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夏季的海灘風景

夏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最長的季節。北半球的夏季依公曆通常被認為在6、7、8月,但實際則隨地區而不同。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中小學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學生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時間劃分

在中國,夏季從立夏開始,到立秋結束;中國的一些地區則為夏至至9月份(南北方有一定差異,福建廣東一般至秋分結束,長江中下游一帶至處暑,而北方地區則至立秋)。香港、日本通常將6月、7月、8月訂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區則稱夏至秋分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將12月、1月和2月訂為夏季。

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高於22攝氏度為進入夏季的標誌。

物候

星座

北半球的夏季夜空中最顯眼的是隔着銀河相望的天琴座天鷹座、以及其間的天鵝座。他們各自所含的一等星即織女一河鼓二天津四相連形成一個大三角型即夏季大三角織女一河鼓二也分別代表了東亞地區七夕傳說中的織女牛郎。南方的夜空中亦可以觀察到天蠍座。和冬季夜空中易於觀察的獵戶座同樣有名。

動物

北半球的夏季,各類生物已經恢復生機,大都開始旺盛的生命活動。很多生物會在夏季繁殖後代,各種動物選擇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競相開花結果。這主要是由於在夏季氣候最熱,各類食物豐富,而且對於卵生動物,卵更易於孵化。北半球亞熱帶和溫帶的於夏季活動的代表性昆蟲為。此外,螢火蟲也是活動季節主要為夏季的昆蟲。海藻類主要從春季至初夏時節大量滋生、之後逐漸減少。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上升以及水中營養成分增加。

夏的定義

節氣

  • 立夏:太陽位於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 小滿: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 芒種: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 夏至: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0-22日交節
  • 小暑: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 大暑: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氣候

夏天是颱風肆虐的季節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

在大多數地區夏季是氣候炎熱、有可能缺的季節,但在中國大陸季風氣候區,夏季是降最集中的季節。

北半球的夏季氣溫高是最顯著的氣候特徵,因地域、乾濕環境的不同,會產生炎熱乾燥或者濕熱多雨的氣候。而在中國沿岸地方一般會在5月因中國內陸受熱,西南形成低氣壓處引進西南季候風西南季候風一般會在5月中旬或下旬抵達中國沿岸等地,東北季候風會被西南季候風阻擋,導致東北季候風以後整個夏天將不會再來中國沿岸城市,亦代表着中國沿岸的東北季候風正式結束,直至8月尾至9月中,秋天開始才會再來第一波。而中國沿海地市通常會以第一波西南季候風抵達的時候,作夏天到來的定義。

北方的東北季候風所帶來的冷空氣和南方的西南季候風所帶來的暖空氣相撞,在南海生成低壓槽,而且會因暖空氣及冷空氣的勢力以北上或南下,令香港等地出現多日持續大雨的周期,此乃香港等地的華南前汛期開始,直至七月副高北抬,把較冷的空氣及低壓槽一迸推進中國內陸城市,香港才會結束華南前汛期。

但大陸黃河流域一帶則受華南低壓槽北上的影響,令廣泛地區在7月頭一般多雨,此乃梅雨的開始,此情況會直至7月中結束。香港後汛期一般會在八月開始,原因是此時熱帶氣旋因受副高影響下,會向西進入南海,持續影響香港或季風槽北上影響香港,令香港出現大雨,但是華南後汛期一般下的大雨都是陣發性,雨量一般會比6月較大,但持續性則較差。而一般而言,華南後汛期一般維持至九月第一波東北季候風正式來臨而進入尾聲,隨住熱帶氣旋受西風槽南下影響,不再有較多的熱帶氣旋登陸華南下,華南後汛期一般在九月中至十月頭結束。

由於大多地區會受到低氣壓影響,氣候相對穩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會形成颱風,容易對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尤其是福建廣東海南造成破壞影響。

中國台灣

台灣夏季氣候炎熱,雨量豐沛,盛行西南風,屬颱風季。台灣因為有北回歸線經過,屬熱帶季風氣候副熱帶季風氣候,因此和二十四節氣不同,夏天從5月初開始到10月末結束(中國大陸通常採用6月下旬的夏至至9月下旬的秋分為夏季的劃分方式)。受地形影響,午後易有積雨雲發展,山區多於平地。

日本

日本夏季普遍高溫多雨,日本將一日中最高溫在30℃以上的時候叫真夏日,35℃以上為猛暑日,夜間最低氣溫在25℃以上則稱作熱帶夜。日本列島夏季受北太平洋高壓影響地表溫度普遍較高,午後易形成積亂雲入道雲)。和中國台灣,中國華南地區一樣,日本在夏季也經常受到颱風的侵襲,並且由於小笠原高壓揚子江氣團等的多重影響難以預測其動向。多數是由沖繩轉向東北的九州本州地區。

天文

夏季太陽直射點一直處在北半球。起初向北移動,夏至時到達北回歸線,之後向南「回歸」。

夏季是北半球日照最長的季節,在北極圈會出現極晝,太陽終日不落。

在7月1-3日,地球會運動到公轉軌道的最遠點。

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的背景上。

夏天的活動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泰國和中國台灣的人在夏天時喜好海水浴。不論天氣預報如何,台灣人在夏天時常會備傘以防陣雨或曬黑。台灣人在夏天喜歡吃冰品,近年來芒果冰風行一時,另外仙草冰、粉圓冰、愛玉冰也很受歡迎。據說,來一杯Gin Tonic也很不錯。

夏天也是日本一年中節日最多的季節。除了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意義相當於中國的中元節,日本各大都市通常會掀起返鄉潮,各公司企業亦會安排假期)以外日本夏季各地都會舉辦花火大會天神祭七夕等也是日本的傳統節日。

由於香港暑假期間,電視觀眾較多,亦為電視廣告旺季。因此,TVB於2012,推出TVB Amazing Summer。最初是爲了抗衡競爭對手有線電視2012年倫敦奧運直播,但其後該活動大受歡迎,一直延續至今。

夏天最合適的食物

最佳調味品——醋 醋在烹調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其一,醋能殺菌。夏天細菌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增加,此時,醋能對各種病菌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其二,醋能調節胃腸功能。醋味酸、微甜,帶有香味,當你聞到醋香、嘗到醋味時,消化液會自然分泌出來,讓你保證有旺盛的食慾。

最佳蔬菜——苦味菜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鹼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中醫學認為,夏季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的作用,達到機體功能平衡。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藍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最佳水果——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西瓜營養十分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西瓜皮也可用來涼拌、炒菜吃。

最佳粥——綠豆粥

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於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夏天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