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蝗蟲
小翅稻蝗(Oxya yezoensis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直翅目 Orthoptera
亞目: 錐尾亞目 Caelifera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草原沙漠地區。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菱蝗科」又稱之為「蚱科」,而「短角蝗科」則又稱之為「蜢科」。蝗蟲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種(有些可以長達十五公分)的滅絕,至今仍不明瞭。[1]

特徵

蝗蟲的後腿較為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蝗蟲為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體色有綠色和褐色,與種類無關;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

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白茅垂盆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海蓬子。一些蝗蟲種類是雜食性,也吃昆蟲屍體,甚至連同類的屍體都吃。

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音結構不同。

螽斯蝗蟲的不同

蝗蟲的俗稱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螞蚱等數種,與螽斯長相相近。因此在不同地區,坊間流傳不同辯別兩者的方法,例如「把蝗蟲稱為蚱蜢,把螽斯稱為草蜢」、「把蝗蟲稱為短角蚱蜢,把螽斯稱為長角蚱蜢」、「把散居的蝗蟲稱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蟲才稱為蝗蟲或飛蝗」等等。

  • 蝗蟲身體較細長,觸角短。
  • 蝗蟲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間。
  • 蝗蟲的雌蟲的尾部有產卵管,不過不太突出。
  • 蝗蟲大部分的種類,雌蟲的身體比雄蟲大。

生活史

蝗蟲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若蟲成蟲)。卵產於土中,若蟲和成蟲在地上生活。

交尾結束後,雌蟲的腹部可伸長約兩倍,向土中產卵。卵被雌蟲分泌的泡沫狀物包起來,保護蛋不受季節的變化和乾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夠長久,第二年蝗災即頗嚴重。蝗蟲喜旱怕雨,一旦天雨,翅膀沾濕不能覓食,往往會餓死[2]

剛孵化的幼蟲仍包裹着薄皮,從土中出來後,開始在地面進行最初的蛻皮。幼蟲沒有翅膀。隨着重覆蛻皮,蛻皮共約五次,身體會逐漸變大,翅膀也會越來越明顯。

進行最後的蛻皮後,成蟲的翅膀伸長,雌蟲的產卵管形成。交配時,雄蟲會跳到雌蟲背上進行交尾。

蝗蟲的天敵是鳥類以及蛙類[3]

蝗害

蝗害(馬達加斯加

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大陸沙漠地帶分佈的蝗蟲,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使其路過的農作物受到毀滅性的傷害;而且一旦食物耗盡,在蝗蟲的集團內也會發生同類相殘的情況。不過,近年來農藥大量的使用使得蝗害的發生頻率降低了。群居蝗蟲在高密度環境中顏色會變深,並表現CYP305M2以合成苯乙腈以對鳥類產生警戒作用。有實驗表明,散居蝗蟲的60%被大山雀吃掉,而群居蝗蟲只被大山雀吃掉20%。中國曾用二萬鴨去控制新疆蝗災,但只限蝗蟲未起飛前;一旦蝗蟲群飛則無用。最後中國要靠農藥控制蝗災。

預警及狙擊

在中國,治蝗滅鼠指揮部的治蝗專家組負責將蝗害減至最小。為建立相應的監測防治機制,須留意適合飛蝗滋生的環境(比如灘塗的大面積增加),預測飛行能力強的蝗蟲何時進入成蟲期,以及預測受波及的地區。滅蝗手段有:使用滅蝗機械、飛機,人工化學方法,或者修築禽鳥巢穴蓄養滅蝗禽鳥等。

人類文化中的蝗蟲

形象

  • 蝗害對自然環境具侵略性,發生其間難以控制。有蝗害出現的環境在之後都會顯得一片狼藉,予人侵略、攻擊性的印象。因此在不同文化上均有蝗蟲與天災、死亡等連結,如聖經《出埃及記》裏神以蝗災打擊埃及;《啟示錄》中以蝗蟲比喻魔鬼。
  • 蝗蟲也被用以命名部分的軍事武器,像例如在二戰時期,德國曾有蝗蟲10自走砲,而美國和英國也曾有M22蝗蟲式輕型坦克

中國古代的記載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朝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爲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濕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啟撰有《除蝗疏》,疏中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王鼎鈞在回憶錄提到抗戰期間仍不時有蝗災,最大蝗蟲稱為蟲王,據說體型大如雞,當時滅蝗的方式仍是千年來相沿的捕擊法、火燒法。[4]

中國古史有「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如《舊五代史·五行志》載,乾祐二年(949年),蝗蟲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民國《高淳縣誌》卷十二:「同治四年十月,農工將畢,有飛蝗東來,墜落水成鄉地方,來春蝗生遍野,不俟扑打,盡抱草而死。」

「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殊為可議,但也有人認為當地植物有殺蝗效果,如周懷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災考察》一文說:「在淮河流域的植物類中,也有殺蝗的草本植物……」,「宋州發現當地生長殺蝗的草本植物……」,也有人認為蝗蟲的蝻及成蟲也可發生疾病,由真菌感染,最後爬到草尖端,前、中足抱草而死,一般稱此現象為「抱草瘟」,或吊死瘟(蝗霉病)。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1. Encarta Reference Library Premium 2005 DVD. Article - Rocky Mountain Locust.(英語)
  2. 同治《六安州志》卷五十五:「康熙十九年春三月,蝗蝻漸生,至夏大盛,忽降霖雨,數日間,皆抱枝死,無遺類,二麥倍收。」;光緒《溧水縣誌》卷一:「咸豐七年春,有蝗,四月蝝生,如蟻,得雨而死。」;同治《續蕭縣誌》卷十八:「同治七年五月,里智四鄉蝻子生,撲之經旬,已而蝗飛遍野,忽一夜,盡懸抱蘆葦禾稼上以死。按霧氣露皆足以殺蝗。」
  3. 光緒二十五年《宿州志》卷三十六:「道光四年旱蝗,官民協捕,且焚且瘞,尋有群鴉及蝦蟆爭食之,殆盡,禾苗獲全。」
  4. 王鼎鈞:《怒目少年》,112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