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3年3月27日 (一) 08:28 由 安理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top:​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320年-{{{結束年份}}}
前涼領土範圍
京城姑臧
君主 
• 314年-320年
張寔
• 363年-376年
張天錫
前身
繼承
西晉
前秦

前涼(320年-376年)是十六國政權之一。都姑臧(今甘肅武威)。 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晉朝封為涼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314年張軌病死,其子張寔襲位。西晉滅亡後,仍然據守涼州,使用司馬鄴(晉愍帝)的建興年號,成為割據政權。

320年,前涼徹底成為獨立政權。

345年,張寔子張駿稱涼王,都姑臧,以所在地涼州為國號「涼」,史稱「前涼」,以別於其他以「涼」為國號的政權[1]。張駿、張重華父子統治時期,前涼極盛。353年張重華病死,宗室內亂不止,國勢大衰。

前涼極盛之時,統治範圍包括甘肅寧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載「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張天錫時已失去甘肅南部。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以十三萬步騎大舉進攻,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

前涼君主列表

君主頭銜:
  • 涼州刺史 301年1月-376年8月
  • 州牧 西平公 314年2月-376年8月
  • 前趙)涼王 323年8月-328年12月
  • 假涼王 345年12月-349年9月
  • 涼王 349年9月-354年1月
  • 涼王 354年1月-355年9月
  • 涼王 355年9月-359年6月
前涼 (301年—376年)
廟號 諡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太祖(威王追尊) 武王(威王追諡) 張軌 301年-314年 使用西晉年號
高祖(威王追尊) 昭王(威王追諡) 張寔 314年-320年 建興 314年-320年
太宗(威王追尊) 成王(威王追諡) 張茂 320年-324年 建興 320年-324年
世祖(威王追尊) 文王(威王追諡) 張駿 324年-346年 建興 324年-346年
世宗(威王追尊) 桓王(威王追諡) 張重華 346年-353年 建興 346年-353年
- 哀公 張曜靈 353年 建興 353年
- 威王 張祚 353年-355年 和平 354年-355年
- 沖王 張玄靚 355年-363年 建興 355年-361年
昇平 361年-363年
- 西平悼公 張天錫 363年-376年 昇平 363年-376年

前涼世系圖

涼武王張軌
255-301-314
涼明王張寔
?-314-320
涼成王張茂
276-320-324
涼文王張駿
307-324-346
涼威王張祚
?-353-355
涼桓王張重華
327-346-353
西平悼公張天錫
346-363-376-406
涼哀公張曜靈
344-353-355
涼沖王張玄靚
350-355-363
涼王張大豫
?-386-387

參考文獻

  1.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100–102. ISBN 7-5622-2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