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民国11年学衡创刊号

学衡》是1922年成立的一份支持传统中国文化的杂志,在民国初年,儒家思想一时失去统治地位,欧美各种新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各种西方近世文化流端风靡一时,学衡派兴起而刊行《学衡》杂志,“树立了一面旗帜分明的大旗,担负起中流砥柱的重责大任”[1]

《学衡》杂志虽因文学评论而起,却非纯粹文学方面的刊物,虽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进行所谓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常持不同主张,却并非论战刊物,而是综合的学术刊物。

历史

背景

早在国外,1910年代中后期留美中国学生群体当中,以对中国文化、文言文及白话文的意见分歧,可以分为两派,随着两排论战的加剧,《学衡》杂志应运而生。1920年,胡先骕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办刊物,得到刘伯明、马宗霍(承堃)的支持,随后吴宓柳翼谋(柳诒徵)等人也加入。1921年10月,学衡杂志社成立。1922年1月,《学衡》杂志创刊。

出版

《学衡》杂志以位于南京鼓楼北二条巷二十四号的吴宓寓宅作为办公之所,第一次会议公推吴宓为“集稿员”柳翼谋为《发刊辞》执笔人。按梅光迪“脱尽俗气”的主张,不设社长、总编辑、撰述员等名目,发表于《学衡》第三期上的《学衡杂志简章》中则署“本杂志总编辑兼干事吴宓”。

1921年11月,《学衡》第一期完稿,1922年1月,《学衡》杂志正式出版。《学衡》为月刊,至1926年底停刊,出刊60期。1928年复刊,改为双月刊,1930年停办一年又零星出刊,至1933年7月停刊,又出19期,共79期。

衰落

除了《学衡》杂志,学衡派成员的刊物尚有《史地学报》、《文哲学报》。学衡的黄金时代在其创办后的最初数年,1928年复刊后的《学衡》已难比往昔。1923年11月刘伯明病逝,1925年1月郭秉文因党派势力介入被免职引发易长风潮,都对学衡社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1932年,《国风》半月刊取代《学衡》杂志成为学衡派的主要刊物,学衡社及《学衡》杂志至此停息已定,而国风社新立。抗战之际,秉承学衡与国风精神,张其昀等人在国立浙江大学创办《思想与时代》。

评价

《学衡》杂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性人文学术刊物,涵盖了文化、文学、史学、哲学、伦理、教育、宗教以及政治等诸多领域。如同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对于中国现代科学研究的启蒙一样,学衡社主办的《学衡》杂志是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的先导刊物。学衡及其后的国风和中国科学社的学人存在密切关系,有些学人如胡先骕、张其昀等人同时活跃在两者当中。

参考文献

  1. 王信凯:〈现代中国教育专业化之形成过程〉 《东方人文学志》,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