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於2022年8月24日 (三) 00:25所做的修訂 →‎民间艺术:​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討 → 讨

漢川市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湖北省
區劃類別
建置時間1997年3月12日
現任市長翁曄
現任市委書記李先喬
民族比例漢、回、滿、壯、苗等十多個民族
地理
總面積1663平方千米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20-11-01)90.33萬人
GDP(2011年)247.6億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432300
電話區號+86 (0)712
車牌首號鄂K

漢川市位於中國湖北省中部偏東、江漢平原腹地,緊鄰「九省通衢」的超大中心城市武漢,因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橫貫境域而得名,素有「魚米之鄉」、「江漢明珠」的美譽。屬於單獨的市直屬湖北省級管理,現轄26個鄉鎮場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市面積1663平方公里,總人口90萬人[1],是一座快速崛起的中國內陸新興城市。先後被評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中國產業百強縣(市)、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縣(市)、全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市)、全省平安縣(市)、全省「雙擁」模範城、全省最佳金融信用縣(市)。

歷史

周代市域屬鄖國南境。春秋戰國時,楚滅鄖後遂為楚地。秦屬南郡。漢朝至晉代,均為江夏郡安陸縣地。南北朝時期,宋為安陸郡地。梁至西魏間,梁安、魏安、汊川等郡先後在甑山設治,縣境為其轄地。

建縣始於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即公元561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縣,先後屬甑山郡、復州和沔陽郡。隋大業末廢縣為鎮,併入漢陽縣。621年,縣恢復,移治泐山下,以汊水流經縣境而改名汊川縣,屬淮南道。742年,改屬漢陽郡。758年,復屬沔州。826年,改屬鄂州。958年,改屬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劉家隔)。960年,屬荊湖北路,以竟陵義水流入縣西,更名為義川縣。977年,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以漢水橫貫縣境,改名漢川縣。1071年,廢縣為鎮,屬鄂州漢陽縣。1086年,縣恢復,隸漢陽軍。1135年,縣又廢。1137年復置。元朝,各地改設行中書省,漢川屬湖廣行中書省漢陽府。1285年,移縣治於長城(今城關鎮)。明朝改制,設承宣布政使司,漢川屬湖廣布政使司漢陽府。1376年,漢陽府降為州,漢川改隸武昌府。1380年,復隸漢陽府。1664年,湖北、湖南分治,漢川隸湖北布政使司漢陽府。1912年,廢府設道,漢川屬江漢道。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在漢川建立後,漢川幾度出現國民黨和共產黨兩種政權並存的局面。1949年5月漢川全境解放,國民黨漢川縣政府滅亡。同年7月,天漢、川漢兩縣愛國民主政府撤銷,漢川縣人民政府建立,屬鄂中專區。同年8月,改屬沔陽專區。1951年7月,沔陽專區撤銷,隸屬孝感專區。1959年11月,孝感專區撤銷,劃歸武漢市。1961年5月,還屬孝感專區。1970年專區改名地區後,漢川一直隸屬孝感地區。1997年3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漢川縣,設立漢川市,以原漢川縣行政區域為漢川市行政區域,由孝感市代管。

地理

漢川市位於漢江下游,江漢平原腹地。地跨東經113°22′~113°57′,北緯30°22′~30°51′之間。東與武漢市東西湖區和漢陽毗鄰,西連天門,南鄰仙桃,北與應城、雲夢、孝南接壤。全市東西長55.6㎞,南北寬53.03㎞。漢川市地處江漢平原,地勢平坦且較低洼,由西北向東南平緩傾斜,屬平原湖區。由於漢江橫貫全境,歷經洪水漫流沖刷,形成漢江沿岸略高,中部低平,東南部有起伏的山丘,西北部邊緣(漢北河以北)有湖濱隆起的崗地。海拔一般在25米左右,約為1600km2,占土地總面積96.4%(含湖泊、水系),東南部海拔稍高的低山丘陵面積約60km2,占土地總面積3.6%。我市地貌大體可劃分為平原、低丘兩種類型,其中以平原為主,它決定我市種植業在農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漢川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1℃,平均日照為1938.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98㎜,無霜期230天。

地方特產

美食美味

  • 藕丸子
  • 排骨藕湯
  • 藕蒸米粉肉
  • 干炸藕夾
  • 糍粑魚

交通

行政區劃

漢川市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6個[5]

仙女山街道汈東街道馬口鎮脈旺鎮城隍鎮分水鎮沉湖鎮田二河鎮回龍鎮新堰鎮垌塚鎮麻河鎮劉家隔鎮新河鎮廟頭鎮楊林溝鎮西江鄉灣潭鄉南河鄉馬鞍鄉里潭鄉韓集鄉、國營中洲農場、華嚴農場、三星垸原種場、汈汊湖養殖場、漢川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人口狀況

全市2020年總人口(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903296人[1],其中女性539688人,非農業人口218274人。年末總戶數342075戶。年內出生人口14305人,人口出生率12.61‰;年內死亡人口11164人,死亡率9.84‰;遷入4823人,遷出6485人,暫住人口8884人。年平均人口1131341人;全年減少人口595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生局提供)5.86‰。0-18歲人口205940人,18-60歲人口763110人,60歲以上人口159315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14.12%。

人文風俗

文物古蹟

民間藝術

  • 漢川善書:漢川善書是盛行於湖北省漢川市及其周邊地區的一種地方性曲藝曲種,自清朝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二百六十餘年歷史。它從宗教的「說善書」脫胎而來,是中國善書藝術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是善書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本地化的結果。[6]
  • 漢川皮影戲:皮影戲是湖北孝感漢川等地民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戲劇之一,皮影戲並非孝感漢川獨創,其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

民族與宗教

宗教信仰

漢川市是一個多宗教信仰地區。全市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五教俱全,正式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37個,其中天主教3個、基督教3個、佛教30個、道教1個。宗教教職人員43人。伊斯蘭教只有信眾無場所無教職人員。此外還有廣泛的民間信仰。全市共有信教群眾2萬餘人。宗教團體2個,宗教界代表人士中有孝感市政協委員1人,漢川市政協委員4人。

少數民族基本情況

漢川市屬少數民族雜散居住地區,共有土家族、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瑤族、傣族、黎族、侗族、東鄉族、納西族、京族、畬族、布依族、白族、彝族、錫伯族、獨龍族、藏族、維吾爾族、佤族等21個少數民族,1194人,分布於27個鄉、鎮、農(養殖)場、辦事處。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09‰。全市少數民族代表人士中有孝感市人大代表1人,孝感市政協委員1人,漢川市人大代表1人,漢川市政協委員4人。

名家名人

政治名人

  • 馮亞佛:廣州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秘書
  • 向岩:布衣自薦民國總統;百年前主張火葬
  • 王作榮:中華民國監察院院長
  • 向忠發:中共中央總書記

文學藝術

參考文獻

  1. 1.0 1.1 孝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1-08-21]. 
  3.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010232959. 
  4.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学习读本.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7114169731. 
  5.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6. 林宇萍. 《汉川善书》的历史变迁及其果报思想探讨 (PDF). 中興大學中文學報. 2008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