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闽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7日 (三) 07:25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3), 內 → 内 (2),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3), 學 → 学 (3), 長 → 长, 與 → 与 (3), 間 → 间 (5), 處 → 处, 漢 → 汉 (5), 語 → 语 (53), 灣 → 湾, 陸 → 陆 (3), 縣 → 县 (3), 無 → 无, 將 → 将 (4), 陽 → 阳, 調 → 调 (5), 寧 → 宁 (4), 見 → 见 (2), 來 → 来 (2), 對 → 对, 發 → 发 (2), 門 → 门, 樂 → 乐, 詞 → 词, 帶 → 带, 圖 → 图 (2), 稱 → 称 (5), 區 → 区 (9), 為 → 为 (7), 於 → 于 (3), 據 → 据, 屬 → 属, 議 → 议 (2), 該 → 该, 點 → 点, 並 → 并, 論 → 论, 歷 → 历, 爭 → 争 (2), 統 → 统 (2), 過 → 过, 較 → 较 (2), 進 → 进, 現 → 现 (5), 個 → 个 (3), 兩 → 两, 漸 → 渐, 們 → 们 (3), 資 → 资, 佈 → 布, 異 → 异…)

沿山闽语
山区闽语
地理分布中国大陆福建中北部
谱系学分类汉藏语系
原始语言原始闽语
分支
邵将语(争议)

闽语支中的沿山闽语分布(红色系)

沿山闽语是语言学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闽语分片,其下包括闽北语闽中语,全部分布在福建省中北部内陆地区。[1]因该地域多山,故而称为“沿山闽语”。

20世纪初,语言学家们基于研究福州话厦门话之间的差别,将闽语分为“闽北方言”和“闽南方言”两片。在此时期,对闽北和闽中地区的方言研究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然而,根据1957年中国大陆进行的汉语方言普查发现,闽语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东西(沿海和内陆)之别,而并非南北之别。[2]若按“闽南、闽北分区法”,“闽北方言”中的建瓯话与“闽南方言”中的沙县话之间存在不少共同点,与同为“闽北方言”的福州话之间反而差别迥异。因此,“闽南、闽北分区法”被逐渐废弃,取而代之的是闽语的五区分区法。语言学者们发现,闽北语和闽中语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多,因此把它们统称为“闽语西二区”,[3]或统称为沿山闽语。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沿山闽语既具有闽语的共同特征,又受到客家语赣语的影响。其地域上越往西,受客家语影响越大。邵武将乐地带通行的是受客家语和赣语影响的一系列混合型土语,称为“闽客赣过渡方言”(或邵将语),其归属存在争议。建宁泰宁的方言则完全被赣语化。

在闽语中,沿山闽语中的撮口呼字比较多。部分来母字读作/s/或/ʃ/;部分见母禅母字,沿山闽语显现出与其他语言差别迥异的特殊声母读法。[1]

沿山闽语虽存在入声字,但只有入声的声调,而没有塞音韵尾。[1]沿山闽语中多音字连读变调现象很少见,仅在闽中语部分方言中有,其他方言中虽存在,但无普遍规律可寻,读作原调亦可。

有趣的是,在沿山闽语中,三个人称代词全部读为同一个声调。比如,在建瓯话中“我”、“你”、“渠”(他)分别读作“uòi”(uɛ˦˨)、“”(ni˦˨)、“gṳ̀”(ky˦˨),全部读阳入调。[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侯精一.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16–217. 
  2. 中国语言地图集》,B8 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 叁 闽语的性质。香港朗文(远东)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3. 中国语言地图集》,B12 闽语 福建 台湾 粤东 海南。香港朗文(远东)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