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斌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15:35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鹽 → 盐 (3), 淵 → 渊 (3), 黃 → 黄 (10), 鄧 → 邓 (3))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高斌(1683年—1755年),字右文,號東軒,先祖原為內務府鑲黃旗漢姓包衣,後入滿洲鑲黃旗,玉牒內改書高佳氏,清高宗慧賢皇貴妃的父親。清朝大臣,清朝吏部尚書河道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為清朝的治河名臣。有《固哉草堂集》。侄子文華殿大學士高晉

生平

世居遼陽。本為內務府包衣,曾任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一旗鼓佐領,授內務府寢陵總管、主事。雍正四年(1726年)出任蘇州織造,後歷任廣東、浙江、江蘇、河南布政史。雍正十年(1723年)調任兩淮鹽運使同時署理江寧織造一職。雍正十三年(1735年)出任江南河道總督,開挖碭山毛城鋪引河,開新運口,堵塞舊口,防止黃河水倒灌入京杭運河乾隆六年(1741年)任直隸總督兼總河印務。乾隆十年(1745年)五月辛卯,接替訥親,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十二月入直軍機處。乾隆十二年(1747年)遷議政大臣。由來保接任吏部尚書。三月任文淵閣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二月,再管江南河道總督。十八年(1753年),運河決口,寶應高郵被淹,高斌被革職留任。乾隆二十年(1755年),高斌在任上去世,諡號文定。長女慧賢皇貴妃,次女嫁鄂爾泰二子鄂實,其子高恆,其侄高晉

家庭

先祖

  • 一世祖高名選,「世居遼陽地方,國初來歸,原隸包衣,於雍正十三年九月,奉旨貴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滿洲鑲黃旗。其子高登永,原任直隸兵備道(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父母、妻

  • 父:高衍中,清朝官員。
  • 母:李氏,封一品誥命夫人,福建督糧道李應昌的第三女。
  • 妻:妻陳氏,佐領阿麟之女;繼祁氏,司庫祁士傑之女;又繼馬氏,驍騎校馬維藩之長女。

兄弟姊妹

  • 兄:高述明(?-1723),娶正黃旗滿洲內務府員外郎朱國善長女,朱氏。清朝官員,任涼州總兵;「兩征西藏,孤軍出塞數千里,大小百餘戰」(高斌語);有《積翠軒詩集》(長白高氏家刊本,1739),弟高斌、高鈺編,兒高晉等校,唐英(字俊公,漢軍正白旗人)序,高斌、高晉跋。
  • 弟:高鈺,娶內務府正黃旗員外郎鍾國鼎次女,鍾氏。其子高謙、高觀、高益;女兒高氏嫁正白旗滿洲喜塔臘氏誠倫(父文端公來保,堂兄三等承恩公和爾經額,堂侄女喜塔臘氏封嘉慶帝之孝淑睿皇后);孫兒高佳氏伊桑阿(父高觀),嘉慶朝貴州與雲南巡撫,續修《奉天高佳氏家譜》,乾隆五十九年(1794)寫本。
  • 胞妹高氏,嫁內務府鑲黃旗漢軍、內務府郎中鄧之琮(又鄧智宗,父內務府郎中鄧廣乾)。
  • 胞妹高氏,嫁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內務府大臣丁皂保(賜諡文恪)(父丁應元,初在御書房效力,後成玄燁(康熙)的伴讀,累官至內務府郎中,去世後,康熙帝賜京城北清河地塊安葬);其女丁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滿洲索綽絡氏石璘(又阿哈占),其父總管內務府大臣都圖(其曾孫閩浙總督、禮部尚書德保 (清朝),德保之女索綽絡氏封乾隆帝之瑞貴人)。

子女

  • 長女:慧賢皇貴妃清高宗之皇貴妃。
  • 次女:高佳氏,(繼配)嫁鑲藍旗滿洲、大學士鄂爾泰二子鄂實(副都統,殉難於大小和卓之戰,授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原配妻佟佳氏,鑲黃旗滿洲、理藩院尚書溫僖公補熙之女,曾祖一等公佟國綱)。
  • 三女:高佳氏,嫁內務府正黃旗蒙古法式善的外祖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韓錦;女兒韓氏(號端靜閒人),法式善的養母,著有《帶綠草堂詩集》。
  • 四女:高佳氏。
  • 獨子:高恆,兩淮鹽政、總管內務府大臣、外戚。因侵吞鹽引被處以死刑,盧見曾因曾長期任兩淮鹽運使,亦牽連入案。妻那拉氏,其父鑲黃旗滿洲、光祿寺少卿兼佐領德爾弼。女兒高佳氏,嫁鑲白旗滿洲烏拉納喇氏蘇第察,其父工部尚書誠毅公三和,姐夫正白旗滿洲一等果毅繼勇公鈕祜祿氏豐昇額(父一等果毅繼勇公阿里袞)。

影視形象

參考

官銜
前任:
訥親
清朝吏部滿尚書
乾隆十年五月辛卯 - 乾隆十二年三月丙午
1745年6月19日 - 1747年4月25日
繼任:
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