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出自求聞百科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校徽
校訓厚德博學 唯實求新
創辦時間1957年10月16日
學校類型公立
黨委書記凌靖波
校長戴青雲
校址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本部: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西校區:天河區龍口西路576號
北校區:越秀區廣園西路183號
白雲校區:白雲區江高鎮環鎮西路155號
 中國廣東省河源市
河源校區:東源縣仙塘鎮東環路東側
電話號碼020-38257322
網站http://www.gpnu.edu.cn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英語: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縮寫GPN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省屬、以本科教育為主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校主要任務是為各級各類中職和高職院校培養師資,共有64個本科專業,學科覆蓋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面向廣東廣西海南河南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山東陝西新疆貴州安徽甘肅福建等省區招生。學校共有五個校區[1][2]

歷史沿革

建國至文革前

1954年底,廣東省開始研究籌辦民族學院的問題,1956年後向國務院申報籌辦廣東民族學院

1957年10月16日,學校以「廣東民族學院」的名義獲准建校,由廣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並於1958年9月1日正式開學。初始校址位於廣州市犀牛路5號(現廣東粵劇院所在的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03號),首任校長由羅明兼任。辦學初期學校設有政治、教育行政班和技術預備班,後又增設苗族班、工農預科班與財經培訓班,主要教學任務是以分批輪訓廣東省內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民族幹部和初級中學的領導成員,以及招收部分少數民族幹部學習文化。

1961年9月,遵照中共廣東省委「要把民族學院辦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指導意見,學校整體遷往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鎮,遷校後開始增設升大學預科班和培養實用人才的財會班、文化班和普通話訓練班,此時學生全數為廣東省內少數民族學生。當地原自治州幹部學校後來併入廣東民族學院。[3][4]

文革時期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受到衝擊,陷於癱瘓。1968年11月全體教職工被下放阿駝嶺「五七幹校」勞動,接受再教育。1969年5月15日中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停辦學校。

1974年4月25日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復辦學校,並呈報國務院,復校後學校在原基礎上增設中文、數理、政治三個大專班和工商財會班。1977年進一步創辦四年制的大學本科班。1978年4月,學校向廣東省委呈報請求整體回遷廣州,同年7月獲准。1981年12月,學校從海南島遷回廣州市石牌桂崗新校址正式開學。[3][4]

改革開放後

1998年,廣東民族學院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2000年,學校開始招收國際留學生。

2002年,廣東機械學校併入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範學院。2005年,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廣東省財貿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學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14年,學校入選國家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2015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選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6年,學校入選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

2017年,學校通過本科審核評估,同年與河源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河源校區

2018年,學校與國家教育部學校規劃發展中心簽約成為智慧學習工場試點高校,同年12月4日獲教育部批准更名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2020年7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天河學院脫離該校管理,並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廣州理工學院[5];10月,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河源校區正式啟用[6]

院系設置

二級學院

學校最近一次的學科專業調整於2016年10月28日的第五次中層幹部(擴大)會議正式上線,經過調整後的二級學院情況如下[7]

  1. 新增設立的二級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理工類學科)、光電工程學院(理工類學科)。
  2. 調整設立的二級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理工類學科)、電子與信息學院(理工類學科)、自動化學院(理工類學科)、機電學院(理工類學科)、法學與知識產權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
  3. 合併設立的二級學院(含教學教輔單位):文學與傳媒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外國語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管理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財經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教師培訓與繼續教育學院(人文社科類學科)。
  4. 更名設立的二級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理工類學科)。

原有的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民族學院(以上皆屬人文社科類學科)維持不變。

公共教學或直屬機構

隨二級學院一同經歷調整,調整後情況如下[7][8][9]

  1. 工業中心,將職業教育師範技能訓練中心調整至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新增全校電工電子等大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及實驗任務。
  2. 網絡信息中心,由原計算機網絡中心更名而來,不再承擔全校計算機類基礎課程教學。
  3. 學報編輯部,根據改版需求重新配置編輯人員及隊伍。
  4. 設立職業教育研究院,掛靠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5. 體育教學部、創新創業學院、圖書館、檔案館、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維持不變。

院系專業

文學與傳媒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漢語言文學(師範)
  •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師範,自2015年起停止招生)
  • 新聞學
  • 網絡與新媒體
  • 廣播電視編導

外國語學院

  • 日語
  • 英語(師範)
  • 商務英語
  • 英語(翻譯)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師範)
  • 人力資源管理
  • 市場營銷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師範)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業管理
  • 勞動與社會保障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學前教育(師範)
  • 應用心理學
  • 應用心理學(師範)
  • 教育技術學(師範)
  • 數字媒體技術
  • 數字媒體技術(師範)

財經學院

  • 會計學(國際會計)
  •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
  • 金融學
  • 財務會計教育(註冊會計師,師範)
  • 財務管理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國際商務
  • 國際商務(師範)
  • 國際金融(自2016年停止招生)
  • 審計學
  • 稅收學
  • 會計電算化(專科)

計算機科學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
  • 物聯網工程
  • 軟件工程(省級示範性軟件學院專業)
  •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師)
  • 電子商務(師範)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師範)
  •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

電子與信息學院

  • 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中興通訊創新班)
  • 光信息科學與工程
  • 網絡工程
  •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 電子信息工程

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範)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自動化
  • 自動化(師範)
  •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機電學院

  • 工業設計
  • 工業設計(師範)
  • 機械電子工程(機器人方向)
  • 機械電子工程(師範,機器人方向)
  • 產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
  • 產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師範)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師範)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師範)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
  • 車輛工程
  • 車輛工程(師範)
  • 汽車服務工程
  • 汽車服務工程(師範)

法學與知識產權學院

  • 行政管理(企業行政管理)
  • 公共事業管理
  • 行政管理
  • 法學

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 信息與計算科學

光電工程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光源與照明

美術學院

  • 產品設計(首飾設計)
  • 環境設計
  •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師範)
  • 美術學(師範)
  • 工藝美術(師範)
  • 服飾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方向)
  • 動畫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服裝與服飾設計(2+2四年制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

音樂學院

  • 音樂學(舞蹈,師範)
  • 音樂學(師範)[7]

歷任校長

姓名 籍貫 任期[4]
羅明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1959年7月-1965年12月
陳景濤(代校長) 遼寧省瀋陽市 1965年2月-1969年10月
李春初 海南省萬寧市 1966年11月-1968年
楊清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 1975年9月-1983年11月
李獨清(代校長) 海南省澄邁縣 1981年10月-1983年11月
蔡仲淑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 1983年11月-1995年5月
馬世品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 1995年5月-2000年6月
柳柏濂 廣東省中山市 2000年6月-2004年4月23日
郭斯淦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 2004年1月-2006年2月10日
王樂夫 河北省 2006年2月-2016年5月
郭傑 江蘇省徐州市 2016年5月-2018年8月
駱少明 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 2018年9月-2021年11月
戴青雲 湖南省常德市 2021年11月-

資料來源

  1.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学校简介. 
  2.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生工作部(處)招生辦公室. 学校简介. 
  3. 3.0 3.1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少数民族志. 廣東省志 2000年1月第1版.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315. ISBN 7-218-03266-4. 
  4. 4.0 4.1 4.2 呂奎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史 2005年8月第1版.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5年7月. ISBN 7-5073-1918-0. 
  5. 教育部关于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06-30 [2020-08-07]. 
  6. 杜瑋淦. 广师大河源校区正式启用,4130名2020级本科生入驻__南方plus_南方+. static.nfapp.southcn.com. [2021-02-17] (英語). 
  7. 7.0 7.1 7.2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教学单位. 
  8.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科研及新型研发机构. 
  9.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教辅机构.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