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南陵縣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安徽省蕪湖市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電話區號+86 

南陵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東南部,是蕪湖市下轄的一個。南陵縣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是通往「兩山一湖」的重要門戶。面積1263.7平方千米,人口55.4萬人,轄8鎮、157村、19個居民委員會。

歷史

南陵歷史悠久,三國時吳國大將周瑜、黃蓋、周泰曾分別任過縣令。南朝梁武帝(公元525年)始置南陵縣,治今池州市貴池區西南;唐移至今址。

西周至唐宋,南陵「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是中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銅礦采冶經歷了東周、漢朝、唐朝,創造了燦爛的古銅冶文化。如今,大工山古銅礦冶遺址與千峰山土墩墓群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朝詩人李白,曾三度攜家寓居南陵,遺有《南陵別兒童入京》等詩篇,其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更是千古留傳。

經濟

近年來,當局堅持「加大投入促增長、強工興縣促跨越、統籌城鄉促發展、關注民生促和諧」,以經濟開發區、城東新區和大浦試驗區建設為着力點,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8億元、財政收入5.8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95億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8688元,分別是建國初期1952年的348倍、1116倍、1100倍、41217倍、13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6252元,是1975年的75倍。

特別是「強工興縣」戰略效果初顯,工業經濟主導地位得到增強。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機械製造四大主導產業和食品加工、礦產資源深加工兩個重點發展產業已經確立。

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已達174戶,實現增加值23.2億元,其中12戶企業年產值超億元。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00.98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由1952年的69.6:14.4:16,調整到19.6:51.2:29.2。

2008年南陵經濟開發區獲「江浙企業家投資中國首選開發區」殊榮,2007、2008連續兩年獲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十佳經濟開發區」稱號,2007、2008連續兩年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稱號。

交通

205國道 318國道 320省道 216省道交匯於縣城,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樞紐。

  • 205國道(北接蕪湖市區,從奎湖入境經過許鎮,仙坊,汪湘元,南陵縣城,格林,從界山出境,南接宣城市涇縣)、318線(東接宣城市區,從弋江鎮入境經過石鋪,南陵縣城,峨嶺,三里,從煙墩出境,西接池州市青陽縣)
  •  320省道(西接銅陵市銅陵縣,從烏霞寺入境經過工山鎮,五里崗到達南陵縣城)、216線(北接蕪湖市繁昌縣,從麻橋入境,經過家發鎮盛橋,馬山咀到達南陵縣城)。

主要縣道:

  1. 南陵縣城經過檀木橋,戴匯,綠嶺,何灣到達丫山的公路。
  2. 205國道岔口汪湘元經過源潭橋,東七,東河,排灣到達弋江的公路。
  3. 205國道岔口黃金村經過中朱村到達九連的公路。
  4. 黃墓經過許鎮,東塘,太豐,李村往蕪湖縣城灣沚方向的公路。
  5. 205國道岔口界山村經過奚灘、宋橋,到達桃園灘的公路。
  • 高速公路:銅陵—南陵—宣城高速公路。銅南宣高速。
  • 中國高速鐵路合福客運專線:高鐵京福線(北京-福建福州)經過縣境並在縣南的南陵站停靠。
  • 縣城內公交:1路(新南中經過東站,東門大橋,二中,十字街,文廟路,利民路口,縣醫院到達西站);2路(東站經過新龍門橋,老龍門橋環城東路,十字街,文廟路,利民路口,西站,後港橋到達馬山咀)。

特產

南陵盛產優質大米、木材、丹皮、蘑菇、蓮藕等,被譽為「江南魚米之鄉」。礦產資源有銅、鐵、銻、煤、金、白雲石、石灰石、氟石等。

旅遊

南陵現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境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地質公園的丫山花海石林旅遊區,省級森林公園小格里,省級重點保護寺廟烏霞寺。境內特有的丫山「鳳丹」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有關名人

  • 李白,曾經先後3次來到南陵,名作《南陵別兒童入京》即作於此(關於此作誕生地點學術界有爭議)。
  • 徐乃昌,出生於南陵,清末文人,著名藏書家。

名勝古蹟

  • 西山風景區
  • 烏霞寺
  • 奎潭湖
  • 小格里森林公園
  • 大工山
  • 黃蓋墓

行政區劃

南陵縣下轄8個[1]

籍山鎮許鎮鎮弋江鎮三里鎮何灣鎮工山鎮煙墩鎮家發鎮安徽南陵工業園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