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亞明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匡亞明(1906年3月17日—1996年12月16日),原名匡潔玉,又名匡世,曾用名匡夢蘇匡潤之,曾用筆名何畏何晨夢蘇,男,江蘇丹陽人,中國教育家。

生平

1906年3月17日,匡亞明出生於江蘇省丹陽市導墅鎮匡村一個貧苦的塾師家庭。

1923年入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1924年參加革命,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1926年考入上海大學就讀,與康生是同學,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被調離校參加工作。曾先後任上海滬東、滬西、閘北等區共青團區委書記及中共區委常委,共青團無錫中心縣委書記及共青團江蘇省委巡視員。1927年曾以江蘇團省委特派員名義領導宜興秋收起義

1931年和鄧中夏一起任中共滬東區《前鋒報》編輯,1930年至1931年,出版社會科學論著《社會之解剖》和描寫大革命的短篇小說集《血祭》,後曾被當局逮捕。1932年任中共中央和江蘇省委合辦的上海《日日新報》主筆,共青團南匯區委書記、同年秋任中共江蘇省徐海蚌特委宣傳部長,1933年任上海工會聯合會秘書長兼宣傳部長。長期從事革命工作,先後四次被捕,共關押四年余,受盡酷刑而堅貞不屈。1937年被營救出獄,後赴延安,擔任康生的政治秘書,並歷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延安)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兼華東局黨報《大眾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1949年後,曾任華東政治研究院黨委書記兼院長、中共華東局宣傳部黨委副部長等職。大區撤銷時,主動要求到學校工作,1955年9月至1963年5月任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1963年調至南京大學任黨委書記兼校長。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6年6月,東北人民大學師生開始「揭發」前校長兼黨委書記匡亞明問題。6月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人民日報》《打倒匡亞明黑幫》的文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先被打倒的對象之一,吉林大學學生迅速響應號召,乘火車南下將時任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抓捕回長春,進行公開批鬥。

1978年恢復南京大學的領導職務,再度擔任南京大學校長及黨委書記,同年率領中國大學校長團訪日商討中日大學交流問題[1]。翌年起先後當選為江蘇省第五、六屆人大代表,1982年任南京大學名譽校長[2]。1983年5月28日至30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大會選舉了第一屆理事會成員,他出任常務理事[3]。1991年6月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晚年曾任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等職。1996年12年16日病故。

匡亞明對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有重要貢獻,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是吉林大學的重要奠基人,並曾兩度出任南京大學校長,期間衝破舊束縛,延攬名師,注重傳統文化教育,是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界的代表性人物。

著有《孔子評傳》、《求索集》以及《匡亞明教育文選》等。晚年主持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規模最大的思想文化工程」。

家庭

夫人丁瑩如

紀念

參考資料

  1. 大公報, 1978-12-10 第1頁
  2. 大公報, 1982-02-10 第3頁
  3. 李均著.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8: 129–130. ISBN 7-5361-3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