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漢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7月31日 (一) 21:50 由 Njzjz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综合治理:修正涉政用语1)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李啟漢(1898年—1927年)原名李森,又名志生,字仙槎湖南省江華縣(今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朝陽村李家屋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工人運動領袖,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領導人。[1]

生平

李啟漢8歲上學,因家貧而不得不在課餘時間放牛砍柴,有時還上山採藥。12歲時,李啟漢輟學,幫母親挑粑粑至碼市街販賣。李啟漢喜歡練武,常和村內年輕人共同伏擊匪盜。[1]

1910年,李啟漢在親戚的資助下考入江華縣立高等小學。1915年畢業後,考入衡陽附中。兩年後,轉入長沙岳雲中學。1919年,李啟漢參加五四運動,抵制日貨,並參加驅逐湖南督軍張敬堯驅張運動。在運動中,李啟漢同鄧中夏毛澤東等結識。1919年12月,李啟漢當選為湖南學生請願代表團成員,同毛澤東等人赴北京請願,要求驅逐湖南督軍張敬堯。1920年1月28日,請願團在北京中國政府舉行遊行示威,要中國政府迅即懲辦湖南督軍張敬堯。後來,李啟漢又和毛澤東、何叔衡等人發快郵代電,向旅居中國各地的湖南籍人士揭露張敬堯等的惡行。1920年春,李啟漢來到上海,繼續從事驅張活動。同年6月,張敬堯逃離湖南長沙驅張運動勝利。[1]

在北京和上海期間,李啟漢陸續結識了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等人。1920年8月,李啟漢在上海參與陳獨秀組織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不久,李啟漢參與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後在小沙渡紗廠創辦工人勞動半日學校。1920年10月19日,李啟漢主持召開工會聯合會成立大會。1921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於上海成立,李啟漢為該組織的領導之一,負責主編《勞動週刊》。同年10月,李啟漢領導上海煙廠一千多名工人舉行罷工,迫使外方撤銷監工。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罷工最早一次取得勝利。[1]

1922年1月,香港海員大罷工爆發,李啟漢被派赴廣州組織後援會,負責籌款以援助罷工工人並救濟其家屬,慰問參加罷工的海員。回到上海之後,李啟漢組織上海、寧波海員公所及招商局工人罷工,使港英當局在上海招工從而瓦解香港海員大罷工的計劃未能成功。上海租界巡捕以「扶助香港海員罷工事端」的罪名逮捕了李啟漢,關押數日後將其釋放。1922年4月,李啟漢、鄧中夏等組織了浦東日華紗廠和上海郵電工人罷工。6月1日,上海租界巡捕以「宣傳過激主義」、「擾亂社會秩序」等罪名將李啟漢逮捕入獄,後將其引渡給上海當局,坐牢2年4個月,李啟漢從而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坐牢的黨員之一。後來經營救,李啟漢於1924年10月13日獲釋。1925年1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成立,李啟漢任委員長。同年5月1日至7日,在廣州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李啟漢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執委兼組織部長。[1]

五卅慘案發生後,中共兩廣區委決定發動香港、沙面工人舉行罷工。李啟漢同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林偉民赴沙面召集青年工社、洋務工會、職工會、文員會等單位的負責人開會,發動沙面和香港的2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李啟漢、鄧中夏等隨即組建省港罷工委員會,李啟漢任委員、幹事局長、財經委員、黨團副書記等職。同年6月,省港大罷工爆發,共罷工16個月,使香港成了「死港」、「臭港」,英國因而遭到沉重打擊。同時,李啟漢協助蘇兆征組織了3000名工人參加運輸隊和宣傳隊,參與國民革命軍北伐[1]

1927年3月,陳延年蘇兆征鄧中夏武漢準備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李啟漢乃負責中華全國總工會幹事局黨團書記職務。針對中國國民黨右派壓制工人運動,李啟漢同中共兩廣區委組織部長穆青等聯合發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廣州辦事處等團體對時局的宣言》。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李啟漢遂於4月13日、14日連續召開會議,佈置應變措施。但應變措施尚未完成,廣州的中國國民黨右派便於4月15日凌晨將中共兩廣區委、省港罷工委員會包圍,捕殺中國共產黨黨員、青年及工人。李啟漢在廣州榨粉街被捕後,遭嚴刑拷打,最後被秘密殺害,享年29歲。[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