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率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22:12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8), 開 → 开 (2), 學 → 学 (2), 勞動 → 劳动, 務 → 务, 溝通 → 沟通, 關 → 关, 來 → 来, 義 → 义 (2), 發 → 发 (3), 傳 → 传, 為 → 为, 種 → 种, 術 → 术, 電 → 电, 節 → 节, 達 → 达, 實 → 实, 書 → 书, 聯 → 联, 統 → 统 (2), 現 → 现, 個 → 个 (3), 當 → 当 (2), 計 → 计, 寫 → 写 (2), 視 → 视, 時 → 时, 讀 → 读 (2), 識 → 识 (8), 紀 → 纪, 穩 → 稳, 有著 → 有着, 「 → “ (2), 」 → ” (2), 歲 → 岁, 勢 → 势 (2), 趨 → 趋)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法國18世紀以來的文盲人口走勢

識字率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當中,十五歲以上的合法「勞動人口」中能讀寫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識字率正在增加當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學的人口。

識字率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教育普及的程度,也可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同時在某種程度中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的政局安定性,另一方面,識字率增加和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印刷術普及、電視節目加上字幕等也有著關聯。

傳統上,「識字」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

概況

開發中國家,識字率呈現上升趨勢,已開發國家的識字率基本上保持穩定。

相關條目

世界各國識字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