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不壓橋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大運河
澄清中閘
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的澄清中閘和東不壓橋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春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號6-810(7-1973-3-009)
登錄2006年(2013年合併項目)

東不壓橋,原稱「東步量(梁)橋」,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上,東吉祥胡同北口、東不壓橋胡同南口之間,橫跨玉河[1]

簡介

該橋原為單孔石拱橋,始建於元朝,拱高6.85米,橋長28.8米,寬7.95米,橋面及橋台均為石砌。1965年拆除。橋北的胡同因此橋而得名「東不壓橋胡同」。橋北的東不壓橋胡同、橋南的東吉祥胡同,原來都是玉河的河道。[1]

東步量橋後來俗稱東不壓橋,是相對其西邊的西壓橋而言。西壓橋位於北海後門與什剎海前海之間,原稱「西步量(梁)橋」,始建於元朝,為單孔石拱橋,拱高5.2米,橋長18.4米,寬28.25米,橋面及橋台均為石砌,1970年拆除。由於明朝擴建北京皇城時,皇城的北牆壓在了西步量橋上,所以該橋俗稱「西壓橋」。當時,皇城也壓在了東步量橋上,但中華民國成立後,因為皇城被逐步拆除,此橋上的皇城牆屬於較早被拆除者,所以傳成「東不壓橋」。當時俗話說,「西壓東不壓。」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該橋下的玉河改成地下暗河,該橋也被拆除,遺蹟埋於地下。[1]

東不壓橋以北有澄清中閘遺址。在2000年代的玉河改造工程中,考古發掘了澄清中閘遺址。如今,發掘出土的澄清中閘遺址位於玉河庵(今改為北京玉河遺址博物館)西側的玉河河道上。[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