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近代史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3日 (三) 05:55 由 BXHS-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山東近代史是指從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以後的山東歷史

大事記

1840年
  • 6月,中英鴉片戰爭爆發。8月15日,英侵略軍的艦隊從浙江北上經過山東海面,山東巡撫托渾布奉命帶兵赴登州督防。
  • 9月17日,清廷命沿海督撫,洋船經過不必開放槍炮。18日,托渾布遣人饋贈英軍牛羊蔬菜。
  • 本年,藏書家楊以增在聊城建藏書樓「海源閣」,為晚清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
  • 本年,德州、聊城等62州縣夏秋受澇災。另有20縣受旱災。糧食減產五成以上。

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山東耕地達到9000餘萬畝。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登州等10處為通商口岸[1],1861年改定煙臺為通商口岸[注 1]。1888年,北洋水師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7年後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威海被日軍攻佔[2]

德國對山東的侵略

膠州灣租借地

186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多個省份考察後認為膠州灣東岸有着優越的裝船條件,若建一條從青島到省府濟南的鐵路可以方便獲得沿線的礦產資源。1896年12月14日,德國駐華公使海靖(Herr Baron von Heyking)正式向大清總理衙門提出租借膠州灣及其周邊地區五十年作為「儲煤站」的要求,被總理衙門拒絕。1897年11月1日,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在曹州府(今菏澤市)巨野縣被殺,德國趁機派軍艦於11月14日佔領膠州灣地區(今屬青島市)。1898年3月6日由李鴻章翁同和代表清政府,在北京與德國駐中國公使海靖簽署中德《膠澳租界條約》。條約規定,德國租借膠澳(今青島)九十九年,德國修築兩條從膠澳到濟南的鐵路並獲得沿線三里內開礦權,德國獲得承辦山東省各項事務的優先權共三端十款,之後分別又在8月22日簽訂《膠澳租地合同》,10月6日簽訂《膠澳潮平合同》和《膠澳邊界合同》,確定了德國佔領整個膠州灣沿岸,並將山東省劃為德國的勢力範圍。

1897年山東省曹州府巨野縣發生曹州教案,次年清政府被迫簽署《膠澳租借條約》將青島威海分別租借給德國英國[3]。德國還修築了從青島通往濟南的膠濟鐵路(1905年),和津浦鐵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東當作自己的勢力範圍。1899年,義和團從山東興起,攻擊遍佈全省的西方傳教士[4]。清末,面對俄國日本的威脅,東北終於向漢族移民開放,加上民國初年張作霖的鼓勵措施,在100年間有為數上千萬的山東農民闖關東謀生,成為今天東北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對山東的侵略

英治時期的威海衛旗

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衛。1900年,設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屬英國殖民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無條件交出膠州灣租借地,但在英國等國的操縱下將上述地區交給日本。

日本對山東的侵略

1914年日本入侵,引發山東問題。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經美國調停,日本將青島和膠濟鐵路歸還中華民國。1928年5月3日國民革命軍北伐途中經過山東濟南城時與日軍發生衝突,引發濟南慘案[5][6]。1930年,國民政府從英國手中收回威海。1937年七七事變後,省內國民黨政權、日偽政權、中共政權並立,其轄區犬牙交錯。

抗日戰爭結束後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權、中共政權依然並存。1947年5月在山東省中部沂蒙山區的孟良崮戰役中,國軍最精銳的王牌七十四師華東野戰軍消滅[7]。1949年6月2日,中華民國政府第十一綏靖區部隊及美軍從青島撤退後,解放軍進駐,並將其併入山東管轄。8月12日,第三野戰軍取得長山列島戰役勝利。至此,解放軍完全佔領山東省全境[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東省菏澤聊城等地,1952年撤銷該省,將其轄區併入山東、河南。江蘇省的徐州和連雲港一度也屬於山東管轄。1959-1961年,山東省是三年大饑荒時期中最嚴重的幾個省份之一,尤以黃河流經的魯西北地區最為慘烈。據官方人口統計,山東省在1959、1960兩年中,人口淨減少234萬[9]

1966年8月25日,青島發生了幹部、工人群眾與青島三大院校部分學生對立的「青島事件」,為山東「文革」拉開了序幕[10]。1980年代以後,山東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有較大發展,在2004年規模工業產值和利潤首次超過廣東成為中國第一工業大省。

註釋

  1. 煙臺是山東第一個開放口岸。

參考文獻

  1.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大沽之战. 中國國防資訊網. 2007-08-23 [2009-12-03]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2. 王雙印《甲午戰後中國海軍近代化建設述論》
  3. 青島市檔案館徵集處. 青岛市档案馆举办《胶澳租借条约》征集情况介绍会. 青島檔案信息網. [2012-04-26]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4. 馬執斌. 是“扶清灭洋”,还是“助清灭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1-15 [2016-11-30]. 
  5. 李宗益. 济南惨案中山东交涉署人员前后事. 濟南文史網. [2010-02-25]. 
  6. 汪公紀. 《日本史话(近代篇)》.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 ISBN 9570829311. 
  7. 孤注一擲的豪賭——不可想像的孟良崮战役. 華夏經緯網. 中華網. 2007-05-30 [2016-11-30]. 
  8. 記者:石其鵬、申紅,編輯:王瑤. 长山列岛战役:解放军大规模两栖登陆第一战. 新華網,來源:人民網. 2012年9月19日 [2014-04-20] (簡體中文). 
  9. 王小豫 王小魯. 山东“大跃进”结果:1960年粮食产量低于1949年. 鳳凰網. 中國改革. 2011年7月24日 [2016-12-01]. 
  10. 張兆新. “青岛事件”开启山东文革 为造反派夺权埋下伏笔. 青報網. 2015-04-30 [2016-11-30].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