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十二虎臣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江表之虎臣,是指三国时代孙吴麾下的12位将领的合称。《三国志》作者陈寿将十二位合作一卷(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并赞誉以上十二人为江表之虎臣[1]

成员

姓名 官职 爵位
程普 德谋 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黄盖 公覆 偏将军、武陵太守 关内侯
韩当 义公 昭武将军、冠军太守 石城侯
蒋钦 公奕 右护军
周泰 幼平 奋威将军、汉中太守 陵阳侯
陈武 子烈 偏将军
董袭 元世
甘宁 兴霸 折冲将军、西陵太守
凌统 公绩 偏将军
徐盛 文向 建武将军、安东将军、庐江太守 芜湖侯
潘璋 文珪 右将军 溧阳侯
丁奉 承渊 左将军、右大司马、大将军 安丰侯

参见

简介

程普

荡寇将军江夏太守程普(?-210年),字德谋,幽州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孙坚麾下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担任右都督一职与左都督周瑜共同抵御曹军,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黄盖

偏将军武陵太守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东汉末年孙坚麾下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

韩当

昭武将军冠军太守、石城侯韩当(?-226年),字义公,幽州辽西(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孙坚麾下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韩当因为擅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而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黄武五年(226年)卒。

蒋钦

右护军蒋钦(?-220年),字公奕,扬州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孙策麾下的武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周泰

奋威将军、陵阳侯周泰(?-222~229年),字幼平,扬州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东汉末年孙策麾下的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十几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御帻青缣盖。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年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陈武

偏将军陈武(178年-215年),字子烈,扬州庐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东汉末年孙策麾下的武将。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部下任职。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陈武又屡建战功,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合肥战役中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

董袭

偏将军董袭(?-213年),字元朝,扬州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孙策麾下的武将。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解救,并命董袭率五楼船前住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请董袭一起逃出。但董袭大怒曰:“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受将军的任务,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谁再说要逃走便立斩!)”于是无人敢干预。最后五楼船果然倾覆,董袭浸死,孙权改服致丧,厚待其家人。

甘宁

折冲将军西陵太守甘宁(?-215年),字兴霸,益州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的武将。少年有力,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建安十年(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夜袭曹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智勇双全,战功显赫。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三国演义》中虚构在吴蜀之战中被蜀国将领沙摩柯一箭射死。

凌统

偏将军凌统(189年-217年),字公绩,扬州吴郡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的武将。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凌统认为山中之人大多壮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劝诱他们投降,孙权便命他东进,并命各城凡凌统要求,皆先给予后报告, 募得精兵万余人。途中经过祖县,并进入乡寺,与乡亲旧友故恭敬尽礼,恩意极隆。后凌统病卒,得年二十九岁。孙权闻之,哀不能自止,数日减其膳,每言及凌统皆流涕,抚育其孤,又使张承为之作铭诔。

徐盛

安东将军、芜湖侯徐盛(?-224~229年)字文响,徐州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的武将。徐盛最初因讨伐山贼有功而被加为中郎将,后于濡须口之战中表现出色,得到孙权的赞赏。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伐吴时,徐盛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建筑篱笆,并在墙上设置假箭楼,江中摆上战船。曹丕到达广陵后,看到围墙惊愕不已。围墙连江数百里,而长江正在涨水,于是曹丕放弃进攻,引军撤退。吴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潘璋

右将军、溧阳侯潘璋(?-234年),字文珪,兖州东郡发干县((今山东聊城冠县东)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的武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自麦城逃走,潘璋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他部下的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黄武二年(223年),魏将曹真夏侯尚等围攻南郡朱然,夏侯尚分前军三万人造浮桥,渡过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合兵前往解救,但未知敌情,未能解救,而魏军每日都有士兵渡河。潘璋认为:“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率军到魏军上流五十里,割下数百万束芦苇,缚成大筏,准备点燃后顺河水而下,火烧浮桥。

丁奉

大将军、安丰侯丁奉(?-271年),字承渊,扬州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的武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斩将夺旗,屡立功勋,曾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帐下副将。建兴元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侵犯东吴的魏军。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在位时,孙休与张布密谋,想诛杀佞臣孙𬘭,张布曰:“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孙休便召丁奉,并说明原由:“𬘭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丁奉曰:“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孙休接纳此计。宴请孙𬘭,丁奉与张布给左右打眼色,当场斩杀孙𬘭。升迁为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评价

正史并无“江东十二虎臣”此名称,为现今网络中为了让三国势力中皆有称号之猛将对等而衍生出来之称呼,不过有很多对于上数将领的评价。

  • 陈寿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 陆机:“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 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
  • 郝经:“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霸,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
  • 慕容廆:“不知今之江表为贤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将吕蒙、凌统高踪旷世哉?”
  • 萧常:“(黄)盖将略吏能,皆有可称;(蒋)钦折节好学,以公灭私,(徐)盛愤惋于邢贞,统降意于盛暹,(丁)奉破强敌、夷钜奸,舒徐不迫,皆江东之翘楚。”
  • 刘咸炘:“程普最长,黄、韩从坚,蒋、周、陈、董从策,甘、凌、潘、徐则权所用也,丁奉行辈最后。”

注释

  1. 《三国志‧吴志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