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

存在時期1966年至1983年
國家或地區 中國
種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兵種
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簡稱「基建工程兵」),是1966年至1983年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兵種[1]。自1985年,原基建工程兵的交通、黃金和水電部隊功能移交至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原部分基建功能則轉至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下轄機構。

沿革

1960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建設及戰備工程規模擴大,基本建設任務日重,國家原先的基本建設施工隊伍卻存在年齡偏大、拖累繁重、機動性差等問題[2]

1966年2月2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會上提議將部分施工隊伍整編為基建工程兵。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此初步研討。1966年2月21日,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受周恩來委託,就此事到長沙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匯報,提出準備在今後三、五年內將全國300萬工礦企業的基建隊伍逐步整編為基建工程兵,實行義務兵役制。毛澤東聽完匯報後表示:「這個辦法我贊成。」[3]1966年3月11日國家建委黨組根據中央書記處的指示,向中央和軍委遞交了《關於施工隊伍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試點意見的報告》。1966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轉國家建委黨組《關於施工隊伍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試點意見的報告》。1966年7月27日,中央軍委同意並轉發國家建委黨組《關於施工隊伍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試點中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根據1966年7月27日的《請示報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機構組成前,在國家建委內部暫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整編辦公室」,下設參謀處、後勤處,負責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聯繫具體工作;總參謀部、總後勤部在業務上給予指導[3]

1966年8月,中央決定將其直屬的一部分施工隊伍整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後很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電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等中央各部直屬施工隊伍中抽調人員,組建為首批基建工程兵部隊。基建工程兵組建之後,接受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部隊不用國防經費,而採用獨立經濟核算、自負盈虧。基建工程兵的建設方針為:「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2]在中央作出組建基建工程兵的當年,即分別在冶金部、煤炭部、水電部、化工部、建工部、交通部等中央各部直屬的施工隊伍中抽調有關人員,組建了第一批基建工程兵部隊5個支隊,36個大隊:

  • 第1縱隊1支隊:第4冶金建設公司改編,下轄1、2、3、4、5等五個大隊
  • 第1縱隊第2支隊:第9冶金建設公司改編,下轄11、12、13、14、15、16、17、18等八個大隊
  • 第2縱隊21支隊:建築工程部第2工程局改編,下轄201、202、203、204、205、206、207、208等八個大隊
  • 第3縱隊41支隊:煤炭工業部貴州盤縣指揮部改編,下轄401、402、403、404、405、406、407大隊等七個大隊
  • 第4縱隊61支隊:水利電力部四川水電工程局在汶川縣改編,下轄601、602、603、604等四個大隊;鐵道兵第5師抽調了400餘名幹部到新組建的第61支隊擔任各級領導工作。
  • 納溪縣801大隊:隸屬化工部兵辦。段成福任大隊長,謝森任政委,總人數2800多。
  • 851大隊:隸屬交通部兵辦。
  • 基建工程兵直屬211、221大隊:1966年8月1日,國家建工五局和建工七局部分單位,奉命改編。

1970年11月組建西安指揮所。73年5月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揮所所屬的211團、221團,21支隊所屬201團、207團、208團五個團調遼陽市組建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22指揮部。1978年4月改稱22支隊。

1970年12月31日交通部第四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處整編為基建工程兵第852大隊。

1971年9月10日組建了201師、203師、205師和獨立第608團。

1971年12月1日基建工程兵第1支隊分編出第三支隊。1972年1月10日在本溪正式組建基建工程兵第三支隊。一支隊三大隊和四大隊的一個區隊及一支隊代管的二支隊十五大隊一併劃歸三支隊。

1972年3月1O日第41支隊所屬的1,3,5大隊調出貴州,組成基建工程兵第42支隊。

1973年11月,組建了3個支隊級指揮部:91指揮部、92指揮部、93指揮部。1974年5月3日正式成立,轄12個大隊。

1974年10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關係的幾項暫行規定》。根據這一規定,基本建設工程兵整編辦公室,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同時接受中央軍委各總部的領導;國務院有關各部要加強對所屬部隊的領導和管理,原國務院有關部屬的第×縱隊整編辦公室,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部辦公室」,指定一名副部長負責,黨政工作由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直接領導。1974年11月25日,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發出通知,自1974年12月1日起啟用「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印章。1975年1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任命李人林為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主任;蕭彭、楊傑先後任第一副主任,劇同良、李子乾、王森任副主任。經谷牧副總理、國家建委黨的核心小組批准,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下設工程、參謀、政工、後勤、秘書5個組和16個處。

  • 工程組下設工程處、技術處、訓練處,蕭玉才為工程組副組長。
  • 參謀組下設通信處、軍務處、機要處,王自強為參謀組副組長。
  • 政工組下設組織處、幹部處、宣傳處、保衛處,李世祥為政工組副組長;1977年5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任命張啟斌為基建工程兵辦公室政工組組長。
  • 後勤組下設戰勤處、供應處、財務處、衛生處,李生勛、李士奎為後勤組副組長。
  • 秘書組下設秘書處、管理處,郝勤先為秘書組副組長。
  • 基本建設工程兵冶金工業部辦公室,原冶金部政治部主任胡立聲為辦公室主任。
  • 基本建沒工程兵煤炭工業部辦公室。煤炭工業部賈慧生副部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韓之廉、王庭遠、劉耀禮、劉宏欣任副主任。
  • 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學工業部辦公室,辦公室由原化工部副部長楊業澎領導,由王炳臣具體負責。
  • 基本建設工程兵水利電力部辦公室,原水電部水利司負責人朱國華任基本建設工程兵水利電力部辦公室主任,齊洪基、賀毅任副主任。
  • 基建工程兵交通部辦公室,伍坤山任辦公室主任,孟東明、寧建業任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第二書記彭德清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交通部辦公室政治委員(1979年6月任職)。
  • 基本建設工程兵北京市辦公室:1976年3月1日鐵道兵北京地下鐵道工程指揮部改編。主任黃英夫,副主任宋文海、朱志軒,副政治委員丁體仁。
  • 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二機械工業部辦公室:1975年7月成立,耿宏、張永堂任副主任。
  • 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三機械工業部辦公室,197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三機部副部長於輝兼任辦公室主任。王工學、彭尚友、趙彥村任辦公室副主任。
  • 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機械工業部辦公室,197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邢玉斌任辦公室副主任。
  • 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七機械工業部辦公室,197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七機部副部長張凡兼任辦公室主任,王潤立、戴伏兆、汪志敏、郝勤先任辦公室副主任

1975年12月,鐵道兵12師改編為6支隊、鐵道兵15師改編為7支隊。

1975年12月18日,解放軍工程建築部隊的1個師部、3個工區機關、23個團、3個獨立營改編為基建工程兵5個支隊: 8支隊、12支隊、31支隊、36支隊、51支隊和第103、第151、第299大隊。

1977年11月29日,國家建委黨組向國務院、中央軍委呈報《關於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機構的報告》,具體提出了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機構設置的建議;並提出基本建設工程兵在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各項工作由國家建委抓總;黨的關係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黨政、軍事、後勤工作由中央軍委各總部擔任;地區性黨政工作由所在軍區擔任;部隊建設的具體政策制定、指揮、機械配備由國家建委及國務院有關部擔任;幹部任免和部隊調動繼續按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的《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關係的幾項暫行規定》和《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部隊調動審批成績的規定》執行,由國家建委及國務院有關部辦理[3]

1978年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室、中央軍委辦公廳將華國鋒主席和中共中央批准的國家建委黨組《關於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機構的報告》轉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革命委員會,各大軍區、省軍區、國務院各部委,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指示,1978年4月1日,基建工程兵領導機構正式成立[3]

1978年3月,組建了4個支隊:43、44、81、82支隊。

1978年5月,組建了1個支隊:25支隊

基本建設工程兵民航總局辦公室於1978年5月撤銷;

1978年8月,組建了3個支隊:9支隊、62支隊、63支隊。

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機械工業部辦公室於1978年10月撤銷。

1978年10月28日,經華國鋒主席和中共中央批准,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任命李人林為基本建設工程兵主任;張孔修為基本建設工程兵副主任兼指揮部參謀長;王森為基本建設工程兵副主任兼工程部部長;楊傑任基本建設工程兵副政治委員。1979年3月,任命谷牧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政治委員。黎原朱光黎光先後任基本建設工程兵副主任和副政治委員[3]

1979年3月,組建了3個支隊:51支隊、52支隊、53支隊。

1979年9月,組建了1個支隊:青藏公路指揮所(83年11月改稱11支隊)

截至1979年底,基建工程兵轄10個軍級或者相當於軍級建制的指揮部、32個師級或者相當於師級建制的支隊、5家技術學校、150餘個大隊或者團,總人數最多的時候近50萬人[2]。其中,各個軍級或者相當於軍級建制的指揮部由基建工程兵領導機構與國務院有關部委雙重領導,各指揮部下設師級或者相當於師級建制的支隊與團級的大隊[4]

基建工程兵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作,先後完成國家大中型建設項目及重點單項工程130餘項;探明許多鈾礦和黃金礦;在首都北京市的建設中完成北京地鐵首都機場毛主席紀念堂北京二環路、公共建築及住宅建設等工程;完成華北、東北、西北、西南等地220多萬平方公里的水文地質普查;修築和改造了青海新疆四川陝西等地的33條戰備公路共2300公里,橋梁260座;參與唐山大地震救災,唐山大地震發生後連夜開赴災區,出動汽車500多輛、人員1.4萬、醫療隊28個;成建制調部隊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設[2]

198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軍委精簡整編軍隊方案。1982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傳達了中央軍委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指示。1982年2月10日,基建工程兵黨委形成了《關於貫徹軍委撤銷基建工程兵指示的情況報告》,並上報中央軍委。1982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1982〕23號文件)下發,基建工程兵部隊按照系統對口集體轉業[2]。1983年9月不少部隊已撤改,集體轉業[5]。1982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轉基建工程兵撤銷工作領導小組上報的《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實施方案》[2]。1983年1月12日,萬里、楊尚昆等領導接見基建工程兵黨委擴大會全體人員[3]。1983年11月,基建工程兵領導機關撤銷。截至1983年底,基建工程兵部隊總共撤改移交幹部、戰士31.47萬人。交通部隊2.3萬人不在兩年基本撤完範圍內;黃金部隊有1萬人推遲至1984年上半年撤改[2]

北京城建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等單位的部分或全部就是由基建工程兵各部隊集體轉業後演變而成[2][5]

歷任領導

整編機構領導

國家建委基建工程兵整編辦公室(1966年7月5日—1973年10月24日)
基本建設工程兵辦公室(1973年10月24日—1978年1月21日)
  • 主任:李人林(1974年1月13日任)[3]
  • 第一副主任:
  • 副主任:劇同良、李子乾(以上兩人為1974年7月15日任)、王森(1974年8月28日任)[3]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領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黨委領導

1978年6月21日,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由李人林、張孔修、楊傑、王森、劇同良、李子乾、張啟斌、冉文彬黃英夫伍坤山齊洪基韓之廉耿宏13人組成中國共產黨基本建設工程兵臨時委員會;李人林、張孔修、楊傑、王森任臨時黨委常務委員,李人林任書記。1979年3月22日,谷牧兼臨時黨委第一書記。1979年4月10日,增補黎原為臨時黨委常委、副書記,夏夔為黨委委員、常委;1979年7月17日增補黎光為臨時黨委委員、常委[3]

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1981年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批覆:谷牧、李人林、黎原、黎光、朱光、張孔修、楊傑、王森、夏夔、丁鐵石、張健民、徐馨來、李子乾、劇同良、蔡元農、張啟斌、周力、陳光興安以文、黃英夫、李慶壽石豁楊家祥、伍坤山、王工學、冉文彬、齊洪基、張永堂張文秀劉炬白臻瑞王長德等32人組成中國共產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屆委員會。由谷牧、李人林、黎原、黎光、朱光、張孔修、楊傑、王森、夏夔、丁鐵石等10人組成第一屆常務委員會,谷牧任黨委第一書記,李人林任黨委書記,黎原、黎光、朱光任黨委副書記。楊傑任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工學任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1981年9月4日,增補蔡元農為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1981年7月4日,任命姚鐵為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專職委員[3]

撤銷及善後機構領導

基建工程兵撤銷工作領導小組(1982年8月19日—1983年11月11日)
  • 基本建設工程兵兵部直屬:21、22支隊,第1技校。實際上由國家建委領導。集體轉業為中建七局、中建八局。
  • 基本建設工程兵冶金指揮部:1、2、3、8支隊,第2技校。1979年9月中央軍委任命安以文、牛利民為指揮部副主任,鮑洪光、冀先民為副政治委員;1980年7月任命安以文為指揮部主任,任命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葉志強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冶金指揮部政治委員,任命陳光興任指揮部第二政治委員。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方如玉任參謀長,冀先民兼任政治部主任,傅振榮任後勤部副部長。
  • 基本建設工程兵北京指揮部:6、7、9支隊,第4技校。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1978年10月13日《關於在冶金等部設立基建工程兵指揮機構的批覆》,北京市設立基本建設工程兵北京市指揮部。黃英夫任指揮部主任,王子旗、宋文海、董文興任指揮部副主任;丁體仁、冉文彬為指揮部副政治委員;1980年7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趙鵬飛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北京市指揮部政治委員;1981年12月24日,中央軍委任命胡立聲為指揮部第二政治委員。指揮部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賈淮舟任參謀長,劉訓錄任政治部主任,朱志軒任後勤部部長,張銳任後勤部政治委員。集體轉業為北京市城建集團。
  • 交通辦:11、12支隊(軍委工程兵第4工區)。
  • 二機指:25、26、27、28支隊。1979年9月任命張永堂、楊火星、郭全政任指揮部副主任,耿宏、王飛任副政治委員;1980年7月任命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牛書申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二機指揮部政治委員,1981年2月任命張永堂任二機指揮部主任。指揮部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郭全政兼任參謀長,王飛兼任政治部主任(後黃駿),楊火星兼任後勤部部長。
  • 三機辦:31支隊,除1個大隊轉業到江蘇省常州,其餘全部轉業到深圳市。
  • 七機辦:36支隊
  • 基本建設工程兵煤炭指揮部:41、42、43、44支隊,第3技校。李慶壽任指揮部主任,韓之廉、劉森為指揮部副主任,劉耀禮為指揮部副政治委員;1980年7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煤炭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王新三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煤炭指揮部政治委員。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劉宏欣任參謀長,俞光軍任政治部主任,王庭遠任後勤部部長。
  • 五機辦:51支隊(軍委工程兵第三工區改編,1978年劃歸黃金指)
  • 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1979年3月7日《關於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的批覆》,為了加強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工作,迅速發展黃金生產,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同時,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51支隊,整編建立第52、第53支隊,第5技校,總定員為X.XX萬餘人,新增定員Y.YY萬餘人。石豁為指揮部主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李非平兼任政治委員,王明宣、段丁波、余忠為指揮部副主任,崔德順、陳剛為副政治委員。賈倜為代參謀長,崔德順兼任政治部主任,黃玉珩為後勤部部長。
  • 基本建設工程兵水電指揮部:61、62、63支隊。鄒林光任指揮部副主任,冀先民、齊洪基、許松茂任副政治委員。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賀毅任參謀長,劉海江任政治部主任,劉青林任後勤部部長。1980年7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電力部副部長李銳兼任政治委員。
  • 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揮部(軍級):1966年8月1日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批部隊組建時,在四川瀘州地區納溪縣化工部第七化建公司符合徵兵條件技術人員和工人「工改兵」,成立化工部基建工程兵801大隊。進駐湖北宜昌市應城縣,建設湖北化工廠。1974年初化工部第三化建公司選調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工改兵」充實801大隊;同時801大隊分出部分連隊到湖北枝江承擔國家引進骨幹項目湖北化肥廠(從美國、荷蘭引進年產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建設任務。1977年初801大隊分出部分兵力組建802大隊赴遼寧錦州古塔區建設錦州第六煉油廠,小部駐錦西化工廠。1978年3月以801大隊、802大隊為基礎分別組建兩個師級的81支隊(駐鍾祥胡集,支隊長喬善田,政委楊清泉)、82支隊(駐大慶,支隊長蓋農春,韓忠任、呂永傑任副政委),分別建設湖北化肥廠、大慶化肥廠。1983年集體轉業時,獨立第801團、獨立第820團、81支隊、82支隊分別改編為第十四化建公司、第十五化建公司、第十六化建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慶油田建設公司。 1978年10月,撤銷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學工業部辦公室,分別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工業部辦公室和基本建設工程兵化學工業部辦公室,由石油部副部長黃凱兼任領導,王勇德具體負責;基建工程兵化學工業部辦公室由化工部副部長楊業澎兼任領導,王炳臣具體負責。為了加強對擔負石油、化工施工任務的基本建設工程兵部隊的領導,1979年8月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基本建設工程兵的報告,同意撤銷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工業部辦公室和基本建設工程兵化學工業部辦公室,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揮部,為軍級單位。1980年1月15日,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揮部正式成立。1980年7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化學工業部副部長劉子廉為基本建設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揮部主任,石油工業部副部長張兆美兼任政治委員;王炳臣、孫志傑、吳子鈞為指揮部副主任;張文秀為副政治委員;蕭玉才為參謀長,王永德為副參謀長;趙志任政治部副主任,潘國英、索振海任後勤部副部長。1980年9月,805團劃歸交通部建制,調青海格爾木執行任務。1981年基建工程兵部隊進行精簡,撤銷81支隊部和803團。1983年初,第82支隊及所屬第811、812、813團在大慶油田集體轉業,大部分人員就地集體轉業到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慶油田建設公司和其他單位。第801、第804團就地集體轉業,分別改編為化學工業部直屬的兩個化工建設公司,即駐湖北省孝感市的第十四化工建設公司和駐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化工建設公司,承擔化工重點建設項目的施工任務。1983年11月1日撤銷基建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揮部的番號。第802團劃歸第31支隊建制,由團長張立帆、政委梁軍率領調往深圳,改編為深圳市機電設備安裝公司(現為深圳市建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省就先後完成了年產40萬米膠帶的中南橡膠廠、荊門煉油廠250萬噸常減壓裝置、荊門煉油廠60萬噸加氫裂解裝置、年產1萬噸的武漢毛紡廠紡紗工程以及大悟磷礦等多個化工項目。
  • 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指揮部:91、92、93支隊。1978年6月2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成立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地質指揮部。彭合朋、趙魁位任副主任,劉矩任副政治委員;1980年8月,中央軍委任命地質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李軒兼任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地質指揮部政治委員。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馬守德任參謀長,邱文任政治部主任(代),劉興水任後勤部副部長。
  • 基本建設工程兵通訊指揮部:1979年2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成立。受基本建設工程兵和新華通訊社雙重領導。楊家祥任主任,新華通訊社副社長、黨組副書記穆青兼任政治委員;王吉賢為指揮部副主任,王毅之為指揮部副政治委員。何獻成、陳吉夢、李楓任副參謀長,王毅之兼任政治部主任,張樂天、梁備昌任後勤部副部長。
  • 基本建設工程兵民航辦:

參考文獻

  1. 揭解放军序列中再也没有出现的几个兵种. 網易. 2014-06-26 [2017-02-10].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望改革:基建工程兵部队撤销改编,铭刻国家印记. 中國軍網. 2016-01-20 [2016-05-29].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基建工程兵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史.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5年. 
  4. 劉森. 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的战斗历程与光辉业绩. 《軍事歷史》. 2011, (05). 
  5. 5.0 5.1 向城而生立中原——中国建筑七局积极参与中原城市群建设. 河南日報. 2017-01-22 [2017-02-10]. 

Template: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