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乾安縣
地名出處吉林省西北方向平安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吉林省松原市
區劃類別
區劃代碼220723
鄉級行政區15
- 6
- 9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30萬人(2002年)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138000
電話區號+86 (0)439
車牌首號吉J
網站:乾安縣政府網

乾安縣是中國吉林省松原市所轄的一個

乾安泥林

行政區劃

乾安縣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6個、4個[1]

榮業街道馳譽街道如松街道乾安鎮大布蘇鎮水字鎮讓字鎮所字鎮安字鎮余字鄉道字鄉嚴字鄉贊字鄉國營林場、騰字種畜場、大遐畜牧場、乾安鹿場、來字良種繁育基地、地字種畜場。

歷史

清朝和民國初年,乾安為哲里木盟郭爾羅斯前旗屬地。民國初年,乾安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人煙稀少,是放牧、墾荒的理想地方,所以也來此開荒占草。包括當時吉林省長張作相及其手下軍政要員、名紳顯貴也聞風而至,各顯神通「跑馬佔地」,「招工開墾」。村落名稱尚無統一之規,有的保留了原來的蒙古屯名,如:大布蘇(現夙字井)、好力保(現靈字井);有的以村主名字、職務為屯名,如王財窩堡(今能字井)、趙老得圍子(今往字井)、團長圍子(今鱗字井)、師長圍子(今才字井)、省長圍子(今采字井);有的以地形、地物為村名,如後山彎(今西玉字井)、六方地(今東君字井)、雙榆樹(今命字井);有的以戶數和房的撮數為村名,如五家戶(現官字井)、三家子(現乃字井)、十二撮(現蘭家井);有的以村主的綽號為村名,如少爺窩堡(今前入字井)、大傻窩堡(今稱字井)。民國十五年四月(1926年)經吉林省長張作相郭爾羅斯前旗蒙王、哲里木盟盟長齊默特色木丕勒磋商,商定勘放郭爾羅斯前西部蒙荒,設縣治理。1926年11月,全荒勘丈告竣。為了便於土地的買賣和租傭,丈量時,按中國古代「井田制」的基本格局,把全縣土地劃成一個個方塊,每一方塊均成「口」字形,每一口字又和周圍口字四面相連,口字延伸成「井」字形。每一方地稱為井方。丈量後,全縣共劃整井二百七十四個,每個井方內又劃出小方三十六個,每方面積為四十五垧(每垧長、寬各6·6華里)。因當時採用「跑馬占荒」的習慣方法圈定勘放範圍,造成勘放土地的周圍形狀很不規範,丈量時,延邊界留下了不少無法成方的土地。於是,成方的土地稱為「整井」,相對的把不成方的土地稱為「破井」,這樣的破井有三十五個。省長張作相決定用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千字文》為每個井方定名。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勘放總局發佈第一號佈告,佈告中明確規定,用《千字文》為每一井方定名,排列方法是,按照「從上至上,從右至左」的中國傳統的書寫習慣,排列村名,在地圖中,上為北,右為東,所以,從東北向西南排列,排列順序是,從《千字文》開頭「開地元黃」開始。一句句一字字往下排列,每個井方一個字,這個字便作為這個井方的名頭,而井方的「井」 字便作為名尾,所有井方一律稱為「*字井」。從《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元黃」起,到一百一十九句「既集墳黃」止,在總計四百七十六字中選用二百六十八字定為村名,棄掉二百零八個字。棄掉的字中,基本上是屬於這樣六類情況:

  • 同音字、近似音字只用一個
  • 字義「不祥」的字不用
  • 字音「不吉利」的不用
  • 筆劃繁雜書寫不方便的字不用
  • 字義有傷「風化」的不用
  • 文言虛字和數字不用
  • 用做村名容易鬧出笑話的不用

1927年6月籌建縣城,也是按井方名稱排列,縣城按《千字文》排序正好建在「伐」字的井方內。1928年4月正式建縣。按該縣在吉林省西北部與八卦中的乾卦方位相吻合,而用其「乾」字,又因當時這裏匪患猖獗,所以復用一個「安」字,定名為乾安,寓意為吉林省西北平安。成立設治局,屬吉林省吉長道。

九一八事變前,全縣只建村落92個,有居民七千餘戶。隨着時間推移,人口增加,村落不斷擴大,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這樣,一些村落就開始分屯。如「寸陰是競」的競字井,就分為前競字井、後競字井、東南競字井;「女慕貞潔」的潔字井分為前潔字井、西潔字井、東潔字井和腰潔字井。在村落分劃中,同一井方內新建的村落不另起村名,一般的是按東、西、前、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上,就把方位名稱填在原來的名字前面。中間的位置習慣稱為「腰」。還有的按大小區分,這裏的大小並不完全按規模,大多是按建屯的時間。還有特殊的村落用正、附加以區分。

特產

乾安紅辣椒乾安糯玉米乾安黃小米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