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饰角龙属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冠饰角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77 M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龙科 Ceratopsidae
亚科: 尖角龙亚科 Centrosaurinae
族: 尖角龙族 Centrosaurini
属: 冠饰角龙属 Coronosaurus
Ryan, Evans & Shepherd, 2012
模式种
布氏冠饰角龙
Coronosaurus brinkmani

(Ryan & Russell, 2005 原为尖角龙的一种)

冠饰角龙属名:Coronosaurus)是角龙科尖角龙亚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冠饰角龙是种中型角龙类,头盾后缘的第二颈盾缘骨突位置,由多个小型、丛聚状短骨突取代。

冠饰角龙原本是尖角龙属的第二个种,在2012年被成立为独立属[1]

发现与命名

布氏冠饰角龙的部分头骨化石

在1996到2000年之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菲力·居尔(Philip J. Currie)前往亚伯达省南部,在两个尸骨层进行挖掘工作,都是属于贝利河群(Belly River Group)的老人组(Oldman Formation)地层。138号尸骨层的下方14.6米,是恐龙公园组(Dinosaur Park Formation)地层,也属于范围较大的贝利河群[2]。MRR尸骨层的位置,在138号尸骨层的西南方约180公里处,也是老人组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中坎潘阶,约7650万到7620万年前。两个尸骨层出土的角龙类化石,被送到亚伯达省德拉姆黑勒镇的皇家蒂勒尔博物馆,进行化石处理、母岩处理的工作[3]

在2005年,古生物学家Michael J. Ryan、Anthony P. Russell将大部分化石建立为尖角龙属的第二个种,布玛尼尖角龙;种名是以研究人员Donald Brinkman为名,他曾对于白垩纪晚其亚伯达省的古生态系统,做出重要研究。正模标本(编号TMP 2002.68.1)是个大型顶骨,保存了接近完整的中线骨棒、部分的后侧骨棒,左边的第一到第三颈盾缘骨突被保存下来,右边的第一到第二颈盾缘骨突则被部分侵蚀过。顶骨缺少中线骨架的最前缘(顶骨的接触额骨部位),也缺少侧边骨棒(构成头盾眶上孔边缘的细骨棒)。这个顶骨来自于一个接近成年个体。除此之外的较知名标本,还有一个顶骨(编号TMP 2002.68.3)、一个眶后骨(编号TMP 2002.68.10)、一个眶上骨(编号TMP 2002.68.5)[1][3]

在2012年,Anthony P. Russell与其他古生物学家研究老人组的尖角龙亚科化石时,发现尖角龙的模式种Centrosaurus apertus)、布玛尼尖角龙,在种系发生学上并不形成一个单系群,也就是有拆分的必要。他们将布玛尼尖角龙建立为新属,模式种是布氏冠饰角龙Coronosaurus brinkmani,或译布玛尼冠饰角龙)。属名是由拉丁文的“王冠”(corona)与古希腊文的“蜥蜴”(saurus)所构成,王冠是意指其顶骨的形状,顶骨周围的颈盾缘骨突,使外形貌似王冠[1]

体征

布氏冠饰角龙的头骨模型

冠饰角龙是种中型角龙科恐龙。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其身长约为5米,体重估计值约为2公吨[4]。冠饰角龙的额角长度接近原始尖角龙亚科,例如亚伯达角龙恶魔角龙,而额角长度比祖尼角龙开角龙亚科还短。额角角核成尖金字塔状,在额角的一半位置,额角往两侧大幅弯曲,方向朝向斜侧边,经过眼睛上方。冠饰角龙的顶骨后侧骨棒(头盾的最后缘),延伸出许多小型短骨突,向头盾上方、后方沿伸而出,这额外特征在角龙类中相当独特。研究人员推论,在冠饰角龙的生长过程中,头盾后缘的小型短骨突会逐渐增大、互相连结愈合,形成大型、丛聚式骨突。这些小型短骨突的详细位置,位于接近头盾中线位置,延伸自第一颈盾缘骨突基部,而且紧密排列;第一颈盾缘骨突也是位于头盾后缘,向前延伸、弯曲于头盾大型洞孔上方。这些小型、丛聚式短骨突,有助于稳固第一颈盾缘骨突的基部;而在其他角龙类,相同位置则是单个的第二颈盾缘骨突。研究人员推测,第一颈盾缘骨突的基部位置,应该是原本第二颈盾缘骨突的生长位置。除此之外,冠饰角龙还具有形状特殊的第三颈盾缘骨突,呈钩状、或泪滴状,从头盾后缘延伸而出,朝向后侧方延伸[1]。除了额角与头盾周围的短角,冠饰角龙的其他特征类似尖角龙戟龙。冠饰角龙的幼年体、亚成年个体,鼻骨未愈合,而成年个体的鼻骨愈合,这种鼻骨的生长变化,相当类似尖角龙。冠饰角龙的鼻角笔直、侧向扁平、末端较钝,鼻角从愈合鼻骨的后半段延伸而出,类似其他尖角龙亚科。所有幼年标本、大部分成年标本的鼻角形状,前侧的弯曲幅度比后侧还大,因此大部分的鼻角是略为朝后弯曲[3]

种系发生学

在2005年,研究人员根据小范围的种系发生学分析,比较九个物种的17个特征,而将这些化石归类于尖角龙属的第二种。在这份研究中,尖角龙(C. apertus)、布玛尼尖角龙都是原始尖角龙亚科,而戟龙厚鼻龙、其他物种的近亲。在2011年,其他古生物学家提出更大范围的种系发生学分析,比较更多物种的54个特征,发现尖角龙(C. apertus)、戟龙构成一个小型演化支,而布玛尼尖角龙其实是这个演化支的姊妹分类单元,厚鼻龙、其他物种则另外构成一个演化支。根据这个分析结果,尖角龙属的两个种并不是单系群,应该成立其他属[5]。同年的棘面龙命名研究,则采用97个形态上的特征,分析棘面龙的演化位置,发现棘面龙、尖角龙(C. apertus)、布玛尼尖角龙与戟龙,三者位于演化上的相同分化位置,这个结果也支持布玛尼尖角龙不是尖角龙属的分类法[6]。在2012年,Anthony P. Russell与其他古生物学家研究老人祖的新发现化石时,引用棘面龙的命名研究,并采用更多特征列入分析。他们发现布玛尼尖角龙的演化位置,比棘面龙、尖角龙(C. apertus)还要进阶,并是戟龙的姊妹分类单元。根据这个分析结果,他们将布玛尼尖角龙建立为新属,冠饰角龙属。以下演化树来自于2012年的研究[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Ryan, M. J.; Evans, D. C.; Shepherd, K. M.; Sues, H. (2012). "A new ceratopsid from the Foremost Formation (middle Campanian) of 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49 (10): 1251. doi:10.1139/e2012-056
  2. M.J. Ryan and A.P. Russell, 2003, "New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s from the late Campanian of Alberta and Montana and a review of contemporaneous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centrosaurine evolutio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3): 91A
  3. 3.0 3.1 3.2 Ryan, M. J.; Russell, A. P. (2005). "A new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from the Oldman Formation of Albert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entrosaurine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42 (7): 1369. doi:10.1139/e05-029
  4.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60
  5. Fiorillo, A. R.; Tykoski, R. S. (2012). "A new Maastrichtian species of the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Pachyrhinosaurus from the North Slope of Alask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7 (3): 561. doi:10.4202/app.2011.0033
  6. Farke, A. A.; Ryan, M. J.; Barrett, P. M.; Tanke, D. H.; Braman, D. R.; Loewen, M. A.; Graham, M. R. (2011). "A New Centrosaurin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lberta, Canada, and the Evolution of Parietal Ornamentation in Horned Dinosau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6 (4): 691. doi:10.4202/app.2010.0121

外部链接

  • 冠饰角龙的想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