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句容市
縣級市

寶華山隆昌寺北大門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江蘇省鎮江市
區劃類別縣級市
區劃代碼321183
- 8
- 街道3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6年)52.58萬人
GDP(2016)493.2億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212400
電話區號+86 (0)511
車牌首號蘇L
網站:句容市政府網

句容市中國江蘇省鎮江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鎮江市西南部,北臨長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美譽。

歷史

句容在唐代屬於江南東道潤州管轄。北宋時期屬於江南東路之江寧府(南宋時期改稱建康府)管轄。明代屬於南直隸應天府。清代屬於江蘇省江寧府。

國務院1995年4月6日批准撤銷句容縣,設立句容市(縣級)。

地理

句容位於江蘇省西南部,西部毗鄰南京市江寧區,東部毗鄰鎮江市丹徒區,東南方毗鄰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西南方毗鄰溧水區

句容地處寧鎮丘陵地區。

行政區劃

句容市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8個[1]

華陽街道黃梅街道下蜀鎮白兔鎮邊城鎮茅山鎮後白鎮郭莊鎮天王鎮寶華鎮、茅山管委會。

交通

名人

  • 李南,字孝山,丹陽句容人也。少篤學,明於風角。漢和帝永元中(89年-105年),太守馬棱坐盜賊事被徵,當詣廷尉,吏民不寧,南特通謁賀。棱意有恨,謂曰:「太守不德,今當即罪,而君反相賀邪?」南曰:「旦有善風,明日中時應有吉問,故來稱慶。」旦日,棱延望景晏,以為無徵;至晡,乃有驛使齎詔書原停棱事。南問其遲留之狀。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斻,馬踠足,是以不得速。」棱乃服焉。後舉有道,辟公府,病不行,終於家。(《後漢書·方術列傳》)
  • 孫和何姬,丹楊句容人也。父遂,本騎士。孫權甞游幸諸營,而姬觀於道中,權望見異之,命宦者召入,以賜子和。生男,權喜,名之曰彭祖,即皓也。
  • 張輿,字公安,西晉名臣張華之孫,世襲張華壯武郡公爵位,官至丞相掾屬、太子舍人。永嘉元年(307年)南渡,咸康四年(338年)定居於句容邊城戴亭,為句容張姓始祖。
  • 許穆(305-376年),東晉道士。一名謐,字思玄,丹陽句容人。初仕郡主簿、功曹史,選補太學博士,出為餘姚令。入為尚書郎、郡中正、護軍長史、給事中、散騎常侍。修真學,密授教記。
  • 楊羲(330-386),字義和,東晉吳郡人,道士。徙家句容,幼而通靈,美姿容,善言笑,工書畫,與王右軍齊名海內。元代茅山宗追尊楊羲為第二代宗師至德真君。
  • 嚴寄之,字靜處,丹陽句容人也。舍家入道,菜食布衣,體無寸帛也。
  • 許邁,字叔玄,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生活於東晉永和年間(344-361年)。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改名玄,字遠遊。與王羲之交好,羲之自為之傳,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玄自後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 葛玄,字孝先,句容人。少時曾從真人左慈習醫道丹術,博覽經史,酷愛《老子》、《莊子》學術,安閒淡泊,喜撫琴。東漢光和二年15歲時學有所成,名振江左。不羨官祿榮位,徜徉林麓,為擇佈道煉丹寶地,遨遊名山大川,凡23年。歷經括蒼、南嶽、羅浮、金精、玉笥、長山、蓋竹、天台、蘭風諸山。後世道徒尊其為「葛仙翁」、「太極仙翁」。
  • 巫彥徽,字仲懿。福建寧化縣雙井巷人。隋末任太子舍人,隨隋煬帝巡幸揚州。隋亡後,棄官南歸,途徑句容,家於東昌青山村,為句容邊城巫姓始祖。
  • 沈如筠,唐代詩人,潤州句容人。約生活於武后至玄宗開元時,善詩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說,曾任橫陽主簿。《全唐詩》錄存其詩四首,斷句兩聯,以《閨怨》較好。《閨怨》全文: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 殷遙,丹陽郡句容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前後在世。天寶間,仕為忠王府倉曹參軍。與王維結交,同慕禪寂。家貧,死不能葬,一女才十歲,僅知哀號。有憐之者,賵贈埋骨石樓山中。遙工詩,詞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嘗稱許之。
  • 劉三復,唐代潤州句容人。會昌中,累官至刑部侍郎弘文館學士。《舊唐書》記載,「以文章見知於李德裕,聰敏絕人,善屬文,劉禹錫、李德裕深重其才。工八分書,嘗書唐滑州節堂記」。
  • 劉鄴,字漢籓,潤州句容人也。父三復,聰敏絕人,幼善屬文。少孤貧,母有廢疾,三復丐食供養,不離左右,久之不遂鄉賦。
  • 許淹者,潤州句容人也。少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博物洽聞,尤精詁訓。撰《文選音》十卷。
  • 許叔牙,潤州句容人。少精於《毛詩》、《禮記》,尤善諷詠。貞觀初,累授晉王文學兼侍讀,尋遷太常博士。升春宮,加朝散大夫,遷太子洗馬,兼崇賢館學士,仍兼侍讀。嘗撰《毛詩纂義》十卷,以進皇太子。太子賜帛百段,兼令寫本付司經局。御史大夫高智周嘗謂人曰:「凡欲言《詩》者,必須先讀此書。」貞觀二十三年卒。
  • 周元范,唐代句容詩人,曾與白居易唱和。
  • 張常洧,字巨川,句容人。父歿,披髮徒跣守墓三十六年,手植千餘木。貞元五年(788年),唐朝廷嘉獎其孝行,特建義台。
  • 周文矩(約907年-975年),建康句容人,事江南李後主為翰林待詔。工畫人物、車馬、屋木、山川。尤精仕女,大約體近周昉,而更增纖麗。有《貴戚遊春》、《搗衣》、《熨帛》、《繡女》等圖傳於世。
  • 毛奉柔,北宋建康句容人。入茅山師事朱自英,苦志修行。嘉祐八年(1063年),道士劉混康自常州泰和來,遂收為弟子,授以上清經法。崇寧元年(1102年),賜號「通真明元先生」。茅山上清派第二十四代宗師。
  • 紀昶,河南舞陽人,應試北宋宣和年間,授朝通議大夫、江淮經制史。靖康之變中,隨宋高宗南遷,行至金陵,辭官歸隱於句容邊城高驪山,其為紀曉嵐始祖,其九世孫紀椒坡在明永樂年間北上遷居河北滄州景城,後十四世生紀曉嵐。
  • 郝澄,字長源,金陵句容人,世為右族,至澄以丹青自樂,不事貲產。人多求澄畫者,賴以資給。工畫佛道鬼神。學通相術,精於傳寫。已上各有圖軸傳於世。
  • 巫伋,字子光。句容東昌青山村人,巫彥徽十六世孫。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諫議大夫、樞密院事兼參政知事,出任金國使。
  • 朱南強,南宋末年太學生,宋亡後隱居句容古隍溪。自號東溪,別號黦醭。卒年七十三。多學,善屬文,隱居不仕,德化鄉里,著有《黦醭稿》。
  • 樊淵,建康句容人。幼失父,事母篤孝。至元十二年(1275年),奉母避兵茅山。兵至,欲殺其母。淵抱母號哭,以身代死,兵兩釋之。三十年(1293年),江東廉訪使者闢為吏。母亡,奔喪,哀感行路。服闋,奉神主事之,起居飲食,十年如平生。台憲交薦,淵不忍去墳墓,終不起。
  • 王德昇,句容人,讀書有儒者氣象,至正間(1341年-1370年)累辟不起。
  • 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進郎中。嘗偕宋濂侍明太祖朱元璋,太祖數與論天下形勢及前代興亡事。
  • 居仁,句容人,洪武初,以儒碩征入朝,與對奕賜以內醖,辭職不就,歸隱於家,人稱瞻菉先生。
  • 孫炎(1323-1362年),字伯融,應天府句容縣人。面鐵色,跛一足。談辨風生,雅負經濟。與丁復、夏煜游,有詩名。明太祖下集慶,召見,請招賢豪成大業。時方建行中書省,用為首掾。從征浙東,授池州同知,進華陽知府,擢行省都事。元至正十九年(1359),克處州,授總制。至正二十二年(1362),苗軍作亂,與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同被擒殺,時年四十,葬於金陵南門外聚寶山。至正二十四年(1364),追贈徵事郎。洪武元年(1368),追贈丹陽縣男,諡「忠愍」。
  • 劉濬,字子深,洪武十四年(1381年)生於應天府句容縣坊郭西南隅第二圖。永樂十年(1412年)參加壬辰科會試,得貢士會試五十六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四十五名。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編撰永樂大典。
  • 巫凱,句容人。由廬州衛百戶積功至都指揮同知。永樂六年(1408年),以從英國公張輔平交址功,遷遼東都指揮使。十一年(1413年)召帥所部會北京。明年從征沙漠,命先還。凱言諸衛兵宜以三之二守御,而以其一屯糧,開原市馬悉給本衛乘操。從之。
  • 鐵力必失,句容人,永樂中任鴻臚寺序班。
  • 高志,字味道。句容縣邊城鎮高家邊人。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洪熙元年(1425年)進承德郎,宣德二年(1428年)升本部郎中,改山西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校兼管勸課農桑,卒於蒲州,歸葬句容高驪山。
  • 曹義,應天府句容縣人,永樂十三年乙未科(1415年)進士。永樂十六年(1418年),改翰林院編修。宣德年間,擔任行在吏部主事。宣德十年(1435年),升吏部文選司員外郎。正統九年(1444年),任吏部郎中,次年升吏部右侍郎,掌管光祿寺事。正統十四年(1449年),擔任吏部左侍郎。景泰元年,改南京吏部尚書,後致仕回鄉。
  • 張諫(1406-1471年),字孟弼,應天府句容縣人,軍籍。正統己未科(1439)得貢士第五十二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三十三名,授行人,擢監察御史,歷河南按察司副使,召為順天府尹。以事降萊州知府,轉常山縣丞,以有治跡,召為太僕寺卿,成化七年(1471年),死於任內。
  • 紀廣,應天府句容縣白兔鎮人。鎮守萬全總兵官、鎮朔將軍、特進榮祿大夫、後軍都督府右都督。景泰四年(1453年)卒於任。追封溧陽伯。
  • 蔣誼(1439年-1487年),字宗誼,號未齋,應天府句容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科應天府鄉試第十五名舉人。成化二年(1466年)聯捷丙戌科進士。授杭州府推官,先後因丁憂改紹興、金華,擢監察御史,屢有疏劾,多見採納。因戶部郎中谷至愚所訟,下獄。孝宗登極,遇赦出,病卒。年四十九歲。
  • 湯鼐,字用之。句容郭莊湯巷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升廣西道監察御史,後改廣東道。
  • 王暐,句容人。由進士除吉安推官。從王守仁平宸濠,遷大理寺副。爭「大禮」,下獄廷杖。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歷兩京戶部侍郎,出督漕運,進尚書。
  • 趙欽,字思敬,應天府句容縣人。應天府鄉試第十九名。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五十四名進士。官南京工科給事中。弘治十七年(1504年),爆出趙欽養病期間,強迫鄉民賣墓為地,發掘墓冢九十二座。又發宋葉學士墓,碎其墓誌石,又強娶子女,因此論絞。
  • 夏克義,南直隸句容人,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任贛州府知府,升大理府知府。
  • 楊沔,字東之。應天府句容縣人,軍籍,進士出身。應天府鄉試第一百八名,後參加會試第一百五十八名。嘉靖八年(1529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七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任贛州府知府,升江西省副使。
  • 許彥忠,字汝敬,應天府句容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七名。
  • 李春芳,字子實,號石麓。正德五年(1510年)生於南直隸揚州興化,祖籍江蘇句容。明代內閣首輔。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狀元及第,歷官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職,並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兼武英殿大學士。隆慶二年(1568年),代為首輔,累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其後屢疏請辭,終於隆慶五年(1571年)致仕。萬曆十三年(1585年),李春芳去世,追贈太師,諡號「文定」。
  • 胡守仁,字子安,號近塘。生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麾下重要將領之一。籍貫句容。歷升把總、守備、都司掌印、、副總兵、總兵等職。
  • 王敬民,字用司,應天府句容縣人,河南開封府陳州西華縣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河南鄉試第四十五名,後參加會試第一百三十一名。隆慶五年(1571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
  • 周易,句容人,舉人,萬曆元年(1573年)任贛州府知府。
  • 紫柏真可(1543年-1603年),南直隸蘇州人,祖籍南直隸應天府句容縣。幼年舉家遷往蘇州吳縣,俗姓沈,法名達觀,中年後改名為真可,號紫柏老人,後世尊稱他為紫柏尊者,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在萬曆三十一年第二次妖書案中,被東廠拷打,傷重圓寂,遺體葬於北京西郊慈慧寺。
  • 孔聞敕(1547年-1630年),字典甫。一字敦五。江蘇省句容縣福祚鄉人,萬曆年間任四川鄰水縣主簿,署理知縣。誥贈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 孔貞運,句容人,孔子十三代孫也。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試第二人授編修。天啟中,充經筵展書官,纂修《兩朝實錄》。莊烈帝嗣位,貞運進講《皇明寶訓》,稱述祖宗勤政講學事,帝嘉納之。
  • 笪重光,字在辛,號江上外史。句容白兔茅岡人,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順治十五年(1658年)升湖廣道監察御史、江西巡按。康熙三十年(1692年)卒於茅山。
  • 趙昌祚,句容縣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湖北蒲圻縣(今屬湖北省赤壁市)知縣。
  • 宮兆麟(1706年-1781年),字伯厚,號玉岩。祖籍江蘇句容,後遷居懷遠。宮兆麟二十九歲時由貢生捐任湖北安陵通判,累遷至山東糧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授湖南按察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調雲南按察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遷布政使,提拔為廣西巡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調貴州。貴州布政使觀音保攻擊兆麟喜自誇,人稱「鐵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貴州任內失察廠員虧欠鉛斤,被奪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
  • 鄧廷楨,字維周,又字嶰筠,晚號妙吉祥室老人、剛木老人。漢族,江寧府句容縣東陽鎮人(現屬南京市棲霞區)。祖籍蘇州洞庭西山明月灣。嘉慶六年(1801年)進士,工書法、擅詩文、授編修,官至雲貴、閩浙、兩廣總督,與林則徐協力查禁鴉片,擊退英艦挑釁。後調閩浙,坐在粵辦理不善事戍伊犁。釋還,遷至陝西巡撫。有《石硯齋詩抄》等多部著作傳世。
  • 唐治,字魯泉,江蘇句容人。道光五年(1825年)舉人,大挑知縣,分安徽,補桐城縣。歲大水,請帑勸分,按口賑施,不假手胥吏,一月鬚髮為白。
  • 陳立,字卓人,句容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二十四年(1844年),補應殿試。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刑部主事,升郎中,授雲南曲靖府知府。請訓時,文宗有「為人清慎」之褒,時以道梗不克之任。少客揚州,師江都梅植之,受詩、古文辭;師江都凌曙、儀徵劉文淇,受公羊春秋、許氏說文、鄭氏禮,而於公羊致力尤深。
  • 徐邦傑,字國俊,1849年生,江蘇句容茅山後茅陳莊人。幼年被太平軍所擄,後投奔清政府,屢立戰功,為袁世凱部下。曾任天津鎮總兵、正定鎮總兵。民國初年任總統府總指揮,陸軍中將。
  • 戴步祥,江蘇句容人。青幫"通字輩",杜月笙集團成員,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探員,上海大中華飯店經理。
  • 巫寶三,中國經濟學家。江蘇省句容縣馬莊橋人。原名巫味蘇,1905年7月28日出生。1925年入吳淞政治大學,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學,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同年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1933年經過同學湯象龍介紹,進入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會調查所從事研究工作,1934年併入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名譽會長。1999年去世。
  • 胡澤吾,1906年出生,號一清、德潤、寄平,江蘇句容人。自國立北平大學法學院畢業後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大學法學部。後回國,抗日戰爭期間加入汪偽政權,曾擔任過國民黨中央執行候補委員,上海特別市政府秘書處處長、糧食管理局局長、物資統制委員會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政務廳廳長,行政院副秘書長等職。
  • 笪移今,1909年生於江蘇句容。歷任上海政法學院、上海學院教授、院長,復旦大學教授,九三學社第二屆理事、第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四至六屆中央委員、第七屆中央常委和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任,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8年逝世。
  • 柏實義,著名空氣動力學家。1913年出生於江蘇省句容縣,自幼定居南京。1931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1935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後,即入中大機械特別班(即航空工程研究生班),至1937年畢業後,赴美國留學,193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1940年在加州理工大學獲航空工程和高等數學博士學位。柏實義立志工業報國,歸國回到已遷重慶沙坪垻的母校中央大學任航空工程系教授,1947年辭系主任之職又赴美國,先後在康乃爾大學任客座教授及航空實驗室顧問,後又在馬里蘭大學流體力學及應用數學研究所任研究教授,並教授"空氣動力學"等課程,長達35年之久。1996年柏實義病逝美國。
  • 楊槱,號君朴,江蘇省句容縣人,船舶設計學家,1917年10月17日出生於北京,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九三學社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八、九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 錢立三,祖籍句容葛村鄉赤岸村。1919年生於徐州。抗戰前,肄業於上海大廈大學。錢立三是「湖熟文化」的最早發現人。1959年,錢病逝於葛村鄉赤岸村。
  • 戴立信, 有機化學家,江蘇句容人,1924年11月13日生於北京。194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巫昌禎,女,1929年11月17日生,江蘇句容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中國法學研究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評選候選人。1954年畢業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特約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 巫寧耕,1935年6月出生於江蘇句容,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留校任教。1991年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退休,2018年去世。曾任北京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顧問、南開大學APEC研究院兼職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等職。
  • 李鴻彬,1936年生於句容,著名清史專家。,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60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工作。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李鴻彬返校工作,成為清史研究所最早的成員,並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 葛洪
  • 三茅神君
  • 明朝皇室先祖:

名勝

  • 隆昌寺,位於寶華山,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其無梁殿和銅殿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茅山,位於句容東南與金壇交界處,中國著名道教名山,上清派發祥地,道教稱之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茅山道教,歷史悠久,淵源流長。
  • 赤山,位於句容與南京交界,是江南最大的死火山,赤山映雪是湖熟古八景之一,風景秀麗。
  • 瓦屋山,句容市的南端,北與道教聖地茅山相呼應,西鄰東屏湖國際度假村,南靠碧波蕩漾的天目湖,距鎮江市區50多公里。植被茂盛,峰巒奇秀。置身山中,耳聽林濤合着鳥鳴,眼望青山伴着綠水,信步遊覽,風光無限,真可謂山山顯秀,處處見景。經專家評定,瓦屋山的生態環境在全省旅遊景點中排名首位。

教育

主要學校有: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句容市第三中學句容市實驗高級中學句容市第二中學句容市實驗小學句容市白兔中學,等

監獄

句容是江蘇省監獄集中分佈的地區之一,包括句容監獄、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邊城鎮句路)、省第二未成年犯管教所(邊城鎮小茅山)、句東勞教所(石山頭)、江蘇省女子勞教所等[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