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上海外国语学校,全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曾名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具有外语专业性质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1][2]现任校长杜越华

历史

上外附中建校于196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创建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该校坐落在上海虹口区中山北一路295号,前身是位于上海市宝山县(现宝山区)的一座苗圃。建校后一年,在苗圃所在地建立起最初的校舍。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发展成为今日占地33亩的校园。

1963~1966年是上外附中建校初期的一段光辉年代,涌现出许多优秀校友。如63级校友,现任国务委员杨洁篪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1967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学生罢课、批斗教师等时有发生。校长刘葆宏女士于1967年被“定罪”,并送外地进行“劳动改造”,直至1971年才回到上海。在此期间学校几近废弃。1972年后,学校逐渐拨乱反正,走上发展正轨。

1993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为将该校誉为“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并题写于学校1号教学楼外墙上。近年来该校的许多毕业生考入国内顶尖高校,且有相当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高等学府深造。2009年,学校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汉推基地。

校训、校徽、校歌

上外附中的校训是“自强、至诚、志远”(Self Improvement, Utmost Sincerity, Highest Aspirations)。学校另有办学宗旨为“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校训由前任校长吴友富题写,现镶于1号教学楼门厅内。

上外附中的校歌为《飞向远方》,由前校长吴友富作词,前乐队指挥郁肖邦作曲。其歌词激励学生“胸怀全中国”,并从母校“飞向远方”。

教学

上外附中设7个年级(中预、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并开设国际部。除外语课程外,学校采用上海市统一教材。

文科类、外语

外语教学是该校最大特色。学校常设6个主要语种: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另开展韩语的第二外语选修教学。其中俄语西班牙语为隔年开班。每届开设3至4个英语班,1个小语种班(自2008年后调整为“双语班”)。班级人数一般在20~50人之间。

上外附中的外语课以小班(英语班约25人,小语种班约12人)形式进行。外语课时,英语班学生按学号奇偶分为2个小班、由两名老师分别授课,师生平日称为“A班、B班”。学期更迭时,A、B班教师互相交换。而小语种班学生则按德、法、日、西/俄,分为四个班级上课。其余课程时,仍按原有的40~50人班级上课,并采用中文教学,但时常辅以英文。

上外附中改变传统的翻译法和纯语法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注意训练学生语音、语调、听说领先的“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此外,语文学科的“多读、多讲、多写”,政治学科的“卡片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及最近推行的“角色参与教学法”,在理科教学中重视“双基”、注意运算、逻辑思维、阅读参考书等能力的培养,推广电化教学,增加实验操作以增强动手能力,逐步试用英语上课等等。[3]

目前英语班初中采用《全国外国语学校系列教材——英语综合教程》作为主要读写教材,Look, Listen and LearnL.G. Alexander)(亦称《3L》或《看听学》)作为语音教材;高中采用Look Ahead 3&4 (Andy Hopkins, Jon Naunton, Jocelyn Potter),为与高考接轨,辅以上海市统编的《新世纪英语》。

多年来学校坚持初一学生选修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2008年以前,学校于每届学生中开设“小语种班”。小语种班自中预年级开始将各自语种作为主要外语进行教学。由初一起,学生陆续开始复学其第二外语——英语,惟课时较英语班少。2008年后,学校将“小语种班”更改为“双语班”,将英语和小语种摆在同等重要之位置,安排比英语班略多的课时,配备较好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学生自中预年级(六年级)起即两门语言同时学习,且英语的教学水平应不逊于英语班学生。

理科类

与上海市“四大名校”(复旦附中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交大附中)不同,上外附中不开设所谓“理科班”,只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具有选修课性质的理科加强班,包括微积分、物理、化学、应用数学4科。

尽管如此,该校在理科竞赛方面仍颇有成绩。作为上海市为数不多的选拔学生组队参与HiMCM(非官方译名:美国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几所学校之一,该校每年均有获得National Outstanding(为全球最高奖项)、Regional Outstanding、Meritorious等高级奖项[4]。每年二月,学校亦选拔少数同学参与MCM(非官方译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大学生竞争建模奖项,成绩颇丰[5]

2011年,上外附中派出代表队参与了美国Harvard-MIT Mathematics Tournament(HMMT)数学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6]。物理、化学方面,近年来常有学生获得上海市与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奖项。虽然学校明确了以“文理并重,外语见长”为教学方针,但在学生中亦有少数对学校理科教学重视不足的批评声音。

创新实验班

2010年,上海市教委下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通知》[7],自2010年9月起,上外附中开办“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培育”创新实验班。2010期创新实验班试行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两大主题课程版块。[8]

创新实验班学生于高一年级学生中选拔,除完成国家基础课程外,实验班学生须于周六参与专业课程培训。目前,创新实验班约有60名学生。

六校联考(原十校联考)

学校高三年级参加上海市六校联考(原十校联考)。

国际部

该校国际部为非中国籍适龄学生提供中学教育。学生学习汉语、英语、日语等语言课程,并可在多门课程中选择。国际部高中学生将根据今后攻读方向分为“中国大学班”、“日本大学班”、“美国大学班”。国际部位于4号教学楼。

国际部学生主体为日本籍学生。

目前,国际部学生中不乏持外籍却生长于中国的学生。为此国际部有专门的“国际部学生在本部跟班学习” 制度。学生须提交申请,汉语水平达到HSK主试卷初级合格,方有资格跟读。[9]跟读学生成绩经过折算后方记录。

招生、录取与直升

上外附中初中部对外进行招生文化考试,每届约录取120至160名正式学生,另收取数百名学生进入其附属的“上外第一实验中学”。高中部理论上不经过中考对外招生,而是由该校和上外第一实验中学学生经过直升考试,择优录取。为保持生源,小语种班学生毋需经过直升考试便可直升高中部。

现行政策下,该校初中学生的去留由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的直升考试决定;直升考试未达标准,即于第二学期参与中考,无法直升高中部。而上外第一实验中学学生则两项考试均需参加。升入高一后,获资格进入该校学习的原第一实验学校学生,新编为数个班级,亦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入原正式班级。2011年开始双语种班学生也需参加直升考试,外语成绩以英语成绩取40%和小语种成绩取60%计入总分。

著名校友

参考文献

  1.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介. 上外附中官方网站. 2005-08-07 [2013-05-13]. 
  2.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章程. 上外附中官方网站. 2010-06-21 [2013-05-13]. 本校全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学校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管辖,同时接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领导。 
  3. 上外附中介绍[永久失效链接].
  4. HiMCM喜创佳绩
  5. 2011MCM硕果累累
  6. HMMT数学锦标赛获佳绩
  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通知 .
  8.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培育”2010创新实验班招生简章 .
  9. 国际部学生在本部跟班学习的管理办法 .
  10. 新华网: 杨洁篪任外交部部长
  11. 新华网:崔天凯、傅莹、翟隽任外交部副部长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