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大黴素

這是特色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慶大黴素
系統(IUPAC)命名名稱
(3R,4R,5R)-2[(1S,2S,3R,4S,6R)-4,6-
diamino-3[(2R,3R,6S)-
3-amino-6-[(1R)-
1-(methylamino)ethyl]oxan-2-yl]oxy
2-hydroxycyclohexyl]oxy5-methyl-
4-(methylamino)oxane-3,5-diol
臨床數據
商品名Gentamicin, Cidomycin, Septopal, Genticyn, Garamycin等
Drugs.comMonograph
MedlinePlusa682275
妊娠分級
  • D
給藥途徑靜脈注射眼藥水肌肉注射外用
合法狀態
合法狀態
  • 處方藥(-only)
藥代動力學數據
生物利用度口服較低
蛋白結合度0-10%
生物半衰期2 小時
排泄
識別資訊
CAS註冊號1403-66-3  ✓
ATC代碼D06AX07 J01GB03 S01AA11 S02AA14 S03AA06 QA07AA91 QG01AA91 QG51AA04 QJ51GB03
PubChemCID 3467
IUPHAR/BPS2427
DrugBankDB00798 ☒N
ChemSpider390067 ✓
UNIIT6Z9V48IKG ✓
KEGGD08013 ✓
ChEBICHEBI:27412 ✓
ChEMBLCHEMBL195892 ✓
化學資訊
化學式C21H43N5O7
摩爾質量477.596 g/mol

慶大黴素(或稱見大黴素艮他黴素,英語:Gentamicin)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1],可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對大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及個別革蘭氏陽性菌(尤金黃色葡萄球菌學名Staphylococcus aureus〕)有顯著抗菌作用[2]

慶大黴素具有耳毒性腎毒性,可能造成內耳耳蝸前庭損傷進而影響平衡覺,甚至導致終身失聰[3]妊娠期間用藥會傷害胎兒[4]。在治療時通常需要定期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以減少機體損傷[5]

此外,本品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屬於公共衛生體系基礎藥物之一。

化學性質

慶大黴素是利用小單孢菌發酵生產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結合而成的多組分混合物,且以C族複合物(亦稱「C組分」)為主,包括C1、C1a、C2、C2a等(見下表)[6][7]

慶大黴素結構式,示R1、R2、R3基團
慶大黴素 分子式 R1 R2 R3
C1 C21H43N5O7 CH3 CH3 H
C1a C19H39N5O7 H H H
C2 C20H41N5O7 H CH3 H
C2a C20H41N5O7 H H CH3

慶大黴素溶液常呈鹼性[3],臨床治療中大多使用其硫酸鹽(即「硫酸慶大黴素」)。硫酸慶大黴素外觀基本呈白色結晶性粉末,有引濕性,無臭,不溶於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機溶劑,易溶於水,故也常製成注射液滴眼液[8][9]

研製歷程

1963年,美國Schering公司的M. J. Weinstein等人從絳紅小單孢菌學名Micromonospora purpurea)、棘孢小單孢菌M. echinospora)中分離出一種新的廣譜抗生素複合物,命名為Gentamicin(音譯作「正泰黴素」「艮他黴素」)[10][1]

由於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成立初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封鎖和禁運,中國政府開始組織獨立自主研製抗生素等國民必需藥品。

1966年至1967年間,中國微生物學工作者王岳等人成功從福州土壤樣品中分離出一類小單孢菌屬的抗生素生產菌,最終於1969年完成鑑定並實現工業化生產。又取「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及工人階級的偉大」之意,將這種抗生素命名為「慶大黴素[7][2][11]

1980年,王岳和他的助手成功製備了慶大黴素C族各單組分的國家標準品。截至2012年,相關產品年產量達到850噸,其中出口400餘噸。[12]

作用機理

慶大黴素與其它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的過程類似,具體機制是直接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基的16S rRNA解碼區A位點(Aminoacyl)進行特異性結合,干擾後續翻譯階段的tRNA結合,最終導致細菌蛋白質表達出錯[1][6]

治療效果

慶大黴素的抗菌譜較廣,對包括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綠膿桿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白桿菌Klebsiellar pneumonia)、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引起兔熱病)、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吲哚陽性變形桿菌Proteus sp.)、某些奈瑟菌Neisseria sp.)和志賀菌Shigella sp.)等在內的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革蘭氏陽性菌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也對本品敏感[6][13]

但本品對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感染無效;且由於長期廣泛使用,慶大黴素耐藥菌株也在逐漸增多[2]

副作用及風險

慶大黴素在1969年左右開始在中國臨床治療上應用,其引起的不良反應一度被認為「比較少」[14]; 隨着該藥此後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中國國內對其引起不良反應的報告逐漸增加,引起對慶大黴素合理用藥的重視。[15]

耳毒性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大多具有表現在不同方面的不同程度的耳毒性,慶大黴素、妥布黴素鏈黴素等對前庭的毒性尤為顯著[5]

慶大黴素會同時損傷前庭和耳蝸:慶大黴素與毛細胞上的相關蛋白結合,改變膜的通透性,造成離子內流,進而破壞線粒體,使細胞代謝紊亂,最終導致細胞壞死[3]。前庭損傷會出現平衡功能障礙、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等症狀,而耳蝸受損則會導致聽力下降乃至永久失聰[16]

1988年時,已有醫生通過對聾啞病人致聾病例分析發現,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是鏈黴素、慶大黴素)中毒在當時的中國已成為主要的致聾原因,且嬰幼兒易發生中毒[17];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佈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範》,規定孕婦及6歲以下的嬰幼兒嚴禁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其中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等三十種藥物。[18]

腎毒性

在臨床治療中,慶大黴素會引起10%~25%的患者發生腎臟毒性反應,甚至伴有急性腎衰竭症狀[19]

由慶大黴素造成的腎臟損傷的病變位置、發病機制多樣,目前已知的有:

其他不良反應

  • 有研究顯示,慶大黴素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皮膚搔癢、蕁麻疹等,亦有過敏性休克案例[24])及神經肌肉阻滯作用。[25]
  • 慶大黴素眼內或結膜下給藥時可引起視網膜急性中毒性損害,表現為視網膜嚴重的缺血性改變,造成視力急劇下降。上海於2007年3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細則(試行)》中規定: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等不可用於眼內或結膜下給藥。[26]

發展及前景

慶大黴素的耳毒性副作用在破壞前庭系統感覺細胞的同時,也可以減少內淋巴的產生,因此在治療病理特徵為內淋巴積水(endolymphatic hydrops)的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方面存在前景[3][27]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簡心韻; 鄧子新; 孫宇輝. 氨基糖苷抗生素庆大霉素: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及应用研究的新潜力. 生物工程學報. 2015, 31 (6): 824–844. doi:10.13345/j.cjb.140635. 
  2. 2.0 2.1 2.2 本刊編輯部.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解析. 中國社區醫師. 2010, 26 (09): 28. 
  3. 3.0 3.1 3.2 3.3 李文娟; 張莉萍; 馬敏. 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预防及应用. 臨床醫藥實踐. 2009, 18 (9): 643–644. 
  4. Gentamicin sulfat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2024-02-13]. 
  5. 5.0 5.1 俞潔; 孫逸凡; 周涵璐; 張婷. 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研究进展. 毒理學雜誌. 2023, 37 (04): 365–369 [2024-02-13]. doi:10.16421/j.cnki.1002-3127.2023.04.006. 
  6. 6.0 6.1 6.2 郭家瑞; 王衛國; 李磊; 何泓良. 庆大霉素研究概述. 海峽醫學. 2009, 21 (10): 5–8. 
  7. 7.0 7.1 劉英; 王立萍. 庆大霉素质量标准变迁对庆大霉素质量的影响. 藥物分析雜誌. 2014, 34 (02): 207–214. doi:10.16155/j.0254-1793.2014.02.020. 
  8. 梅芊; 盧玉鳳; 張婷婷; 李倚天. 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质量评价. 中國抗生素雜誌. 2023, 03 (48): 285–293. doi:10.13461/j.cnki.cja.007480. 
  9. 硫酸庆大霉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24-02-13]. 
  10. M. J. Weinstein; G. M. Luedemann; E. M. Oden; G. H. Wagman. Gentamicin, a new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complex.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Bethesda). 1963, 161: 1–7 [2024-02-13]. 
  11. 王岳.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2024-02-13]. 
  12. 青寧生. 我国著名的抗生素专家——王岳. 微生物學報. 2015 [2024-04-07]. 
  13. 土拉菌病. 默沙東診療手冊(專業版). [2024-02-13]. 
  14. 《新醫學》編輯組. 庆大霉素不良反应10例综合报告. 新醫學. 1974, 5 (10): 514-515 [2024-04-07] –透過CNKI. 
  15. 周承和. 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1984, 4 (6): 7-10(總247-250) [2024-04-07] –透過CNKI. 
  16. 朱大年; 王庭槐.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生理学》第9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7-26659-8. 
  17. 梁潤旋; 余挽河; 陳英; 陳漪華. 1348例聋哑人分析. 暨南理醫學報(醫學專版). 1988, (4): 56-59 [期刊編輯部收稿日期:1988-05-15] [2024-04-07] –透過CNKI. 
  18. 耳毒性药物有哪些. 人民政協網. 2016-03-02 [2024-04-07]. 
  19. 孫航; 楊慧海; 王露露; 劉芳芳. 中药有效成分减轻庆大霉素肾毒性研究进展. 中國抗生素雜誌. 2018, 43 (7): 806–810. 
  20. 丁勤學. 氧自由基与庆大霉素肾毒性.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1996, 01: 39–40+46. 
  21. 李嶸; 鄭昊林; 楊曉霞. NLRP3炎症体激活参与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 臨床軍醫雜誌. 2016, 44 (7): 666–669. 
  22. 李雪梅; 鄭法雷; 劉彥信. 庆大霉素对猪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中華內科雜誌. 1998, 10 (37): 667–670. 
  23. 崔敬. 小型豬腎損傷疾病模型的構建及干預研究[D]. 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 2014.
  24. 陳守平; 李岩; 梁帥. 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 (8): 74-75 [2024-04-0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08.08.11 –透過CNKI. 
  25. 范瑞娟; 張建軍; 成馬瑞. 135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 航空航天醫學雜誌. 2011, 22 (08): 983-984 [2024-04-07]. doi:10.3969/j.issn.2095-1434.2011.08.059 –透過CNKI. 
  26. 本刊編輯部. 有关庆大霉素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的规定.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 2013, 13 (03): 198 [2024-04-07]. doi:10.14166/j.issn.1671-2420.2013.03.032 –透過CNKI. 
  27. 李小霞; 胡霜; 張敏; 張琇雯. 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的研究进展. 藥物流行病學雜誌. 2022, 31 (05): 341–345. 

另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