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岩塔鳄属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卡岩塔鳄属
化石时期:早侏罗世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演化支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
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演化支 蜥类 Sauria
下纲: 主龙形下纲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鳄脚类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龙形类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鳄脚类 Eucrocopoda
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龙类 Archosauria
演化支 伪鳄类 Pseudosuchia
演化支 鳄类 Suchia
演化支 副鳄形类 Paracrocodylomorpha
演化支 铠鳄类 Loricata
总目: 鳄形超目 Crocodylomorpha
亚目: 喙头鳄亚目 Sphenosuchia
科: 喙头鳄科 Sphenosuchidae
属: 卡岩塔鳄属 Kayentasuchus
Clark and Sues, 2002
模式种
沃克氏卡岩塔鳄
Kayentasuchus walkeri

Clark and Sues, 2002

卡岩塔鳄属(属名:Kayentasuchus)是种原始鳄形超目动物,属于喙头鳄亚目,鳄形超目包含现代鳄鱼与其史前近亲。卡岩塔鳄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北美洲,相当于锡内穆阶普林斯巴赫阶

发现与命名过程

卡岩塔鳄的正模标本(编号UCMP 131830)是一个破碎的骨骼,在1983年由古生物学家James M. Clark发现。化石发现于亚利桑那州旗杆市的东北方50公里,属于卡岩塔组(Kayenta Formation)的上层。化石发现于一处砂岩,当时可能是一个河道地形,该挖掘地点还发现了卡岩塔龟小盾龙、以及三瘤齿兽科的化石[1]

这个正模标本的状态破碎,只有头颅骨、下颌、骨盆股骨皮内成骨(Osteoderm)等部位比较完整。卡岩塔鳄的头部后段平坦、口鼻部高而狭窄,更进阶型的鳄形类动物也有类似的头部外形。下颌修长,前端往上弯曲。牙齿呈圆椎状,而前后缘没有锯齿状边缘,这点相当特殊。每块前上颌骨各有4颗牙齿,每块上颌骨齿骨则各有12到13颗牙齿。背部、腹部覆盖者皮内成骨行程的鳞甲。沿者背部,有两排鳞甲。股骨修长[1]

在2002年,James M. Clark等人将这些化石命名为沃克氏卡岩塔鳄Kayentasuchus walkeri),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处的卡岩塔组为名,种名则是纪念已故古生物学家艾力克·沃克(Alick Walker)。根据Clark等人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发现卡岩塔鳄与数种喙头鳄类的演化位置无法确定,跟喙头鳄、其他鳄形类的关系仍未定[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Clark, James M.; and Sues, Hans-Dieter. Two new species of basal crocodylomorphs and the status of the Sphenosuchi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77−96.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