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禟

出自求聞百科
允禟
貝子
允禟
胤禟→允禟→塞思黑→允禟
族裔滿族
出生康熙二十二年
(1683-10-17)1683年10月17日
逝世雍正四年
1726年9月22日(1726歲-09-22)(42歲)

允禟滿語ᠶᡡᠨ
ᡨᠠᠩ
穆麟德Yūn Tang;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原名胤禟滿語ᡳᠨ
ᡨᠠᠩ
穆麟德In Tang),康熙帝第九子,宜妃郭絡羅氏之子。胤禟自幼好學,讀書甚多,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也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首先用拉丁字母轉寫滿文[1],甚至親近來華天主教耶穌會會士。

生平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廿七出生,與允祺為同母兄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為貝子。允禟家財豐厚,與八阿哥允禩、十阿哥允䄉和十四阿哥允禵為死黨。

雍正元年,雍正召十四阿哥允禵回京,後命允禟出駐西寧。雍正三年,因罪削貝子爵。雍正四年,被斥為「僭妄非禮」,允禟與允禩一同被開除宗室籍,並令更改名為塞思黑滿語ᠰᡝᠰᡥᡝ穆麟德Seshe,豬)。「塞思黑」一詞,魯迅認為可能是「狗」的意思,但滿文中之「狗」為「隱搭混」(滿語ᡳᠨᡩᠠᡥᡡᠨ穆麟德indahūn)。有學者解釋為動詞「顫抖」(滿語ᠰᡝᠰᡥᡝᠮᠪᡳ穆麟德seshembi)的命令式,意思是「去顫抖吧」。亦有學者認為seshe一詞是動詞seshembi的詞根,意為「討厭、厭煩」。亦有學者認為該詞意思是「野豬刺傷人」,把允禟比作刺傷人的野豬,意指允禟「令人憎惡、不要臉」。又據遼寧省檔案館滿文史料《黑圖檔》記載,允禟八子分別改名為「復西渾」(fusihūn,下賤的)、「佛楚渾」(facuhūn,卑賤的、淫亂、叛亂)、「烏比雅達」(ubiyada,可惡的)、「額依默德」(eimede,令人討厭的)、「海蘭」(hairakan,可惜了的)、「棟啟」(dungki,懶惰的)、「杜希憲」(dusihiyen,糊塗人)、「額依渾」(eihun,愚蠢的)等侮辱性名字。[2]允禟被胡什禮解往保定監禁,圍築高牆,時值酷暑,蠅蚋遍地。

雍正四年二月初九日,朝廷封存十一件揭露允禟罪證的檔案,其中四件為允禟與其親戚、屬下來往的滿文信件,而另外七件檔案則為允禟所創西洋密碼字的字母表,以及允禟家人、屬下使用西洋密碼字所寫的信件,均是弘暘與父母、諳達之間交流家事[3]。四月初九日,雍正帝召入諸王,交出允禟所造十九字頭書,囑咐他們在九卿齊集時一同看閱。諸王、大臣看閱這本書後,驚訝允禟竟然在清太祖欽定的十二字頭書內恣意添入七字頭,並且編纂刊刻,認為「悖謬已極,系包藏異心,擾亂國政,情殊可惡[4]」。同年八月二十七日,以「腹疾卒於幽所」[5]。終年四十三歲。

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帝諭曰:「夫加朕以凶暴惡名,允禩、允禟等之罪,今敗露者即不勝其數,其他匪類邪黨之聽其驅使者,奚止數千百人,造作種種誣謗之語,已流散於極邊遠塞,則宇宙之內,鄉曲愚人為其所惑者,豈止曾靜數人而已哉…」[6]

乾隆帝登基後,下達上諭:「阿其那、塞思黑,存心悖亂不孝不忠,獲罪於我皇祖,我皇考即位之後,這兩人更心懷怨望思亂我宗社,所以我父特降諭旨,削籍離宗,究阿其那、賽思黑之罪,不止於此,此我皇考至仁至厚之寬典也,但阿其那、塞思黑,孽由自作萬無可矜…」[7][8][9]

胤禟獲罪後,嫡福晉董鄂氏與長子弘晸(逝於乾隆五十二年)均被禁錮。弘晸在拘禁處度過50餘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二月方被釋放。乾隆年間恢復原名、宗籍。

但是,清朝宗室金承藝根據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雍正皇帝有一份批折檔案,有隱約提起真相:「朕尚有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等叛賊之弟…不但弟兄,便親子亦難知其心術行事也」。[10]

妻妾

宗人府紅名冊為修緝玉牒的其中一份底稿,由於很多側室侍妾的父親都是府里包衣,所以當時上報的名字及姓氏都是俗稱,並非真實名字。

  • 嫡福晉董鄂氏固倫端莊公主之玄孫女。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記載,第九子胤禟位下已有嫡妃都統齊實 (齊什、齊十、七十) 之女。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藏雍正二年閏四月二十日,兵部右侍郎李維鈞上奏的《奏為九貝子福晉之父原任正紅旗固山額真齊十即七十在獲鹿縣病故事》,直隸巡撫李維鈞遵旨訪查齊什之死似屬非詐事。雍正三年六月,署理川陝總督岳鍾琪遵旨察訪並跟隨九貝子福晉到陝西。
  • 側福晉劉氏,劉大之女,原為妾。
  • 側福晉郎氏,郎圖之女,原為妾。
  • 側福晉周氏,周大之女,原為妾。
  • 側福晉朱氏,朱大之女,原為妾。
  • 側福晉佟氏,佟大之女。
  • 侍妾兆佳氏,瑪納哈之女。根據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記載,第九子胤禟位下有已生育侍妾卓甲氏,疑為兆佳氏。
  • 侍妾完顏氏,王達之女。根據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記載,第九子胤禟位下有侍妾王甲氏,應為已生育的完顏氏。
  • 侍妾陳氏,陳大之女。
  • 侍妾赫西克氏,根據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牒》記載,第九子胤禟位下有已生育侍妾赫西克氏,待考。

子女

  • 第一子散秩大臣弘晸,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初八日戌時生,母妾劉氏,劉大之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十一月十八日辰時卒,年八十二歲。嫡妻納喇氏,尚書盛安之女;妾楊氏,楊大之女。二子:長子碩綏。
  • 第二子閒散宗室弘暲,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十九日丑時生,母妾劉氏,劉大之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六月初八日寅時卒,年四十八歲。嫡妻郭絡羅氏,根特宜之女。一子:第一子世泰。
  • 第三子閒散宗室弘相,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二十二日丑時生,母妾兆氏,瑪納哈之女;乾隆四年己未三月十四日巳時卒,年三十歲。妾張氏,張大之女。一子:長一子未有名。
  • 第四子閒散宗室弘曠,康熙五十年卯十一月初六日卯時生,母妾郎氏,郎圖之女;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二十一日子時卒,年二十七歲。
  • 第五子三等侍衛弘鼎,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十日戌時生,母妾完顏氏,王達之女;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四日丑時卒,年七十二歲。嫡妻巴林訥穆氏,察哈爾總管布坦之女;繼妻兆佳氏,騎尉唐古圖之女;妾劉氏,巴朗之女。七子:長子吉興,次子延瑞,三子延恆,四子* 穎福,五子庚福,六子永德,七子二等侍衛永輝。
  • 第六子棟喜,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六月初八日丑時生,母妾朱氏,朱大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十二月十五日卯時卒,年七十二歲。嫡妻彭佳氏,索柱之女。五子:長子宗余,次子福存泰,三子福保泰,四子福佑住,五子郎中福琛。
  • 第七子已革侍衛四保,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九月十四日未時生,母妾周氏,周大之女;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奉旨過繼尼雅哈為嗣,太祖十六子(費揚果曾孫),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二月二十八日寅時卒,年五十三歲。嫡妻金氏,誠住之女。二子:長子國星阿,次子祝爾杭阿。
  • 第八子閒散宗室都錫欣,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初四日丑時生 乾隆四十年乙未十月初二日戌時卒,年五十六歲,嫡妻白佳氏,常載之女;妾馬氏,馬榮之女。三子:長子宗賴,次子宗源,三子永卓。
  • 第一女,康熙四十年辛巳十一月十一日巳時生,母為媵妾完顏氏王大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八月,嫁厄魯特綽絡斯氏郡王色卜騰旺布;女雍正三年乙巳七月初九日卒,年二十五歲。
  • 第二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二月初四日酉時生,媵妾兆佳氏瑪納哈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五月,嫁巴林博爾濟吉特氏郡王侃布;女乾隆六年辛酉四月卒,年四十歲。
  • 第三女,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六月十三日辰時生,母為媵妾完顏氏王大之女,與第一女同母;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嫁侍衛永福(納蘭揆敘嗣子);女雍正五年丁未二月卒,年二十四歲。
  • 第四女,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月二十五日寅時生,母為嫡妻董鄂氏七十之女;康熙六十年辛丑,嫁趙世揚;女雍正四年丙午十二月卒,年二十二歲。
  • 第五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七月十四日辰時生,媵妾兆佳氏瑪納哈之女,與第二女同母;乾隆四年己未七月,嫁色卜騰;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八日巳時卒,年三十七歲。
  • 第六女,康熙五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丑時生,母為媵妾陳氏;選婿陳氏陳布,未婚;婿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卒,女守節,女乾隆三十二年十月二十日酉時卒,年四十九歲。

貝子允禟世系圖

 
 
 
 
 
 
 
 
 
 
 
 
 
 
 
過繼
 
 
 
 
 
 
已革貝子允禟
1683-1709-1725-1726
 
 
 
 
 
 
 
 
 
 
 
 
 
 
 
 
 
 
 
 
 
 
 
 
 
 
 
 
 
 
 
 
 
 
 
 
弘晸
1706-1787
 
 
 
弘暲
1709-1756
 
 
 
 
 
 
 
 
 
 
 
 
 
 
 
 
 
 
 
 
 
 
 
 
 
碩綏
1726-1752
 
 
 
世泰
1741-1800
 
 
 
 
 
 
 
 
 
 
 
 
 
 
 
 
 
 
 
 
 
 
 
 
 
 
 
 
 
 
 
 
克功
1748-1752
 
 
 
克慶
1765-1819
 
 
 
 
 
 
 
 
 
 
 
 
 
 
 
 
 
 
 
 
 
 
 
 
 
 
 
 
 
 
 
 
 
 
 
 
 
 
奕稅
1796-1852
 
 
 
 
 
 
 
 
 
 
 
 
 
 
 
 
 
 
 
 
 
 
 
 
 
 
 
 
 
 
 
 
 
 
 
 
載芳
1829-1861
 
 
 
載徹
1835-1891
 
 
 
 
 
 
 
 
 
 
 
 
 
 
 
 
 
 
 
 
 
 
 
 
 
溥麋
1851-1859
 
 
 
溥表
1870-?
 
 
 
 
 
 
 
 
 
 
 
 
 
 
 
 
 
 
 
 
 
 
 
 
 
 
 
 
 
 
 
 
 
毓堥
1913-
 
 
 
 
 
 
 

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 演員
1980年 大內群英 莫少聰
1995年 九王奪位 姜皓文
1997年 江湖奇俠傳 劉全
1997年 雍正王朝 苗海忠
2002年 李衛當官
2004年 李衛當官2
2003年 九五至尊 李家聲
2008年 書劍恩仇錄 劉德凱[11]
2011年 宮鎖心玉 馬文龍
步步驚心 韓棟
後宮甄嬛傳 只有在劇中提及,未現身。
2013年 我為宮狂 張哲瀚
宮鎖沉香 朱梓驍
2014年 食為奴 黃建東

注釋

參考文獻

  1. 《清史稿.卷220.允禟》四年正月,九門捕役得毛太、佟保等寄允禟私書,以聞,上見書跡類西洋字,遣持問允禟子弘暘,弘暘言允禟所造字也
  2. 王佩环:《从沈阳故宫满语文档再释阿其那与塞思黑》. [2017-12-22]. 
  3. 王冕森《允禟西洋密碼字檔案初探》,引用《宮中檔案全宗》,雍正四年二月初九日封,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檔案號:04-02-002-000207-0052至04-02-002-000207-0062
  4. 王冕森《允禟西洋密碼字檔案初探》,引用崇安等滿文奏摺(無題名),雍正四年四月十三日,《宮中各處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4-02-002-000207-0051
  5. 《文獻叢編第二輯·允禩允禟案》
  6. 大義覺迷錄》《雍正朝起居注》
  7. 清高宗實錄》載: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癸酉○又諭:阿其那、塞思黑、存心悖亂。不孝不忠。獲罪於我皇祖聖祖仁皇帝。皇考即位之後。二人更心懷怨望。思亂宗社。是以皇考特降諭旨。削籍離宗。究之二人之罪。不止於此。此我皇考至仁至厚之寬典也。但阿其那、塞思黑、孽由自作。萬無可矜。而其子若孫。實聖祖仁皇帝之支派也。若俱屏除宗牒之外。則將來子孫、與庶民無異。當初辦理此事。乃諸王大臣再三固請。實非我皇考本意。其作何辦理之處。著諸王滿漢文武大臣翰詹科道。各抒巳見。確議具奏。其中若有兩議三議者。亦准陳奏。
  8. 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四年。己未。十二月。○和碩康親王巴爾圖等議奏、弘皙大逆不道。乞正法。以彰國憲。弘皙妻子、請照例革去宗室為民。交該旗辦理。其與弘皙結黨之莊親王允祿、請仍照原議革去王爵。諭曰:王大臣所奏甚是。弘皙情罪重大,理應即置重典,以彰國法。但朕念伊系皇祖聖祖皇帝之孫,若加以重刑,於心實有所不忍。雖弘皙不知思念皇祖,朕寧不思念皇祖乎。從前阿其那塞思黑居心大逆干犯國法。然尚未如弘皙之擅敢仿照國制設立會計、掌儀等司,是弘皙罪惡。較之阿其那輩、尤為重大。但阿其那、塞思黑尚屬小有才之人。若弘皙乃昏暴鄙陋、下愚無知之徒。伊前後所犯罪惡,俱已敗露,現於東菓園永遠圈禁,是亦與身死無異。凡稍有人心者,誰復將弘皙尚齒於人數乎。今既經王大臣如此奏請,則弘皙及伊子孫,未便仍留宗室。著宗人府,依阿其那塞思黑之子孫,革去宗室。
  9. 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三日甲戌○諭曰、皇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居心險詐。結黨妄行。罪皆自取。皇考尚不忍重治其罪。僅令削除譜牒。更改其名。以示愧辱。就兩人心術而論。其潛蓄覬覦窺竊之謀。誠所不免。及皇考紹登大寶。伊等怨尤誹謗。亦屬情事所有。蓋伊兩人、未嘗無隱然悖逆之心。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是以皇考雖明暴其罪狀。猶為曲示矜全。聖心如日在天。固眾所共仰也。迨皇考晚年。屢向朕(乾隆帝)諭及此事。輒愀然不樂。意頗悔之。若將留以有待者。朕即位之初。深有念於孔子三年無改之言。未敢遽易成案。今臨御四十三年矣。近降旨復睿親王封爵。及仍給還功績諸王原封爵號。因念宗藩遠派。既為核實酬庸。而近屬本支。豈宜略而不辦。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後世子孫。亦無敢言者。所有允禩、允禟、二人。自不合還其原爵。仍當復其原名收入玉牒。兩人子孫。亦當一併敘入。並著軍機大臣、會同宗人府。查明應入支派。列譜呈覽。朕此舉、實仰體我皇考當日仁心。以申未竟之緒。諒皇祖、皇考、在天之靈。亦當愉慰也。又弘晳、在乾隆初年。曾獲罪戾。經承辦之莊親王等。奏請削其原名。閱今亦三十餘年矣。念其所犯。更非必不可原之罪。且其子姓現列宗圖。何必獨令其削名示貶。弘晳、亦著於玉牒內。復其原名。則皇祖一派天潢。牒圖具列。益昭麟趾燕貽之盛。朕亦惟揆情度理。悉准以大公至正之心而已。將此通諭知之。
  10. {{關於允禩之死因,在後來的末代皇帝溥儀曾說過,小時與其弟溥傑在宮裡某處裡面的香爐中,挖出一封乾隆皇帝所留的書信,上面寫道:『打開此信者,皆不是我的子孫』。並提及允禩的死因真相。}}根據:末代皇帝溥儀、溥傑賈英華末代皇帝的後半生》《末代皇弟溥傑傳》溥儀晚年時,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專門記載了小時候玩耍時看見雍正帝的密詔的這件事,雖避免記憶有誤最終刪掉相關文字。但另一個親歷者——溥傑,在後來的訪談中向歷史學者賈英華詳細描述養心殿神龕裏發現藏有乾隆晚年時疑似留下雍正帝的密詔,乾隆帝晚年特別揭開這段歷史,目的可能是希望紀錄歷史於野史或非正史上。
  11. 於劇中化名「于萬亭」
允禟
貝子允禟世系
清聖祖世系的分支
出生於:10月17日1683年逝世於:9月22日1726年
王室頭銜
新頭銜 貝子(允禟系)
任職期間:1709年-1725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長子弘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