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大綱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國史大綱》是近代歷史學家錢穆撰寫的一本通史性論著,主要闡述中國從上古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全書貫徹了錢穆的思想觀點:強調傳統的價值。他反對近代中國學術界以科學馬克思主義否定中國古代社會的特質。他在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

創作背景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錢穆倉促地從北平(今北京)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由於當時戰局不利,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着「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錢穆的最壞打算沒有發生。而《國史大綱》也啟發後人對一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內容

傳統中國史家研究歷史,歷來都是以斷代史方式研究,研究時又常會人事角度以至歷史人物善惡評價。錢穆在這部著作卻以通史概念研究中國歷代王朝的興亡,並用相當篇幅闡述中國傳統學術的發展。全書以淺白之文言文寫成,以彰顯錢穆維護文化道統的決心。

寫作內容上,《國史大綱》主要都是以傳統社會價值作其立場。如評論到晉朝,則認為這是一個不光明的政權,理由是晉朝的司馬氏乃篡奪前朝曹魏政權而獲得的。又如元朝,則《國史大綱》標題為「暴風雨的來臨」,並且評價滿清政權是一個部落民族壓迫政權。

書中引經據典甚多,取材書籍由二十四史到其他書籍也有。

地位

有儒學者認為,錢穆及其所作的《國史大綱》在精神上完全貞守儒家義理,將儒家文化與儒家思想寓於史學之中,已經成為了新一派的「新儒學史學」[1]

有學者認為,由於創作時特殊的抗戰背景,本書在佈局上詳於漢唐而略於遼金元清,詳於中原而略於周邊兄弟民族,在取材上詳於制度而略於人事,詳於文化而略於戰爭,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局限性;但這部著作代表了錢穆的通史研究,這與他有關部門史(如政治史、學術史、文化史)及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的研究相得益彰,與他有關史學研究的方法論、中國歷史研究方法的探討,亦相互發明。[2]

參考文獻

  1. 羅義俊. 論《國史大綱》與當代新儒學——略及錢賓西先生史學的特性與意義. 史林. 1992,(4):1~8。
  2. 郭齊勇. 钱穆的《国史大纲》. 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2024-03-19]. 

延伸閱讀

  • 錢穆. 《國史大綱(修訂本)》.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6年6月. ISBN 978-7-100-01766-4. 
  • 凌亢. 錢穆的《國史大綱》. 瞭望. 1996,(22):35。
  • 張志哲. 錢穆和《國史大綱》. 文史哲. 1986,(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