閒設施和交通體系及基本配套。[4]

命名

布城原名「巴冷勿剎」(Prang Besar)。布城剛建立時,當地中文媒體曾譯之為「布特拉再也」、「博特拉再也」、「太子城」等。後經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商議,始將中文名稱統一為「布城」。布城是以馬來西亞建國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名字命名,在梵語中「Putra」意為男子兒子王子,馬來語多指王子,而「jaya」意為「成功」或「勝利」。

歷史及設計

布城行政區劃

布城所建立的地區在以前稱為阿依淡馬來語Air Hitam,意為「黑水」),1918年時由英國將其贈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功勳的英聯邦退役軍人,並稱巴冷勿剎馬來語Prang Besar,意為「巨大的戰爭」)[5]。其陸地面積從原本的 800英畝(3.2平方公里)擴張至8,000英畝(32平方公里),並吸納了附近的園丘如拉惹阿朗園丘、加略威園丘和武吉巴冷。[6]

1980年代末期,馬來西亞的第四任首相馬哈迪提出建立一個新的中央政府行政中心以取代吉隆坡成為行政首都的地位的願景。這個新的城市將在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和吉隆坡之間興建,並提出了兩個區域:布朗勿剎和位於彭亨州雲頂高原山腳的貞德拜[注 2][6]

也因此,中央政府與雪蘭莪政府就割讓土地以建立另一個新的聯邦直轄區的進行談判。1990年中期,中央政府支付了一大筆金額以從雪蘭莪州買下占地 11,320英畝(45.8平方公里)的巴冷勿剎。購地的結果是現今雪蘭莪內有兩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和布城。[6]

布城作為一個花園及智慧城市,其超過38%的土地皆被規劃為綠肺。除了行政建築、清真寺、人造沙灘、紀念碑、湖泊、購物廣場等,它還擁有8個休閒公園,是座不折不扣的城市綠肺。[7]該計劃將納入開放空間和寬闊的林蔭大道組成的城市網絡。工程於1995年8月開始,這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最大的發展項目之一,估計最終成本高達81億美元。整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皆有本地公司承保,只有10%的材料從外國進口。[8]

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減緩了布城的發展。300位首相辦公室工作人員於1999年遷入,其餘政府公務員也於2005年遷入布城。2001年2月1日,首相馬哈迪在儀式上正式宣布布城成為馬來西亞第三個聯邦直轄區,而雪蘭莪州也將該區主權交由中央政府。[3]

2002年,銜接吉隆坡-布城-吉隆坡國際機場的吉隆坡機場支線正式啟用。但是,原本將作為布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布城單軌卻因建造成本太高及人口不足而於2004年擱置至今。其中一個已建好的跨湖單軌橋也隨之廢置。[9]

2013年4月,布城政府與韓國世宗特別自治市政府簽署了一份意向書(LOI)以紀念兩城之間的合作關係。[10]

政府與基建

截至2012年 (201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幾乎所有馬來西亞政府部門都將總部設於此,除了還設在金融首都吉隆坡的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馬來西亞國防部馬來西亞工業部[11]布城阿拉曼大商場位於政府部門雲集的第一區附近,是當地主要的休閒娛樂場所。

人口

截止2007年,布城人口估計共有超過30,000人,其中主要是公務員。公務員被鼓勵搬遷至布城工作,並給予各種政府補貼和貸款福利。2015年布城共有88,300人。[2]

宗教信仰

布城2010年各宗教信仰百分比[12]
宗教信仰 百分比
伊斯蘭教
  
97.4%
基督教
  
0.9%
佛教
  
0.4%
興都教
  
1.0%
未知
  
0.2%
其他宗教
  
0.1%

截至2010年 (201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布城居民中有97.4%是穆斯林、0.9%是基督教徒、0.4%是佛教徒、1.0%是興都教徒、0.2%未知和0.1%是其他宗教 。

建築

布城首相署
美拉華蒂皇宮
布特拉清真寺
紀念碑

開放空間

交通

布城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圓環,位於蘇丹沙拉胡丁阿都阿茲沙大道,其周長為3.5公里。[14]

主要大道

布城西邊有聯邦公路29號,東邊有聯邦公路30號。銜接英達島加影E26南巴生谷大道也經過布城北端。E6南北大道第二中環銜接大道的607出口也可進入布城和臨近的賽城。聯邦公路29號也與E11白蒲大道在西北角交匯,可通往蒲種梳邦再也格拉納再也甲洞等城鎮。

以下為布城主要的道路

道路橋

斯里宏願大橋

公共運輸

鐵路

7吉隆坡機場支線是布城唯一的鐵路服務,其可前往吉隆坡中央車站和吉隆坡國際機場等地方。[15]

1212 布城線目前正在建造中並將會在布城中央車站設站。[16]馬新高速鐵路也將在布城第十四區附近的邊界設站,屆時將可快速前往吉隆坡和新加坡。

目前政府有意繼續興建於2004年擱置的布城單軌、但可能會轉為建設有軌電車。[17]

巴士

布城管理局旗下的Nadi Putra巴士公司的巴士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有一部分是電子巴士。巴士服務涵蓋整個布城和臨近的賽城,也有前往其他城市的長途巴士服務,總站設在第十四區的布城中央車站[18]其他巴士服務商有快捷通巴士、美羅巴士(Metrobus)和Cityliner。

政治

布城屬於布城國會議席,該議席在馬來西亞下議院的代表為來自國陣巫統東姑安南[19]

和吉隆坡一樣,布城因為是聯邦直轄區而沒有分配任何州議會議席。

國際關係

姐妹城市

布城目前有兩個友好城市

圖片集

布城全景圖
從賽城湖濱公園看向的布城

參見

注釋

  1. 馬來西亞擁有3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為憲法法定的首都、最高元首官邸(國家皇宮)及聯邦立法機構(國會)所在地及金融中心。布城聯邦直轄區則是聯邦政府行政與司法機構(聯邦法院)所在地,納閩聯邦直轄區則是聯邦政府東馬各機構的所在地。
  2. 當時吉隆坡國際機場尚未建立,原本計劃要在烏冷縣武吉柏倫東(Bukit Beruntung)興建,但後來卻選擇在雪邦縣雪邦建立,使在此建立新都的計劃作罷。

參考文獻

  1. Laporan Kiraan Permulaan 2010.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7. [2011-01-24]. 
  2. 2.0 2.1 2.2 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Malaysia. 2015 [2015-02-12]. 
  3. 3.0 3.1 Putrajaya, The 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 www.floriaputrajaya.com.my. [2017-12-22]. 
  4. Putrajaya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utrajaya , Asia Web Direct
  5. Hasfiza Abdullah.Dari Prang Besar ke Putrajaya .: Arkib Negara Malaysia, 2012-2
  6. 6.0 6.1 6.2 Abdullah, Hasfiza. DARI PRANG BESAR KE PUTRAJAYA.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2012-02 [2015-10-26]. 
  7. 城市绿肺.布城留倩影. 星洲網. 2015-02-01 [2017-07-16] (簡體中文). 
  8. 布城:馬來西亞新行政中心的崛起之路 , 2017-05-05
  9. 存档副本. [2017-12-16]. 
  10. "Closer ties between Putrajaya and Sejong, Kore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The Star (Malaysia) (馬來西亞). Saturday 6 April 2013. Updated on Friday 26 April 2013. Retrieved on 1 January 2014.
  11. "Malaysian envoy acclaims Sejong City." (Archive) 韓國時報. 23 September 2012.
  12. 201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2-06-17] (馬來語及英語). 
  13. Putrajaya Botanical Garden (Taman Botani). Tourism Malaysia. [2014-05-25]. 
  14. The main attractions in Putrajaya. [2017-12-22]. 
  15. Bhd, Express Rail Link Sdn. KLIAtransit Schedule - KLIA Ekspres. www.kliaekspres.com. [2017-03-26] (英語). 
  16. MYMRT | MRT Corp - Official webpage for the Klang Valley My Rapid Transit.. www.mymrt.com.my. [2017-03-26] (英語). 
  17. 衔接赛城 布城拟设有轨电车. 南洋商報. 2016-02-22 [2017-07-16] (簡體中文). 
  18. PENGANGKUTAN AWAM PUTRAJAYA SDN BHD. www.papsb.com.my. [2017-03-26] (英語). 
  19. Ahli Parlimen. Portal Rasmi Parlimen Malaysia. [2017-07-16]. 
  20. Yeen, Oh Ing. Closer ties between Putrajaya and Sejong, Korea - Community | The Star Online. [2017-02-13]. 

延伸閱讀

  • King, Ross: Kuala Lumpur and Putrajaya: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in Malaysia, Nias Press, 20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