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吸煙(英語:Tobacco smoking粵語:食煙,閩南語:食薰),或稱抽煙喫煙,是從燃燒煙草產品吸食煙草的致癮化學物質尼古丁,特別是吸食香煙雪茄煙斗等行為,香煙的主要成份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

吸煙者及被動吸二手煙者會吸入數千種有害化學物質,吸煙除了引致口臭牙漬咳嗽多或部不適,更會引致各種病症,尤其是肺癌等疾病造成肺部嚴重損害。因此歐盟及美國都允許僱主拒絕聘用及開除吸煙者,而許多國家也規定室內公共場所不得吸煙、禁煙令也開始延伸至許多室外場所、有一些地方甚至立法禁止私人住宅吸煙。

歷史

早期

吸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開始在南美培育產品消費,後來演變到燃燒的植物物質,或者因意外事故或探索其他方式消費的意圖。許多古代文明,如巴比倫人、印度人和中國人在宗教儀式中燒香。這種做法後來通過天主教和東正教教堂。在美洲吸煙可能有它的起源在焚香儀式的巫師。

北美東部部落會進行大量的煙草袋作為貿易項目,部落的人民往往會用煙斗抽煙。吸煙,煙草作為醫藥用途。作為一種止痛劑,它用於耳痛和牙痛。

流行

一個以吸煙者為主角的時裝攝影作品。

美洲印第安人已經在種植煙草,哥倫布親見阿拉瓦肯族(Arawakan)印第安人的煙草。詹姆斯城(Jamestown)人約翰·羅爾夫是第一個知道如何種植煙草的人。1612年羅爾夫引進素質優良的煙草種子,種出來的煙草品質更好。他在弗吉尼亞州種植,並在英國出售,風味更受歡迎。約翰·羅爾夫和包爾坦酋長的女兒寶嘉康蒂結為夫妻。寶嘉康蒂的兒子Thomas Rolfe繼承父親的煙草種植業。

法國人Jean Nicot在1560年推出的法國煙草,煙草,然後蔓延到英國。如同咖啡鴉片,煙草只是許多最初是作為一種醫藥用的麻醉品之一。

佛教和尚戒飲酒,酒是五戒之一,但未提到吸煙。《四分戒》中第四卷甚至提到釋迦文佛教人為了治療熱帶疾病去吸食一些藥草煙霧的方法。中國佛協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通過《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則》,明確禁止吸煙。

香煙約於明朝末年傳入中國。1637年,崇禎為了禁煙,勒令以斬首示眾懲罰私種、私售者[1]。不過遼東努爾哈赤苦戰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卻上奏說「遼東士卒,嗜此若命」,導致禁煙過程出現障礙。《清史稿》列傳十八有遼西將領孫得功駐守義州時曾疏言:「禁淡巴菰,令未能行。步兵皆用火器,尤宜申諭戒革……」。清初士人王士禛的筆記記載:「今世公卿、士大夫,下逮輿隸婦女,無不嗜煙草,田家種之連畛,頗獲厚利。考之《本草》、《爾雅》,皆不載。」[2]

目前只有略高於5%的世界人口受到反吸煙法的保護。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與吸煙相關的疾病每年導致大約500萬人過早死亡,其中有大約60萬非吸煙者死於二手煙的危害。

吸煙的影響

在1920年代後期,德國科學家發現吸煙與肺癌之間的聯繫,導致在現代歷史上的第一個反吸煙運動,儘管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於軍人在外戰鬥,為了提神或已經成癮,皆無法不吸煙,這個運動即告夭折。1950年,英國研究人員展示了吸煙與癌症之間的明確關係。

尼古丁與吸煙的影響

全世界每超過五秒鐘就有一人因煙害死亡。90%以上的吸煙者在21歲前開始吸煙。吸煙者的煙齡平均達20至30年,吸煙者壽命比不吸煙者約減少20至25年。

全球死亡人數中有10%可歸於吸煙造成的傷害,吸煙者中有33%至50%死於煙害,世界上吸煙者較不吸煙者平均早逝15年。

戒煙運動

公共衛生領域的學者為了將戒煙進行有系統的組織,將其中可以進行的活動及提倡行為整理出MPOWER口訣以方便戒煙活動的推廣[3]

  1. Monitor & polities:監測煙草使用及預防政策
  2. Protect:保護民眾免於二手煙
  3. Offer help:提供戒煙服務
  4. Warn:警示煙品危害
  5. Enforce ads:禁止煙品廣告、促銷及贊助
  6. Rise taxes:提高煙稅

參考資料

  1. 談遷《棗林雜俎》記載:「金絲煙,出海外番國,曰『淡巴菰』,流入閩粵,名金絲煙。性燥有毒,能殺人。天啟二年(1622),貴州道梗,借徑廣西,始移其種。葉似薤,長莖,采而干之,刃批如絲,今世及江南北。崇禎十六年(1643)敕禁,私販至論死,而不能革也。」
  2. 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三
  3. 世界卫生组织 | MPOWER系列政策. WHO. [2020-09-11].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