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鹤古建筑群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梅鹤古建筑群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宁德市蕉城区虎𬇙镇梅鹤村
分类古建筑
时代宋至民国
登录2018年9月7日
子项
九跳桥、沉字桥、柳墘桥、石阙门、车山宫、东岳宫、林公宫、十年厅、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赞帮厝、民国建筑(知青点)
保护历史
蕉城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

梅鹤古建筑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𬇙镇梅鹤村,包括三座桥、一个门、三处宫庙、一处明代民居、五处清代民居和一处民国建筑等14处建筑,是2018年入选的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2]

各建筑概况

桥梁(九跳桥、沉字桥、柳墘桥)

九跳桥是一座全长25米、宽2.4米的三孔伸臂石梁桥,始建于宋代;沉字桥又名花桥,是一座全长36米的三孔石拱木廊桥,始建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历朝历经多次修缮,清朝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两次重修,中间设有歇山顶桥亭,廊屋面宽11间;柳墘桥是一座双跨石梁柱桥,建于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占地面积约11平方米。[1]

石阙门

石阙门建于明代,占地面积20.5平方米,由块石相向垒砌,顶部覆盖着石墙帽,前方底部设置有须弥座,两侧石壁的地板以石铺就,门前五级石阶,地面铺设了拜石。[1]

宫庙(车山宫、东岳宫、林公宫)

清代兴建的车山宫供奉猎神车山公,建筑面阔单间,搁檩式悬山顶,宫内外排列象征四牙的四块石头,神案处有一块代表舌头的红色木板,寓意四牙守护外姓。东岳宫由三座并排的大殿组成,其中左侧两座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右侧建于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每座殿均采用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面阔三间,另有门楼、敞廊、偏房等构造。林公宫初建于宋代,最初是娘奶宫,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后改为林公忠平侯王庙,为单进合院式悬山顶建筑,主殿面阔三间。[1]

六处民居和知青点

十年厅兴建于明朝,清朝乾隆年间重修,是一座单进合院式民居,主厅面宽三间,进深七柱,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明间减中柱,顶部为悬山顶。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赞帮厝等清代民居,均采用单进合院式布局,外围有高大的夯土或匡斗青砖墙,主厅面宽三间,分上下两层,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前廊、前披屋等处装饰着各类精美的垂花柱和额枋雕刻。另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后来成为知青点,为带有门楼的合院式民居,外门楼及主院落大门均为传统做法建造的石质拱门。[1]

保护历史

梅鹤古建筑群于2015年12月入选宁德市蕉城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3],2018年9月7日,入选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建筑群每个单体建筑四周外延20米区域划定为保护范围。[1]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18〕218号). 2018-09-07 [2024-03-13].  该来源属于公有领域,本文含有该来源内容。
  2.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 福建分册 下. 福州: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2007: 732–742. ISBN 978-7-80516-829-6. 
  3.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人民政府关于要求转报将梅鹤村与文峰村古建筑群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请示.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 2017-01-11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