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河北省保定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12年—1923年
編號6-897
登錄2006年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歷史上成立最早的一所現代軍事學府,位處直隸(今河北省保定城東郊,佔地3,000餘畝,前身為清朝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

1912年至1923年期間,保定軍校共辦九期,畢業生有6,300餘人;若從北洋行營將弁學堂(1902年)算起,保定各軍事學堂(校)共培養、訓練了11,000餘名軍官。而保定軍校的畢業生中,取得少將以上頭銜的將軍達1,700餘人。

由將軍的總數,可了解保定軍校畢業的職業軍官,為民國軍閥中最重要的基礎戰力,在中國所有軍事陣營中都有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包括北洋政府、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

校區歷史

1993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遺址上復建了保定軍校博物館,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AA級景區,免費對外展覽
  • 1901年11月 李鴻章病逝,袁世凱到保定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舉辦小站練兵教學,但是根據《辛丑條約》不准駐紮天津附近,於是亦移至保定。
  • 1902年5月 於保定開辦「北洋行營將弁學堂」,雷震春任總辦。
  • 1903年2月 袁世凱奏請開辦陸軍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進行正規軍事教育訓練。之後於保定建成「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即為保定軍校前身。每省設一所陸軍小學堂,學制三年。全國設四所陸軍中學堂,學制兩年。保定設陸軍入伍生總隊,分為步、馬、炮、工、輜重各隊,學制4個月。保定設陸軍兵官學堂,學制一年六個月,入原隊半年為「學習官」。畢業後入個部隊為排長。在部隊任職2年以上擇優入陸軍大學堂,學制兩年。
  • 1906年 於保定校址分別開辦:陸軍速成學堂(定額八百,學制2年加6個月實習)、陸軍軍官學堂(1910年7月更名為陸軍預備大學堂)。
  • 1912年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把陸軍預備大學堂搬至北京,並更名為陸軍大學。10月,於保定東郊3里地的陸軍預備大學堂與陸軍速成學堂原址創辦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 1920年暑假,駐紮在軍校的軍人因未得薪餉發生嘩變,搶劫軍校,之後校舍被放火燒毀。
  • 1923年8月,保定軍校停辦
  • 1993年7月,軍校舊址成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1995年,軍校舊址上建起了保定軍校紀念館。
  • 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制設計

保定軍校的設立規劃,始於清朝時期為訓練新軍,而在1904年制定公佈的陸軍學堂辦法。在該辦法中,將正規軍事教育設定為四階段:小學堂、中學堂、兵官學堂、大學堂。保定軍校定位為清朝未開辦的兵官學堂,作為正規初級軍官培訓所用。

保定軍校學制章程參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教育課程2年,自預備學校升學至保定軍校前須進行半年的入伍訓練。學校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程兵、輜重兵五種兵種科系。軍校教官則多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學成歸國之畢業生擔任,留日資歷的校長亦不在少數。

到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代,軍校辦理方針作出調整,自四級制縮減為三級制。陸軍中學堂改名為陸軍預備學校,小學堂停招,在現有學生畢業後關閉,形成預備學校、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等三級制。

保定軍校的學生來源,在前七期僅招收陸軍預備學校(清制之陸軍中學堂)之畢業生,至第八期始擴大招考。而承襲清制的陸軍中學堂則是僅招收各省開設的陸軍小學堂畢業生,理論上在入學前已經接受5年的軍事專業教育(陸小3年、陸中2年),在未擴大招生之前的保定軍校畢業生是具備7年以上的軍事專業教育,整體素質上較為整齊。

歷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