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不转换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BXHS-bot留言 | 贡献2023年9月22日 (五) 18:39的版本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馬鴻逵
中華民國 第8任甘肅省政府主席
(未到任)
任期
1949年8月3日-1949年12月2日
前任郭寄嶠
继任王治岐
中華民國 第3任寧夏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31年6月13日-1949年9月23日
前任吉鴻昌
继任末任
个人资料
出生(1892-03-09)1892年3月9日
 大清甘肅省蘭州府臨夏縣
逝世1970年1月14日(1970歲-01-14)(77歲)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军事背景
效忠中国
服役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my.svg 中華民國陸軍
军衔二級上將

馬鴻逵(1892年3月9日—1970年1月14日),乳名三元,字少雲穆斯林(回教徒)[注 1]陸軍中將加陸軍上將銜,西北軍閥「三馬」之一[3]:1。生於甘肅蘭州府河州。先依附馮玉祥,後投靠蔣介石,任寧夏省政府主席長達17年,集軍政大權及中國國民黨黨務於一身,被人稱為寧夏之「土皇帝」[3]:1。中華民國初期寧夏的控制者,寧夏馬家軍領袖。他繼承其父馬福祥統率寧夏新軍,人稱「寧夏王」。

早年

馬鴻逵,1892年3月9日出生於甘肅河州韓家集陽洼山村[3]:1。祖父馬千齡,在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義時,因勸說馬占鰲(馬千齡之同族侄女婿)降清,被左宗棠稱為「良回」;是馬鴻逵後來自詡他家「不是造反的回回」一語之原由[3]:1光緒初年,馬千齡次子馬福祿中武舉人、武進士[3]:1

1895年,河湟地區之回族、撤拉族人民再次發動反清起義,馬千齡率其子組織民團,對抗起義軍,曾解救被圍清軍總兵湯彥和[3]:1。起義群眾將馬千齡家宅院付之一炬,並到處「捉拿馬進士家的人」,馬千齡趨避藏區,其次子馬福祿和四子馬福祥(馬鴻逵父親)率民團輾轉到蘭州,被陝甘總督陶模收編為步騎兩營,加入進攻河州之清軍,不久歸入董福祥之甘軍[3]:1。時清政府整軍,董之甘軍編為精銳後軍,馬福祿、馬福祥分任其下之統領、幫統[3]:1-2。董軍奉調北京附近駐防後,八國聯軍進犯天津、北京,馬福祿率部在正陽門同八國聯軍戰鬥時身亡;馬福祥率餘眾護駕慈禧、光緒到西安[3]:2

馬鴻逵父親馬福祥先後任清政府西寧鎮總兵兼阿爾泰護軍使、綏遠都統;1925年,依附馮玉祥,任西北邊防會辦(馮為督辦);1928年,馬福祥轉投蔣介石,歷任國民政府委員、北平政治分會委員、蒙藏委員會副委員長、青島特別市市長、安徽省政府主席,旋調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1932年病卒於涿州琉璃河旅途中;其政治手腕靈活,長於交際,善於游說,常以在政爭中當「調人」自居;為馬鴻逵進入軍界政壇打開廣闊門徑[3]:2

第二次直奉戰争中,馬鴻逵的部隊被編入馮玉祥的国民軍,駐防寧夏

經歷

1926年,馬鴻逵被馮玉祥任命為国民聯軍第四路軍司令官。1927年,馬鴻逵奉馮玉祥之命,率部隊出陝西省潼關,參加北伐。1929年,馮玉祥同蒋介石的對立加深,馬鴻逵抛棄了馮玉祥,投向了蒋介石。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馬鴻逵在蒋介石一方任第六十四師團長,因战功和成功稳定韓復榘使其未叛变而在奪取山東泰安後升任第十五路軍司令官。

1932年馬鴻逵任寧夏省政府主席。1934年10月19日,蔣飛寧夏視察,見到久未謀面之馬鴻逵母子[5]:365-366。1936年加上將銜。1937年4月,杀共产党员、豫海县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同年,抗日戰爭開始,陝西、寧夏一帶共産党勢力重新上升。同時期其侄子馬仲英的地盤喪失,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在馬仲英原來的地盤甘肅新疆等地域發展。

抗日戰爭爆發後,馬鴻逵與其兄弟馬鴻賓的部隊合編為第十七集團軍,馬鴻逵任第十七集團軍總司令及第八戰区副司令長官。大约1938年,日军军事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企图说服马鸿逵等建立日军傀儡政权“回回国”,又游说马鸿逵追随祖上继续效忠清朝,拥护伪满洲国。马鸿逵通过宁夏省国民党部书记周百隍回复,指出他的很多亲戚包括伯父马福禄都在北京之战八国联军作战时阵亡,而日军在当时占联军的大多数,所以他不会和日本人合作[6]

日本投降後,1945年12月出任西北軍政副長官兼西北行轅副主任。国共内戰爆發,馬鴻逵站在蒋介石的中国国民党一方同中國共产党作戰。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馬鴻逵為寧夏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7]:8385-8386

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占领兰州。9月1日,马鸿逵應蔣介石電召飛赴重慶參加軍事會議,將寧夏軍政交其子,代理寧夏省政府主席兼寧夏兵團司令官馬敦靜負責[7]:9001。9月2日,蔣介石在重慶接見甘肅省政府主席馬鴻逵、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川鄂綏靖公署副主席兼第十六兵團司令孫元良[7]:9002。之后,9月底马鸿逵弃银川重慶追隨中华民国政府。10月13日离重慶到台湾,马鸿逵即受到国防部次长郭寄峤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对西北败局负责。12月和馬步芳(已逃往中东)一起被監察院彈劾,要二人對西北敗局負責,不久,被撤職察辦。12月2日,代總統李宗仁甘肅省政府委員兼主席馬鴻逵應予撤去本兼各職[8]

他遂謊稱其四姨太劉慕俠在香港病危,赴港探視。1950年10月,他在陳納德的幫助下到美国。先至加州旧金山,日後長期住洛杉磯,在普馬拿市辦起一家牧場,以養馬為業。

1951年在美国记者招待会上,马鸿逵呼吁美国政府援助台湾[9]

逝世

1970年1月14日在洛杉磯其牧場去世,终身未申請美國公民權。

逸事

  • 因其在寧夏主政的时候相當庸碌,后世对马鸿逵评价不高。但马鸿逵頗有環保意識,熱愛綠化,经常要求部下种树,甚至强发西北民夫數萬,僅僅為了种树[10]
  • 馬鴻逵自詡他家:『不是造反的回回』,因祖父馬千齡在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義時勸說馬佔鰲降清,被左宗棠稱之為“良回”[11]
  • 银川市的妓院集中在鼓楼南街与新华街交会处。有一个叫张丽君的头等妓女,色艺俱佳,马鸿逵的長子马敦厚和马的秘书长都为之着迷,常生龃龉。一次二人同时出现在张丽君处,马敦厚即拔枪向秘书长射击,险出人命。各位老鸨见生意前景不错,又从各地购得十二三岁少女若干。马鸿逵念及儿子与秘书长火并事,强行取缔妓院。馬鴻逵的处理办法是:
    • 新买来的少女们收归马家大公馆当丫鬟,并请人培训学秦腔演给马鸿逵看。
    • 已结婚或已订婚的,着其家人领回。
    • 没成家或未曾订婚的,则赏给连长级的小军官为妻,声明说是马主席赏的,一文不取[14]

家庭

大夫人马柏芳,甘州提督马进祥的次女。 夫人劉志誠、劉慕俠等。 生有马敦厚、马敦靜馬敦仁

註釋

  1. 其本人認為回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拒絕承認自己的回族身份[1],但也認為回回與漢人有別。[2]中華民國政府未將漢語穆斯林群體視為少數民族,而是稱之為內地回民,在法律上定義為「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政府將此群體認定為少數民族,稱為回族,其本人亦被認為是回族人。[3]:1[4]

参考文献

  1. 馬鴻逵奉回教,但不承認“回族”。據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一文(寫於民國二十八年即1939年2月9日,發表於同月13日昆明《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可恨一般野心分子想把回教徒曲解爲回民族,以作他們獨樹一幟的張本。怪不得寧夏主席馬鸿逵先生駁斥他們道:“要是回教徒可以唤爲回民族,那么中国信佛教的人为什么不叫做印度民族,信基督教的人为什么不叫作犹太民族呢?”顧頡剛是馬鴻逵同時代人。此外尙有多種文獻證明馬鴻逵曾有此言。
  2. 「三十七年秋,一日在蘭州張治中家中用餐,順詢當時甘省主席郭寄嶠氏:「補充援榆林之役傷亡八千人之新兵,何時撥出?」郭答:「漢人不替回回當兵。」我說:「那末,回回也不能替漢人當兵。」在座省議會議長張維及地方聞人水梓,急起勸解說:「大家不必爭執,這事由我們以地方人資格負責解决。」鴻逵一向主張泯除回漢界線,息爭為國,不意郭氏以肩負省政重任之封疆大吏,竟有挑撥回漢情感,製造亂源。」-马鸿逵: 〈给马步芳的一封公开信〉,《馬少雲回憶錄》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王成斌等 (编).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3)》.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09180. 
  4. 馬鴻逵,《馬少雲回憶錄》,香港文藝書屋,1984年
  5. 羅敏:〈蔣介石的政治空間戰略觀念研究——以其「安內」政策為中心的探討〉,刊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1月
  6. LEI, Wan. The Chinese Islamic "Goodwill Mission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DÎVÂN DİSİPLİNLERARASI ÇALIŞMALAR DERGİSİ. 2010-02,. cilt 15 (sayı 29): 133–170 [2014-06-19]. 
  7. 7.0 7.1 7.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8. 總統府第五局 (编). 《總統府公報》第貳肆伍號. 1949-12-31. 
  9. 马鸿逵_军需处_西陆网. [2012-07-29]. 
  10. 张树林、张树彬,马鸿逵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 馬鴻逵其人[永久失效連結]
  12. 马鸿逵与千年秘籍泰山唐宋玉册. 齐鲁晚报. 2011-04-18 [2012-07-29]. 
  13. 「這是送給蔣介石」 終於見到本尊. TVBS. 2009-03-03 [2015-06-21]. 
  14. 马鸿逵解散妓院:儿子秘书长争妓女导致火并
  • 劉寿林等編,《民国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中国国民政府
前任:
馬福壽
寧夏省政府主席
1931年6月 - 1949年9月
繼任:
(廢止)
前任:
郭寄嶠
甘肅省政府主席
1949年8月- 1949年12月
繼任:
王治岐

Template:末任中華民國時期一級行政區行政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