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医学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汉医学,是起源于汉民族的传统医学[1],现代的中国人多称其为“中医学”。其理论与技术最早是由汉民族所奠定以及发展的,并伴随中国在亚洲数千年以来的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力,而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等其它地方。被传播于中国之外的汉医学,亦受到许多其他民族的影响,其常与当地之传统医学相结合,并形成了以汉医学为基础,但在理论与技术的比较上,略微与作为起源地的中国有所迥异的医学流派。在现代的亚洲国家中,各自存在着对汉医学的不同称呼,例如日本人称其为“汉方医学汉方医学)”或是“东洋医学东洋医学)”[2];越南人则称其为“东医学Đông y)”。

历史

最早使用汉医学这个名词的是日本,在江户时期,他们用这个名词来与他们本土医学—和医学,及西方医学—兰医学,来作区分。清朝时也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中国的传统医学。

韩国与越南,称呼中国传统医学为东医,由欧洲传入的现代医学则为西医。但在清朝时,受中国影响,他们也称中国传统医学,为汉医学。

直到民国初年,现代医学进入中国,现代医学的支持者,视现代医学为新医,视中国传统医学为旧医。中国传统医学的支持者,则以国医或中医(意为“中国的”医学)自居,认为现代医学是来自西方的西医。双方引发争执,但中医学的名称也自此确立,在中国很少以汉医学来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名称。

但在日本、韩国与越南等地,他们仍然使用这个名词。

1986年,韩国修订了医疗法,将韩国的汉医学更名为韩医学,但民间仍然习用汉医学一名。

中国大陆以外的发展

日本

在中医四诊之外,日本发展出腹诊技术。

台湾

越南

注释

  1.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2. 对现代日本人而言,“东洋医学(东洋医学)”一词,实是指采药物疗法的“汉方医学(汉方医学)”和采物理性疗法的“针灸医学(鍼灸医学)”,这两类治疗方法之合称。

参考文献

  • 入江祥史著,黄姿玮译,《绘图解说汉方医学》,台中市:晨星出版,2018年。
  • 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清水藤太郎合著,何志锋译,《汉方诊疗医典》,台北市: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1988年。
  • 大冢敬节原著,何志锋译,《汉方的特质》,台北县新店镇: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1975年。
  • 大冢敬节著,邱年永译,《汉方医学》,台中市:昭人出版社,1956年。
  • 小曾户洋著,郭秀梅译,《日本汉方典籍辞典》,北京市:学苑出版社,2008年。
  • 山田庆儿著,廖育群、李建民编译,《中国古代医学的形成》,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生命医疗史研究室主编,《中国史新论:医疗史分册》,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 史世勤主编,毛德华等编著,《中医传日史略》,武昌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 史兰华等编,《中国传统医学史》,北京市:科学出版社,1992年。
  • 朱建平著,《中国医学史硏究》,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
  • 杜正胜著,《从眉寿到长生:医疗文化与中国古代生命观》,台北市:三民书局,2005年。
  • 李建民主编,《从医疗看中国史》,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 李建民著,《方术.医学.历史》,台北市:南天书局,2002年。
  • 李建民著,《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台北市:三民书局,2005年。
  • 李建民著,《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年。
  • 李建民著,《近世中医外科“反常”手术之谜》,台北市:三民书局,2018年。
  • 李建民著,《华佗隐藏的手术:外科的中国医学史》,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 李建民著,《旅行者的史学:中国医学史的旅行》,台北市:允晨文化,2009年。
  • 李贞德主编,《性别、身体与医疗》,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 李贞德著,《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市:三民书局,2008年。
  • 周佳荣编著,《中国医学史辞典》,香港:中华书局,2002年。
  • 范行准著,《中国病史新义》,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 范行准著,《中国医学史略》,北京市: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
  • 范家伟著,《大医精诚:唐朝国家、信仰与医学》,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 范家伟著,《六朝隋唐医学之传承与整合》,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 林仲昆编译,《中国汉方医学槪论(前编)》,台北市:嘉励出版社,1967年。
  • 林仲昆编译,《中国汉方医学槪论(后编)》,台北市:嘉励出版社,1968年。
  • 林伯欣,《痛史:古典中医的生命论述》,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 林昭庚、周珮琪、林伯欣、施惠娟主编,《中医学史》,台北市:卫生福利部国家中医药研究所,2014年。
  • 林昭庚、陈光伟、周珮琪著,《日占时期の台湾中医》,台北市: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2011年。
  • 林昭庚主编,《台湾中医发展史: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沿革暨台湾中医发展沿革》,台北市: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2004年。
  • 俞慎初编著,《中国医学简史》,福州市:福建省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1956年。
  • 郭子光主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 郭霭春编,《中国医史年表》,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 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上海市:商务印书馆,1937年。
  • 陈昭宏著,《日占时期台湾皇汉医道复活运动》,台北市:政大出版社,2017年。
  • 马伯英、高晞、洪中立着,《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上海市:文汇出版社,1993年。
  • 黄龙祥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01年。
  • 叶永文著,《台湾中医发展史:医政关系》,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 杨晶鑫著,《近世日本汉方医学变迁研究》,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 贾春华著,《日本汉医古方派研究》,长春市:长春出版社,1996年。
  • 贾得道著,《中国医学史略》,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 廖育群著,《吉益东洞:日本古方派的“岱宗”与“魔鬼”》,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 廖育群著,《岐黄医道》,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 廖育群著,《远眺皇汉医学:认识日本传统医学》,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 廖育群著,《医者意也: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 潘桂娟、樊正伦编著,《日本汉方医学》,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
  • 刘文巨、周超凡编著,《中医与汉方医腹诊》,南昌市: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 戴昭宇、赵中振主编,《日本传统医药学现状与趋势》,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8年。
  • 颜焜荧著,《汉方医学概论》,台北市:南天书局,1995年。
  • 严世芸主编,《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