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

此文具有原创性,并兼顾知识丰富性,获“好文章”评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历代帝王庙
景德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清
编号4—129
登录1996年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明清两代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该庙原建于南京,嘉靖年间在北京建造完毕。其内祭祀的帝王和名臣名单几经修改,至清朝乾隆年间最终定型。清朝灭亡后,该庙一度被作为校舍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迁出,经修复后恢复原状,此后还多有维修。现该庙中保存有一座列有帝王牌位的大殿和原祭祀名臣的东西两庑。1996年,历代帝王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明代

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下诏在京城建立庙宇祭祀三皇五帝汉高帝唐高祖宋太祖,并随即在京师城外和中都城外修建了历代帝王庙,实际祭祀的帝王达18位。之后明太祖将周文王和唐高祖从祭祀名单中移除,祭祀帝王剩余16位。永乐迁都之后,相关的祭祀活动转为在郊坛大祀时从祀[1]。嘉靖九年(1530年)时,朝廷重新制定了祭祀的规程,并决定在北京重新修建一座历代帝王庙。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时,明世宗亲自制定了在历代帝王庙中要祭祀的十六位皇帝和三十六名大臣的名单[2]。当年三月时,历代帝王庙正式开建[3],其地址为原元代保安寺寺址。当年九月,历代帝王庙建成。嘉靖十年(1531年),翰林院修撰姚涞上奏请求从祭祀皇帝名录中删除元世祖,遭到礼部的反对。最终明世宗采纳了礼部的意见,并未删除元世祖[4]。嘉靖十一年(1532年)八月,礼部正式奏请明世宗称历代帝王庙已建成[5],明世宗于当月在历代帝王庙完成了第一次大型祭祀活动[6]

清代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将明太祖牌位列入历代帝王庙中[7]。顺治二年(1645年),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均入祀,同时入祀的还有元代开国功臣耶律曷鲁黏没忽斡里不木华黎伯颜,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刘基[8],此时入祀的帝王共计21位,名臣共计41位[9]。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清圣祖留下诏书称,要让除了昏庸无道、被弑杀和亡国之君之外的所有皇帝都入列历代帝王庙祭祀[10]。清世宗即位后落实了清圣祖的旨意,将祭祀帝王名单扩充至164位,名臣则扩充至79位[11]:25-26。雍正七年(1729年),历代帝王庙得到重修,并树立了新的御碑及配套的碑亭[12]:234。清高宗即位后先后新增了26位帝王入祀,同时移除了此前加入的汉桓帝与汉灵帝,至此历代帝王庙内入祀帝王已达188位,祭祀的龛位也从此前的5个增加到了7个[11]:26。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历代帝王庙再次重修,这次重修中建了新的御碑和碑亭,同时景德崇圣殿上的绿琉璃筒瓦被更换为了黄琉璃筒瓦[12]:234。乾隆五十年(1785年)时,清高宗颁布了“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其中介绍了入祀帝王的选择标准,即要体现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无论是大一统还是偏安政权都一视同仁,不会因民族而异;具体皇帝的所作所为要自行思考和审视,选择可以借鉴或注意的部分。至此历代帝王庙的入祀名单彻底确定[11]:26-27

民国

中华民国时期,历代帝王庙由中华教育改进社负责维护管理。在此期间,历代帝王庙实行了售票开放,但同时其内部分房屋也在1931年时被改为了北京第三女子中学的校舍[13]:394[14]:809,另有部分校舍被优质女子师范学校占用[15]:70

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第三女子中学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16],并继续占用历代帝王庙。20世纪50年代初,历代帝王庙的照壁与山门间的四柱三楼式木牌坊因阻碍交通而被拆除[17]:7;815,而汉白玉石桥以及下马碑则因道路拓宽而被拆除[12]:235。20世纪60年代,为了教学活动需要,历代帝王庙的院落内原有的砖砌地面之上被填充了厚达1米的渣土[18]。1979年8月21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将历代帝王庙列为第二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7]:815。2000年,北京市对历代帝王庙的修复工作进行公开招标,并于当年12月1日完成招标工作[19],24日举行开工典礼[20]。2001年时,由于历代帝王庙长期被作为校舍,同时部分木材、牌位大小等原始资料缺失[21],对此西城区政府拿出5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面向全社会搜寻相关资料,包括文献、实物和老照片等[22],并最终收获了包括来自中国文物研究所在内的诸多单位提供的大量资料[23]。在这次修缮当中,包括对景德崇圣殿、东西配殿、景德门、碑亭等主要建筑进行主体修复、瓦面整修和局部油漆彩绘,院内所填充的渣土也被全部清除,并由此重新设计了庙内的排水设施[18]。2003年1月,历代帝王庙主体修复完成,而庙内的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从历代帝王庙迁出并转移至别处校址继续办学[24]。当年4月16日,旨在保护、利用历代帝王庙的民间组织“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利用促进会”成立,并募集了420余万元人民币的各界捐款[25]。2004年4月7日,西城区人民政府举行了历代帝王庙的门票价格听证会,并最终将价格定为20元人民币[26]。同年4月8日,历代帝王庙正式修缮完成,并举行了竣工仪式[27]。4月11日,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共1200名游客成为历代帝王庙的首批游客,当天历代帝王庙组织人员重现了清朝时祭祀该庙的场景[28]。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29]。4月30日,历代帝王庙的楹联被发现有疑似错字的地方,对此避免争议误会,历代帝王庙方面在5月10日修正了该字的写法[30]。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历代帝王庙再次开启大规模维修,并于2020年12月23日重新对外开放[31]

祭祀

祭祀礼仪

历代帝王庙每年大多有春秋两次祭祀,且多由皇帝派遣王公大臣执行。若皇帝亲自到历代帝王庙行礼,礼部尚书要在行礼日前两天到牺牲所准备祭祀用的牛、羊、猪。在此两天期间,还要举行致斋、书祝版、视割牲、视祝版等准备工作。行礼日前一天,太常寺官员会在庙内打扫卫生,并布置好帝王、名臣牌位前的祭祀几案及相对应的登、铏、簠、簋、笾、豆、爵、盘等器物,再于盛具重准备贡品[11]:258-259。清朝顺治年间时,每次祭祀,官员需为每位帝王提供一份祭筵,祭品共计24件,其中包括1只太牢;同时为每两位功臣提供一份祭筵,祭品共计10件,其中1份少牢[32]。反复检查之后,太常寺官员还要再准备行礼人的位置顺序。皇帝行礼日当天,到五更时由步军统领肃清从西华门到帝王庙庙门前的道路,并在沿街设置布幛。皇帝身着祭服,在陪同人员的跟随下銮舆出宫。鸿胪寺官员带着陪祭祀王公在庙门口等候。皇帝抵达后,先洗脸洗手,然后从正殿中门进入大殿,其他陪同人员也按照先前设定好的位置按顺序进入拜位,准备开始祭祀[11]:258-259

典礼之初,先由典仪“迎神”,将列位帝王焚香奏乐“迎”至殿中后再引回原位。迎神过后由皇帝带随行人员行二跪六拜礼。之后由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在这个环节会有人员倒酒后端到各牌位前的几案上,并跪着将对应的祝版各自安放于篚中。期间皇帝带着群臣跪下,再由司祝诵读祝词。此后还有奏乐献舞的“亚献礼”和“终献礼”。行礼完毕后,由一名太常寺赞礼郎引入“答福胙”、“引福酒”、“跪拜兴”、“撒馔礼”等环节,皇帝带群臣按顺序进行左右列位、饮福酒、行跪拜礼等环节。最后再完成“送神”环节后,皇帝带群臣按次序退场。皇帝在完成祭祀后会原路返回,由西华门回到紫禁城内[11]:259-261

祭祀列表

历代帝王庙祭祀名臣列表[11]:289-290
所属朝代 姓名 入祀时间 享祀位置
三皇五帝 力牧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三皇五帝 皋陶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三皇五帝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三皇五帝 伯益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仲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周公旦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太公望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吕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方叔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尹吉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西汉 萧何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西汉 陈平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西汉 刘章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西汉 丙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东汉 冯异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东汉 马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蜀汉 赵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唐朝 杜如晦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唐朝 狄仁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唐朝 姚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唐朝 张巡 顺治二年(1645年) 西庑
唐朝 李泌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唐朝 陆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辽代 耶律曷鲁 顺治二年(1645年) 西庑
北宋 吕蒙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北宋 寇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北宋 范仲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北宋 韩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北宋 司马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南宋 赵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南宋 岳飞 嘉靖十年(1531年) 西庑
完颜斡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完颜宗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伯颜 顺治二年(1645年) 西庑
脱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刘基 顺治二年(1645年) 西庑
李文忠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杨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李贤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西庑
三皇五帝 风后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三皇五帝 仓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三皇五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三皇五帝 伯夷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伊尹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傅说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召公奭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毕公高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召穆公虎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仲山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西汉 张良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西汉 曹参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西汉 周勃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西汉 魏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东汉 邓禹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东汉 耿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蜀汉 诸葛亮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唐朝 房玄龄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唐朝 李靖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唐朝 宋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唐朝 郭子仪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唐朝 许远 顺治二年(1645年) 东庑
唐朝 李晟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唐朝 裴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北宋 曹彬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北宋 李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北宋 王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北宋 富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北宋 文彦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南宋 李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南宋 韩世忠 嘉靖十年(1531年) 东庑
南宋 文天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宗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木华黎 顺治二年(1645年) 东庑
布呼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徐达 顺治二年(1645年) 东庑
常遇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杨士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于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刘大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东庑
历代帝王庙祭祀皇帝列表[11]:282-288
所属朝代 入祀称号 姓名 入祀时间 享祀位置
三皇五帝 太昊 风姓号伏羲氏 嘉靖十年(1531年) 中一龛
三皇五帝 炎帝 姜姓号神农氏 嘉靖十年(1531年) 中一龛
三皇五帝 黄帝 本姓公孙,后改姬名号轩辕氏 嘉靖十年(1531年) 中一龛
三皇五帝 少昊 初姓巳,改嬴,名挚,号金天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一龛
三皇五帝 颛顼 姬姓,号高辛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一龛
三皇五帝 帝喾 姬姓,号高辛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一龛
三皇五帝 唐尧 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一龛
三皇五帝 虞舜 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一龛
夏朝 禹王 姒姓,名文命,号夏后氏 嘉靖十年(1531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仲康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少康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不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孔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夏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左室
商朝 烈祖 成汤 嘉靖十年(1531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太宗 太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沃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太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小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雍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中宗 太戊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仲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外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河亶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祖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祖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沃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祖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南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阳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盘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小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小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高宗 武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祖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祖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廪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庚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文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商朝 帝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一龛右室
周朝 武王 姬发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二龛
周朝 成王 姬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康王 姬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昭王 姬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穆王 姬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共王 姬繄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懿王 姬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孝王 姬辟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夷王 姬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宣王 姬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平王 姬宜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桓王 姬林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庄王 姬佗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僖王 姬胡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惠王 姬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襄王 姬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顷王 姬壬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匡王 姬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定王 姬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简王 姬夷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灵王 姬泄心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景王 姬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悼王 姬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敬王 姬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元王 姬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贞定王 姬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考王 姬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威烈王 姬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安王 姬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烈王 姬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显王 姬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周朝 慎靓王 姬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二龛
西汉 高帝 刘邦 嘉靖十年(1531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惠帝 刘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文帝 刘恒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景帝 刘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武帝 刘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昭帝 刘弗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宣帝 刘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元帝 刘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成帝 刘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西汉 哀帝 刘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嘉靖十年(1531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明帝 刘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章帝 刘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和帝 刘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殇帝 刘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安帝 刘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顺帝 刘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汉 冲帝 刘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蜀汉 昭烈帝 刘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二龛中室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明帝 司马绍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成帝 司马衍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康帝 司马岳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穆帝 司马聃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哀帝 司马丕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东晋 简文帝 司马昱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南朝宋 文帝 刘义隆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南朝宋 孝武帝 刘骏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南朝宋 明帝 刘彧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南朝齐 武帝 萧赜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左室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明元帝 拓跋嗣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太武帝 拓跋焘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文成帝 拓跋濬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献文帝 拓跋弘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孝文帝 元宏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宣武帝 元恪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北魏 孝明帝 元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南朝陈 文帝 陈蒨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南朝陈 宣帝 陈顼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右二龛右室
唐朝 高祖 李渊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太宗 李世民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高宗 李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睿宗 李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玄宗 李隆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肃宗 李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代宗 李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德宗 李适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顺宗 李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宪宗 李纯 乾隆元年(1736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穆宗 李恒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文宗 李昂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武宗 李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宜宗 李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懿宗 李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唐朝 僖宗 李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中室
后唐 明宗 李亶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左三龛中室
后周 世宗 柴荣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左三龛中室
辽代 太祖 耶律阿保机 康熙元年(1662年) 左三龛左室
辽代 太宗 耶律德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左室
辽代 景宗 耶律贤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左室
辽代 圣宗 耶律隆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左室
辽代 兴宗 耶律宗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左室
辽代 道宗 耶律洪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左室
宋朝 太祖 赵匡胤 嘉靖十年(1531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太宗 赵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真宗 赵恒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仁宗 赵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英宗 赵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神宗 赵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哲宗 赵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高宗 赵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孝宗 赵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光宗 赵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宁宗 赵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理宗 赵昀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度宗 赵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宋朝 端宗 赵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左三龛右室
金朝 太祖 完颜阿骨打 康熙元年(1662年) 右三龛中室
金朝 太宗 完颜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金朝 世宗 完颜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金朝 章宗 完颜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金朝 宣宗 完颜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金朝 哀宗 完颜守绪 乾隆元年(1736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太祖 孛儿只斤铁木真 康熙元年(1662年) 右三龛左室
元朝 太宗 孛儿只斤窝阔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定宗 孛儿只斤贵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宪宗 孛儿只斤蒙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 嘉靖十年(1531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成宗 孛儿只斤铁穆尔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武宗 孛儿只斤海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仁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泰定帝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文宗 孛儿只斤图帖睦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元朝 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中室
明朝 太祖 朱元璋 顺治二年(1645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惠帝 朱允炆 乾隆元年(1736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成祖 朱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仁宗 朱高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宣宗 朱瞻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英宗 朱祁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景帝 朱祁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宪宗 朱见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孝宗 朱祐樘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武宗 朱厚照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世宗 朱厚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穆宗 朱载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明朝 毅宗 朱由检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右三龛右室

结构

历代帝王庙位于阜成门内大街131号[17]:815,其影壁在阜成门内大街南侧,上方覆盖有绿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影壁东西长32.4米,厚1.35米,高约5.6米。山门与影壁隔街相望,为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大门面阔三间,宽15.6米,进深9.5米,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两边有八字墙,下方铺有汉白玉石阶,石阶正中为御路,雕刻有云山纹。大门两侧一开间各开一扇旁门。钟楼在东侧旁门的北侧,平面呈方形,为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重楼重檐调大脊,每面阔三间,上檐下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下檐平身科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绘有旋子彩画。大门西侧建有关帝庙[a]。大门正北为景德门,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面阔五间,四周绕以汉白玉石护栏,前后三出陛,中为御路,门左右各有一座侧门,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景德门正北为景德崇圣殿,是帝王庙的中心建筑,也是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该殿坐北朝南,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通宽51米,通进深27.2米,和玺彩画,殿内所供祀的历代帝王从伏羲、神农、黄帝、夏禹、商汤等开始至明代共188位。殿前有汉白玉石月台。东、西、南三面有石护栏,南面三出陛,东西各一出陛。殿东西两侧分别为清雍正、乾隆二帝所建方形碑亭及御碑[b],均为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调大脊,每面阔三间,绘有和玺彩画。大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七间,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井口有天花,内部绘有旋子彩画。这两座配殿为从祀历代功臣之所,共计79位。除中路外,帝王庙还有东西跨院,东跨院依次为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西跨院为致斋所。[33]:381-382[12]:235

注释

  1. 关于关帝庙的来历众说纷纭,但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佐证[11]:19
  2. 殿前原有嘉靖年间萧端蒙所撰写的《京师新建帝王庙碑》,但在清代早期已经佚失。[12]:521

参考资料

  1. 习五一.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综合价值评估. 建筑史论文集. 2002-02: 72–81,291. 
  2.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二》:(嘉靖十年二月)皇上躬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正殿,分设帝王五坛一十六位丹升,东西分设名臣四坛共三十七人。
  3.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嘉靖十年三月)壬寅,建历代帝王庙。遣工部尚书蒋瑶行祭礼右侍郎钱如京提督工程,太常寺寺丞张鹗谱定。
  4.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翰林院修撰姚涞请黜元世祖,以正祀典。下礼部覆议以为,胡元受命九世,世祖最贤,其一代之治有足称者。所谓夷狄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亦春秋兴言之法。且自古帝王常优崇胜国,以昭忠厚,太祖神谋睿断,必有见于此,载在祀典百余年,于兹矣,宜遵旧制,庙视如故。上从部议。
  5.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一》:礼部以新作历代帝王庙成请,上亲祀许之。
  6.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一》:礼部上亲祭历代帝王。太常寺预设各坛持醴香帛乐舞等项如仪锦衣卫设随朝驾,设上拜位于殿中,设御幄于景德门外之左。是日早免朝,上常服御奉天门,太常寺卿跪奏,请皇上诣帝王庙祭历代帝王。
  7. 《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六月)甲申。以故明太祖神牌入历代帝王庙。
  8. 《清世祖实录·卷十五》:顺治二年。乙酉。三月。甲申朔礼部奏言、三月初三日、例应祭历代帝王。按故明洪武初年立庙将元世祖入庙享祀。而辽金各帝皆不与焉但稽大辽、则宋曾纳贡。大金、则宋曾称侄。当日宋之天下、辽金分统南北之天下也。今帝王庙祀、似不得独遗。应将辽太祖、并功臣耶律曷鲁、金太祖、金世宗、并功臣完颜粘没罕、完颜干离不、俱入庙享祀。元世祖之有天下、功因太祖。未有世祖入庙、而可遗太祖者。则元世祖之上、乃应追崇元太祖一位。其功臣木华黎、伯颜、应从祀焉。至明太祖、并功臣徐达、刘基、各宜增入。照次享祀以昭帝王功业之隆。用彰皇上追崇往哲至意。从之。
  9. 《清世祖实录·卷十五》: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少昊金天氏、帝颛顼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及增入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明太祖、共二十一帝。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工部尚书星讷、梅勒章京吴拜、兵部侍郎朱玛喇、分祭配享功臣。风后、力牧、皋陶、龙伯夷、夔、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穆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元龄、杜如晦、李靖、李晟、郭子仪、张巡、许远、曹彬、潘美、韩世忠、张浚、岳飞、及增入曷鲁、粘没罕、干离不、木华黎、伯颜、徐达、刘基、共四十一位。
  10. 《清会典》:应将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尽宜入庙崇祀。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北京历代帝王庙图书编辑委员会 编. 北京历代帝王庙古建筑修缮工程专辑.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8-06-01. ISBN 978-7-5402-1786-0. 
  12. 12.0 12.1 12.2 12.3 12.4 张明义,王立行,段柄仁主编;宋惕冰(卷)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4939-5. 
  13. 段柄仁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长江(卷)主编. 北京志·旅游卷·旅游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11-01: 1014. ISBN 7-200-06349-5. 
  14.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北京志·市政卷·园林绿化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9-01: 570. ISBN 7-200-04127-0. 
  15.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4-01: 656. ISBN 7-200-04941-7. 
  16. 北京第159中学隆重举行建校八十年庆典. 历代帝王庙官网. 2011-09-28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7. 17.0 17.1 17.2 段育达主编;北京市西城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市西城区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08-01: 979. ISBN 7-200-03779-6. 
  18. 18.0 18.1 为现昔日恢宏气势 修缮历代帝王庙将“掘地三尺”. 搜狐新闻. 2002-06-1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9. 历代帝王庙要修了. 生活时报. 2000-12-02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0. 北京开工修缮历代帝王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12-2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1. 历代帝王庙修缮遭遇难题 管理处紧急向社会求援. 北京晚报. 2001-06-12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2. 图文:北京一五九中学迁出历代帝王庙. 北京日报. 2001-07-28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3. 认祖寻根的神圣殿堂 三皇五帝将重返历代帝王庙. 北京日报. 2002-03-0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4. 图文:北京一五九中学迁出历代帝王庙. 人民网. 2003-01-29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5. 历代帝王庙有了民间保护组织. 北京日报. 2003-04-17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6. 历代帝王庙门票20元. 新京报. 2004-04-07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7. 北京历代帝王庙文物修缮工程竣工. 中国青年报. 2004-04-1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8. 历代帝王庙再现拜谒三皇盛况. 新浪新闻中心. 2004-04-12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29. 北京:历代帝王庙将成入境游新景点 28日正式开放. 北京日报. 2004-04-12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30. 历代帝王庙调整楹联争议字. 京华时报. 2004-05-10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31. 历代帝王庙修缮精确到毫米级 纯手工还原明清建筑风貌. 北京晚报. 2020-12-23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32. 《清世祖实录·卷十五》:诸帝王、祀以太牢。祭筵各一。祭品俱二十四。功臣、祀以、少牢。二位祭筵共一。祭品俱十。
  33.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志·城乡规划卷·建筑工程设计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03-01: 607. ISBN 7-200-0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