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安德森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菲利普·安德森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Philip Anderson
出生(1923-12-13)1923年12月13日
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
逝世2020年3月29日(2020歲-03-29)(96歲)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國籍 美國
母校哈佛大學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
獎項奧利弗·巴克利凝聚體物理學獎(1964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7年)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82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貝爾實驗室
普林斯頓大學
劍橋大學
博士導師約翰·凡扶累克

菲利普·沃倫·安德森(英語:Philip Warren Anderson,1923年12月13日—2020年3月29日),美國物理學家。 物理上,在反鐵磁性高溫超導等領域有重大貢獻。[1][2]

因「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與內維爾·莫特約翰·凡扶累克一同獲得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3]

生平

1923年出生於印第安納波利斯並且在伊利諾伊州厄巴納度過他的童年,1940年他從厄巴納的高級中學畢業。之後於哈佛大學完成了的學士學位並進入研究所。在約翰·凡扶累克的指導下學習物理。戰爭期間,安德森曾在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待上一段時間。1949年到1984年,安德森任職於紐澤西貝爾實驗室,廣泛地研究了凝態物理的許多問題。這段期間他發現了局部化(Anderson localization)的概念;寫下了安德森哈密頓算符以描述過渡金屬系統中的電子。另外他還建議粒子物理學家尋找產生粒子質量的機制(後來所謂的希格斯機制);發展了超導體BCS理論中的計算方法。1963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4]

1967年到1975年,安德森在劍橋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的教授。1977年,由於「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他與內維爾·莫特約翰·凡扶累克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研究為電子元件開關與記憶的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電腦發展有重要貢獻。1982年他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自1984年起,他從貝爾實驗室退休,到了普林斯頓大學主持約瑟·亨利物理教授席位。2006年何塞·索勒的一份分析統計比較了論文參考文獻與引用數,指出安德森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物理學家。 [5]

著作

  • 1963年 《Concepts in Solids》 ISBN 981-02-3231-4
  • 1984年 《Basic Notion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SBN 0-201-32830-5
  • 1994年 《A Career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BN 981-238-866-4
  • 1997年 《The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Cuprates》 ISBN 0-691-04365-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