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德默尔特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24日 (三) 01:59的版本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4), 學 → 学 (11), 師 → 师, 漢 → 汉, 華 → 华 (2), 勞 → 劳, 領 → 领, 寧 → 宁, 習 → 习, 爾 → 尔 (5), 圖 → 图 (4), 於 → 于 (2), 頓 → 顿 (2), 電 → 电 (2), 獎 → 奖 (3), 維 → 维, 離 → 离 (2), 貝 → 贝 (4), 蘭 → 兰, 論 → 论, 諾 → 诺 (3), 測 → 测, 確 → 确, 戰 → 战, 獲 → 获 (2), 郵 → 邮, 訊 → 讯, 報 → 报, 歲 → 岁)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汉斯·德默尔特诺贝尔奖得主
Hans Dehmelt
出生(1922-09-09)1922年9月9日
 德意志国格尔利茨
逝世2017年3月7日(2017岁-03-07)(94岁)
 美国西雅图
国籍 德国
母校哥廷根大学
知名于研究离子阱领域
精确测量电子自旋g因子
彭宁离子阱
奖项诺贝尔物理学奖(1989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学
机构华盛顿大学
杜克大学
博士生戴维·瓦恩兰

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德语:Hans Georg Dehmelt,1922年9月2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8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平

汉斯·德默尔特出生于德国格尔利茨,在柏林长大的。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在一个机动防空部队中当兵。他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幸存,然后被陆军遣送到布雷斯劳大学学习物理。1944年他被派往西部战线,在突出部之役中被美军俘虏。1946年他被释放后继续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他的导师包括理查德·贝克沃纳·海森堡马克斯·冯·劳厄沃尔夫冈·保罗马克斯·普朗克。在普朗克的葬礼上他甚至被选为抬棺材的人之一。1948年他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论文是关于汤普森质谱。1949年他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碘化物晶体中的核四极频率》。他首先在杜克大学待了两年后1952年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1955年他在华盛顿大学成为助理教授,1958年提升为破例教授,1961年称为正式教授。2002年他退休。

德默尔特第一次婚姻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他前妻逝世后他与一位物理学家结婚。1961年他获得美国公民权。

2017年3月7日,德默尔特以高龄94岁于美国西雅图去世。[1][2]

成就

1956年德默尔特首次描写了离子阱对高分辨率质谱的优点。此后他开始研究怎样建造离子阱。1959年他成功地将电子在一个多腔磁控管中限制了10秒钟,后来的彭宁离子阱就是按照这个原理运行的。1973年德默尔特与戴维·瓦恩兰等合作持久保存一个单独电子并建造了一个电子振荡器。在此后的数年终他不断改善这个技术,1987年他以此非常精确地测量了电子和正电子电子自旋g因子

1989年德默尔特与沃尔夫冈·保罗一起因为“开发离子阱技术”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诺曼·拉姆齐获得了另一半。

参考资料

  1. King County deaths. 西雅图邮讯报. March 13, 2017. 
  2. Berühmter Görlitzer Physiker ist tot. sz-online. March 16, 2017 (德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