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惠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文襄'公 兆惠
兆惠像
兆惠像
 大清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軍機大臣,贈太保、配享太廟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族裔滿洲
旗籍正黃旗
字號字和甫
出生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08年)
江西贛縣
逝世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一月(56歲)
京師順天府
墓葬兆惠墓(在今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
親屬
(父)都統佛標
(子)襲一等公札蘭泰
出身
筆帖式
經歷
軍機處章京
兵部郎中內閣學士
盛京刑部侍郎
刑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
鑲紅旗護軍統領
北路軍務
定邊右副將軍
武毅伯
定邊將軍、武毅謀勇公
御前大臣
協辦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

兆惠滿語ᠵᠠᠣᡥᡡᡳ穆麟德Jaohūi大詞典Zhaohuui,1708年—1764年),和甫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時將領,封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

生平

兆惠平阿睦爾撒納叛亂

兆惠是孝恭仁皇后的族孫。兆惠的父親佛標,官至都統。雍正九年(1731年),兆惠以筆帖式軍機章京。歷任兵部郎中內閣學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鑲紅旗護軍統領。乾隆十三年(1748年),赴金川軍營督辦糧運。乾隆十五年(1750年),入值軍機處。乾隆十八年(1753年),赴西藏辦理籌防準噶爾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準噶爾時,受命協理北路軍務並總理糧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邊右副將軍,籌辦伊犁善後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師至烏魯木齊,以功封一等武毅伯。阿睦爾撒納叛後,配合北路軍肅清准部叛亂勢力。十二月,授定邊將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伊犁率師往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之亂,連克南疆諸城,叛亂乃告平定[1]。兆惠以功晉封一等武毅謀勇公。[2]後授御前大臣。乾隆二十五年正月(1760年),兆惠率西征軍凱旋至京城。乾隆帝親自到良鄉,「於城南行郊勞禮」,大加撫慰。同年二月,兆惠以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入值軍機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授協辦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該年殿試,特命為讀卷大臣,以「隆其遇」。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諡文襄[3][4][5]

兆惠在北京的府第為兆惠府。其墓地兆惠墓位於北京,今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

參考文獻

  1. 趙翼:《簷曝雜記》卷一,《黑水營之圍》
  2. 清史稿·卷313
  3. 兆惠墓碑,朝阳文化,2013-03-07. [2014-10-20]. 
  4. 兆惠墓石刻,朝阳数字文化网,2013-05-12. [2014-10-20]. 
  5. 乾隆收复新疆第一功臣:兆惠_历史_凤凰网. 鳳凰網. [2020-09-02]. 
官銜
前任:
阿里袞
清朝戶部滿尚書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乙酉 -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乙丑
1757年4月1日 - 1764年12月10日
繼任:
阿里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