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宗

出自求聞百科
元明宗
忽都篤汗
Хутагт хаан
第13代蒙古大汗
第9代大元皇帝
元明宗景孝皇帝肖像
大元皇帝
統治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184天)
登基元明宗天曆二年己巳蛇年正月二十八日
1329年2月27日
漠北草原和寧之北
前任元文宗(札牙篤汗)
繼任元文宗(札牙篤汗)
出生元成宗大德四年庚子鼠年十一月十一日
1300年12月22日
逝世元明宗天曆二年己巳蛇年八月初六日(三十歲)
1329年8月30日(1329歲-08-30)(28歲)
元中都,位於王忽察都
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
安葬
王后
子嗣子:
元惠宗
元寧宗
女:
* 昌國公主月魯
明慧貞懿公主不答昔你
全名
  • 名字
    和世㻋(ᠬᠦᠰᠡᠯᠡᠨ
年號
天曆:1329年正月-1329年八月
尊號
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
諡號
翼獻景孝皇帝
廟號
明宗
父親元武宗(曲律汗)
母親仁獻章聖皇后
宗教信仰藏傳佛教騰格里薩滿教

元明宗和世㻋蒙古語ᠬᠦᠰᠡᠯᠡᠨ
ᠬᠠᠭᠠᠨ
鮑培轉寫küsele qaγan西里爾字母Хүслэн хаан藏文ཀུ་ཤ་ལ།威利ku sha la[1];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三位大汗,1329年2月27日至1329年8月30日在位,在位185天。元武宗長子。清朝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和實拉[注 1],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後,諡號翼獻景孝皇帝廟號明宗,蒙古語稱忽都篤皇帝蒙古語ᠬᠤᠲᠤᠭᠲᠤ
ᠬᠠᠭᠠᠨ
鮑培轉寫qutuγtu qaγan西里爾字母Хутагт хаан[注 2]

1340年10月25日,元惠宗元明宗上漢語尊號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

生平

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 (明)宋濂 元史·卷三十一.p151[2]

延祐三年(1316年),仁宗打破叔侄相傳的誓約,立自己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將和世㻋徙居雲南,導致關陝之變,和世㻋西逃察合台汗國,又引起脫火赤之亂等爭亂。

根據《元史》,天曆二年正月丙戌[2]儒略曆1329年2月27日),和世琜在漠北草原的和寧之北即位,繼續使用年號天曆」,是為元明宗,1329年4月3日,元文宗圖帖睦爾派人將皇帝寶璽獻給明宗,正式禪讓帝位[3],5月15日,元明宗正式立圖帖睦爾為皇太子,8月16日,圖帖睦爾受皇太子寶,8月25日,元明宗抵達元武宗時建為中都的王忽察都,8月26日,皇太子圖帖睦爾入見,兩兄弟會面,元明宗宴請皇太子及諸王、大臣於行殿。

天曆二年八月六日(1329年8月30日),元明宗和世㻋被燕帖木兒毒死,明宗去世時享年30歲。

1329年9月8日,燕帖木兒重新擁戴元文宗復辟,因為1329年的年號天曆天曆之變

尊諡廟號

天曆二年十月十三日(1329年11月4日),元文宗為兄長和世㻋諡號翼獻景孝皇帝廟號明宗,蒙古文稱忽都篤皇帝[4]

《明宗皇帝諡冊文》[5],內容如下:

臣聞統必有宗,生嘗得以致其讓;廟必有主,歿思所以尊其名。稽古考文,宜天錫誄。欽惟先皇帝夙秉勇智,惟時元良,體傳次之成言,避謳歌而逖出。雖身居絕域,多歷於歲年;而義動遠人,樂為之先後。德威孔著,未堪大業之艱貞;事變匪常,猶憫生靈而慎動。庶來蘇於徯戴,爰勘定以奉迎。已謹清宮,俄虛黃屋,臣民寡祐,永遺惠澤之敷施;天日有臨,尚想神明之如在。禮嚴升祔。誠備顯揚。謹遣攝太尉某官某,奉玉冊玉寶,上尊諡曰翼獻景孝皇帝,廟號明宗。

伏冀睿慈,俯回歆假,克綏丕祚,垂裕無疆。

尊號

元明宗的兩個兒子元寧宗懿璘質班和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在1332年9月2日元文宗去世後相繼登基稱帝。

至元六年十月四日(1340年10月25日),元惠宗給元明宗上尊號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6]

家庭

根據《元史》,元明宗的妻子包括以下七人。

妻妾

兒子

女兒

  • 昌國公主 月魯 下嫁昌王沙藍朵兒只
  • 明慧貞懿公主不答昔你

相關史料


評價

  • 清朝史學家邵遠平元史類編》的評價是:「冊曰:艱艱備嘗,人望所屬;何嫌何疑,推肝置腹;人心不同,天命反覆;論定千秋,此直彼曲。」[8]
  • 清朝史學家曾廉元書》的評價是:「論曰:昔曹子臧、吳季札,賢者也。其君國子民也宜哉!然而義不受者,非獨遠情,亦知負飛及光之不厭,其欲將無以善其後也,闇哉明宗!焉有人披袞執玉,穆穆然位乎天位而肯北面俯首為人臣者乎?嗚呼!此唐明皇不敢以望肅宗,父子且然,況兄弟哉!文宗蓋懼北陲,復有海都、篤哇之流,託名擁戴,其言也順而為患也。深抑亦私心,竊望周王之效法晉邸也。己則非夷,而以齊期人。不亦難乎?悠悠南行,甘咽其餌,悲夫!」[9]
  • 初史學家屠寄蒙兀兒史記》的評價是:「和世㻋汗年未弱冠,遠遜金山,耕牧十有三年。所謂舊勞於外,知民情偽者也。觀其論台綱,諭百司,斤斤於先世成憲,是殆有心救弊者乎?然以此言論風采,自曝於風塵道路之間,致令傲弟權相聞而生心,遂有旺兀察都之變。《易》曰:『君不密,則失臣。』此之謂矣。懷抱盛意,未見設施,惜哉!」[10]
  • 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評價是:「燕鐵木兒立文宗,文宗固讓於兄,猶仁宗之奉武宗也。明宗之弒,蓋出於燕鐵木兒,非文宗之本意。然與聞乎弒,是亦文宗弒之而已。」[11]

注釋

  1. 清刊《元史》、清修《續資治通鑑》所用譯名。
  2. 「忽都篤」在蒙古語中意思是「有福祿的」。

參考文獻

  1. 見《紅史
  2. 2.0 2.1 元史卷三十一:天厯二年正月乙丑,文宗復遣中書左丞伊爾特穆爾來迎。乙酉,薩題等至,入見帝於行幄,以文宗命勸進。丙戌,帝即位於和寧之北,扈行諸王、大臣咸入賀。乃命薩題遣人還報京師。
  3. 《元史·文宗本紀二》. [2011-09-30]. 
  4. 《元史》卷三十三《文宗本紀二》記載:天曆二年十月,「丙申,中書省臣言:「臣等謹集樞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賢院、奎章閣、太常禮儀院、禮部諸臣僚,議上大行皇帝尊諡曰翼獻景孝皇帝,廟號明宗,國言諡號曰護都篤皇帝。」是日,奉玉冊、玉寶於太廟,如常儀。」《元史·文宗本紀二》
  5. 《明宗皇帝諡冊文》作者為虞集,冊文內容節選自: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十《冊文》。
  6. 元惠宗又稱元順帝,《元史》卷四十《順帝本紀三》記載,至元六年,「冬十月甲申,奉玉冊、玉寶尊皇考為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親祼太室。」《元史·順帝本紀三》
  7. 《元史·順帝紀一》:「至順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後八不沙被讒遇害,遂徙帝於高麗,使居大青島中,不與人接。閱一載,復詔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時,素謂非其己子,移於廣西之靜江。」
  8. 《元史類編》卷八《明宗》
  9. 《元書》卷十三《明宗本紀》
  10. 《蒙兀兒史記》卷十四《和世㻋汗本紀》
  11. 《新元史》卷二十《明宗本紀》. [2011-06-14]. 
元明宗
孛兒只斤家族
出生於:1300年12月22日逝世於:1329年8月30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元文宗
大元皇帝
1329年
繼任者:
元文宗
(復位)
前任者:
札牙篤汗
(元文宗)
蒙古大汗
1329年
繼任者:
札牙篤汗
(元文宗、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