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巴丁

出自求聞百科
約翰·巴丁1956年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hn Bardeen
162×227 Pixel
John Bardeen (1908-1991)
出生(1908-05-23)1908年5月23日
 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
逝世1991年1月30日(1991歲-01-30)(82歲)
 美國斯波坎
國籍 美國
母校麥迪遜中央高中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普林斯頓大學
知名於發明半導體三極管
創立BCS理論
配偶簡·麥克斯韋
獎項二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1972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電子學
機構威斯康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助理
海灣實驗研究所助理
普林斯頓大學助理
哈佛大學研究員
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
華盛頓海軍軍械實驗室研究員
貝爾實驗室研究員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教授
博士導師尤金·維格納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約翰·巴丁(英語: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國物理學家,因發明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超導BCS理論分別在1956年、1972年2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平

早年

1908年5月23日,約翰·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他是父親查爾斯·拉塞爾·巴丁(Charles Russell Bardeen)博士與母親海倫·哈默(Althea Harmer)的第2個兒子。他的父親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解剖學教授和第1任醫學院院長。他的母親海倫·巴丁結婚前曾任教於杜威實驗學校(J. Dewey The laboratory school,即今日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從事室內裝潢業務。結婚後她是一個藝術界活躍人物。

約翰·巴丁的很早就顯現數學才能。他的七年級數學老師鼓勵巴丁繼續進修。約翰·巴丁12歲時,母親因患癌症而病重。[來源請求]

巴丁在麥迪遜市的一所大學附屬高中就讀。他也同時參加了另一所高中的額外課程。他的母親在此期間去世。1923年,他從高中畢業,時年15歲。

高等教育經歷

1923年,他考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電機工程系。因為他不想像父親一樣成為學者,所以選擇了具有更好就業前景[1]工程學。大學期間,他參加了高校兄弟會「Zeta Psi」和高校學生榮譽組織「Tau Beta Pi」。他在本科階段參加了所有自己感興趣的數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課程。他曾花費了1年時間在芝加哥工作,結果多拖了1年才畢業。[2]1928年,巴丁獲得電氣工程理學士學位。[3]因學識積累豐富,他在威斯康星大學升學就讀碩士1年之後(1929年),就在列歐·皮特茲(Leo J. Peters)的指導下取得了電氣工程碩士學位。[3]他的數學導師是沃倫·韋弗和愛德華·凡弗萊克。他的主要物理導師是約翰·哈斯·布勞克·凡弗萊克,保羅·狄拉克沃納·海森堡阿諾·索末菲也影響他很多。[來源請求]

1929年,巴丁未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來源請求],留在威斯康星大學進行研究,擔任電機工程研究助理[來源請求]。後來,他去了海灣石油公司的研究部門「匹茲堡大學海灣研究實驗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pplied Research Center)。[4]1930年到1933年,巴丁在那裡參與地球磁場重力場勘測方法的研究。對工作厭倦之後,他於1933年又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巴丁的論文選題方向是固態物理,導師是尤金·維格納

1935年,還在完成論文的他收到了來自哈佛才俊協會(Society of Fellows at Harvard University)的邀請,並成為其初級研究會員。1935年到1938年,他在哈佛與約翰·凡扶累克珀西·布里奇曼等人合作研究金屬的內聚和導電性原子核能級密度。1936年,他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物理博士學位。

加入貝爾實驗室

1938年到1941年間,巴丁擔任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1941年到1945年在華盛頓海軍軍械實驗室工作。1945年10月,約翰·巴丁在貝爾電話公司實驗研究所研究半導體金屬的導電機制、半導體表面性能等問題。巴丁是固態物理組的成員。組長是威廉·肖克利和化學家斯坦利·摩根(Stanley Morgan)。其他組員還包括沃爾特·布拉頓、物理學家傑拉爾德·皮爾遜(Gerald Pearson),化學家羅伯特·吉尼(Robert Gibney),電子專家希爾伯特·摩爾(Hilbert Moore)和幾個技術員。他搬家到新澤西州薩米市[5]巴丁在麻薩諸塞州學校認識肖克利。巴丁在普林斯頓大學時代通過布拉頓的兄弟鮑勃·布拉頓認識了布拉頓。鮑勃·布拉頓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無論是在實驗室或高爾夫球場,巴丁和布拉頓在週末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實驗和組織理論。

該小組的任務是尋求一種固態放大器來取代易碎的真空管放大器。他們的第1個嘗試是根據肖克利的構想,使用從外部施加的電場來影響半導體的導電性。這些實驗用遍了各種材料和搭配,但是都失敗了。等到巴丁提出一種有關表面態的理論,研究才開始出現轉機。巴丁猜想半導體物質的表面存在着一種機制,能激發出一種可防止自身被外場貫穿的特殊狀態。小組於是將研究重點改為材料的表面狀態,之後幾乎每日都有長談。小組的交流氣氛很棒,眾人都能各抒己見。[6]

到1946年冬,巴丁他們已經有足夠多的研究成果,於是向《物理評論》提交了一篇關於表面態的論文。布拉頓開始研究當亮光照射在半導體表面狀態時,其表面態有何可觀察的物理變化。這項研究又多產出了幾篇論文(其中有一篇有肖克利參與),不僅能更充分地解釋他們之前實驗失敗的原因,還能估計表面態的分布密度。這些工作涉及到半導體、導線和電解質之間的點接觸(point contacts),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摩爾建立了一種易於調節頻率的電路,並建議使用一種不易蒸發的化學物質硼酸二醇(glycol borate,gu)。最終,當皮爾遜經肖克利的提醒[7],在P-N結兩端的gu液滴上施加電壓時,他們發現了顯示能量已增幅的跡象。

1947年,巴丁和布拉頓發明了半導體三極管(雙極性晶體管)。一個月後,肖克利發明了P-N結电晶体。晶體管效應的發現導致三人後來共同獲得了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任職伊利諾伊大學

在1951年,巴丁的朋友佛萊德·錫思幫巴丁說服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提供巴丁一份年薪一萬元的工作。巴丁由於和肖克利不合,接受了聘用後,離開貝爾實驗室,進入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機學院和物理學院擔任教授。巴丁建立了2個主要研究計劃,一個計劃在電機系,另一個在物理系。電機系的研究計劃是關於半導體實驗和理論,物理系的研究計劃是關於宏觀量子理論,特別是量子超導性量子液體。他的第1個博士學生正是後來在1962年發明了LED尼克·何倫亞克

1950年代早期,巴丁就已經開始考慮超導電性的問題。他意識到電子聲子的相互作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1953年,約翰·施里弗來到伊利諾大學,在巴丁的指導下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並選擇超導問題作為博士論文題目。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楊振寧推薦下,剛從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不久的利昂·庫珀開始與巴丁和施里弗進行合作。1957年,巴丁和庫珀、施里弗共同創立了BCS理論,對超導電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他們三人後來也因此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巴丁也成為第一位,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

巴丁在1951-1975年間非常活躍,之後更成為榮譽教授。

個人生活

1938年,巴丁與簡·麥克斯韋(Jane Maxwell)結婚,婚後育有兩子一女。巴丁業餘時間喜歡旅遊高爾夫球

傳記

  • 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真正的天才:約翰·巴丁的科研與生活] 1. Washington, D.C.: Joseph Henry Press. 2002. ISBN 0-309-08408-3 (英語). 
    • 漢譯版: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曠世奇才——巴丁傳]. 哲人石叢書. 文慧靜 (翻譯), 沈衡 (翻譯) 1. 中國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2002]. ISBN 978-7-5428-4362-3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8]

紀念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校園內紀念巴丁和超導理論的紀念牌。

參閱

參考資料

文內引用

  1. Biography of John Bardeen 1. PBS. [2007-12-24] (英語). 
  2. David Pines. John Bardeen: genius in action. physicsworld.com. 2003年5月1日 [2008年1月7日]. 
  3. 3.0 3.1 Curriculum Vitae of John Bardeen.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7年11月1日] (英語). 
  4.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washpost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5. Hoddeson 2002,第117頁,摘錄:"Soon, however, life in Summit would become easy and rich for the Bardeens."
  6. Brattain,第127頁。
  7. Brattain,第132頁。
  8. 謝婧 (選稿). 科教社:"哲人石丛书"出版十年 四个系列86个品种. 東方網. 2009年8月5日 [2018年5月22日]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補充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