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絳縣

絳縣在運城市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山西省運城市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電話區號+86 

絳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南部、涑水河上游,是運城市所轄的。總面積為993.49平方公里,2021年人口為22.7萬人。

地理

絳縣位於山西南部,中山條北麓。東西最長49.25公里,南北最寬35.10公里。面積993.49平方公里。東部和東北部與翼城縣毗鄰,西部和南部與聞喜接壤,南部翻越橫嶺山即垣曲縣,北部自東而西由翼城縣曲沃縣侯馬市環繞。

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期絳縣就有人類居住。虞、夏、商,絳在翼州之域為甸服西周春秋時代為晉國京畿之地。自晉穆侯徙於,孝侯三世居此,後以邑為氏,曾稱絳邑晉武公晉獻公復都於。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絳縣屬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絳縣屬河東郡。西漢周勃封侯絳。東漢改絳縣為絳邑縣,仍屬河東郡[1]曹魏西晉十六國時期,絳邑縣改屬平陽郡。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南絳縣,縣城在車廂城(即今絳縣南城村)。西魏大統五年(539年),恭帝去「南」字,直呼絳縣,至今未變。隋朝絳縣屬絳郡八縣之一,583年郡廢,絳縣始屬絳州唐朝武德元年(618年),縣城從車廂城遷今治。金朝興定四年絳縣屬翼州元朝復屬絳州。民國三十年(1941年),山西劃為河東冀寧雁門三道,絳縣屬河東道。

1937年山西劃為七個行政區,絳縣為第七行政區。1942年屬太岳行署管轄。1946年6月,解放軍攻入絳縣。1947年4月,解放軍第二次攻入絳縣。1950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絳縣屬其管轄。1970年,復設運城地區,絳縣歸運城地區管轄[2]

行政區劃

絳縣下轄8個、2個[3]

古絳鎮橫水鎮陳村鎮衛莊鎮磨里鎮南樊鎮安峪鎮大交鎮郝莊鄉冷口鄉山西絳縣經濟開發區

交通

經濟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穀子玉米油料等。經濟作物有核桃柿子山楂。主要風景區有周家莊新石器文化遺址姜嫄墓晉文公墓晉獻公墓晉靈公墓太陰寺東嶽廟[4]

參考文獻

  1. 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編纂編委會編. 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08: 703. ISBN 7-5326-0299-0. 
  2. 山西省運城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 运城地区简志. 山西省運城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1986.08: 473. 
  3.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4. 本書編委會編. 中国名特产风味大全 上.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9.09: 193. ISBN 7-80135-876-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