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鹰雕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爪哇鹰雕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鹰科 Accipitridae
属: 亚洲鹰雕属 Nisaetus
种: 爪哇鹰雕 N. bartelsi
学名二名法
Nisaetus bartelsi
Stresemann, 1924
异名
  • Spizaetus bartelsi

爪哇鹰雕学名:Nisaetus bartelsi[2])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猛禽,长61厘米。它们有长的冠,头部颈部呈红褐色,下身有很密的黑色斑纹。冠是黑色的,冠端呈白色。雄鸟及雌鸟很相似。雏鸟较为沉色,下身没有斑纹。

爪哇鹰雕是印尼特有种,分布在爪哇热带森林。它们原先被分类在鹰雕属中,但由于属内物种羽毛差异,它们一直要到1953年才被确认是一个物种。

爪哇鹰雕是最稀有的猛禽之一。估计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的。鸟巢会筑在树顶。雌鸟每次会生一颗鸟蛋。它们主要吃鸟类蜥蜴狐蝠科哺乳动物

爪哇鹰雕是印尼的国鸟,在国内有时被称为印度教佛教迦楼罗神秘生物。

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群落细小、有限的分布地及在某些地区被猎杀,爪哇鹰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它们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所保护的物种。

参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pizaetus bartelsi.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6-12-03]. 
  2. Helbig AJ, Kocum A, Seibold I & Braun MJ. A multi-gene phylogeny of aquiline eagles (Aves: Accipitriformes) reveals extensive paraphyly at the genus level (PDF).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5 (1): 147–64 [2010-09-2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