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和议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24日 (三) 18:30的版本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7), 開 → 开, 參 → 参, 長 → 长, 與 → 与 (4), 軍 → 军 (3), 間 → 间, 師 → 师, 鋒 → 锋, 縣 → 县 (4), 無 → 无 (2), 盡 → 尽, 飛 → 飞, 興 → 兴 (15), 關 → 关, 領 → 领 (2), 張 → 张 (7), 養 → 养, 馬 → 马, 嚴 → 严, 見 → 见, 來 → 来, 孫 → 孙, 對 → 对 (2), 動 → 动, 發 → 发 (6), 願 → 愿, 樂 → 乐, 樣 → 样, 傳 → 传 (2), 號 → 号, 類 → 类, 線 → 线, 稱 → 称 (10), 為 → 为 (16), 於 → 于 (6), 議 → 议 (14), 靈 → 灵 (4), 韓 → 韩, 鎮 → 镇, 貢 → 贡, 達 → 达 (2), 懷 → 怀, 選 → 选, 敗 → 败 (5), 並 → 并, 後 → 后 (12), 覺 → 觉, 論 → 论, 歷 → 历 (3), 爭 → 争 (5), 統 → 统 (2),…)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隆兴和议,又称乾道和议大定和议,是南宋金朝隆兴北伐后,在宋孝宗乾道元年或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达成的和议,使宋金两国换来其后四十年的和平。

背景

完颜亮攻宋失败后,在北伐声势高涨下,宋高宗自觉身心交瘁,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让帝位予养子宋孝宗

孝宗即位后想要有所作为,拒绝同样刚即位的金世宗讲和,重用被贬谪的主战派大臣,并为岳飞平反,赐其谥号武穆。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陈康伯为左相,以史浩为右相,以张浚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江阴的兵马,为北伐做好准备。

当时金国屯兵灵壁虹县(今安徽泗县),准备南侵,张浚希望在其未发兵前先发制人,且主管殿前司李显忠和建康都统邵宏渊也希望北伐,向张浚进献进攻两城的策略。张浚上报孝宗后,孝宗命他迅速拿下灵壁、虹县两城。于是张浚集结八万精兵,遣李显忠、邵宏渊两路出师北伐,李显忠自濠州出发,直驱灵壁,邵宏渊自泗州进发,进击虹县

战争最初对宋军十分有利,宋军攻下了灵壁宿州等地,但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张浚又统帅无方,当金兵攻打宿州时,邵宏渊没有出兵相救,使李显忠遭到大败,宿州失守,隆兴北伐也宣告失败。

南宋主和派大臣汤思退急于求和,示意金攻打两淮,于是金兵南下,攻破两淮,逼近长江防线。人情惊骇。宋孝宗复召因病辞去宰相的陈康伯,陈康伯抱病以进稳住政局,金人暂退。经过朝中大臣激烈争论后,加上已成为太上皇的高宗从后施压,孝宗最后选择和议。

和议

宋孝宗经此败仗,收拾河山的雄心尽失,只能遣使谈和,金世宗也无意继续南侵。隆兴元年(1163)九月,宋派卢仲贤出使金国,宋孝宗告诫卢,不能答应割宋军先前占领的海、泗、唐、邓四州之事,汤思退却示意可割。卢到达宿州,在金仆散忠义威逼之下,竟同意割让四州。事后,孝宗大怒,贬卢仲贤至郴州编管,和议一度停顿[1]。后两国遂在隆兴二年十二月签定隆兴和议。

  1. 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
  2. 宋朝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
  3. 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
  4. 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州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即以绍兴和议为准)。

隆兴和议较绍兴和议合理,称呼由臣改称侄,不过仍是不平等条约,且南宋未能取回黄河以南的土地,战争期间所收复的领土得而复失。

宋孝宗对宋金两国地位仍不能平等之事耿耿于怀,但与之前高宗向金称臣求和的姿态比较,其为南宋取回部分尊严。

宋孝宗晚年决定禅位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1189年金世宗去世,继位的为其孙金章宗完颜璟,相较予只比自己大四岁的金世宗,宋孝宗不愿向比自己小四十岁的金章宗称叔,是以退位。

影响

隆兴和议签定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

南宋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史称大定之治;金世宗因此被部分后人称为“小尧舜”,南北此后四十年政局稳定。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参见

参考资料

  1. 何忠礼. 试论南宋孝宗朝初年与金人的和战——兼论对张浚和史浩的评价. 《浙江学刊》. 1998年, (第6期): 102–106. 
  • 宋史‧卷361‧张浚传》
  • 《宋史‧卷367‧李显忠传》
  • 梅毅. 刀锋上的文明──宋遼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165-352-9 (简体中文). 
  • 《中国历史编年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