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2日 (二) 20:52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中文名稱
正體
簡體
日文名稱
日文漢字
假名ひん
新字體
舊字體
羅馬字Hin
韓文名稱
諺文
韓文漢字
文觀部式Bin
馬賴式Pin
越南文名稱 ()
國語字Tần
越文漢字

,又稱皇嬪,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嬪的一種位號,亦見於東亞其他地區,如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最早見於上古時期周禮中的記載:「一(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而在之後的朝代對於的使用仍時有可見:

中國

魏、晉時期

南北朝時期

隋、唐時期

  • 隋朝初年因皇后獨孤伽羅善忌,因此後宮位號儉樸,雖有設置但並不實際作為皇妾,其中有:
    •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在獨孤伽羅崩後,隋文帝才又增加後宮位號,並將嬪擴充到定員九人。隋煬帝繼位後,自治嘉名以充實後宮,其中有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宋、金時期

  • 宋朝的宮制,經過幾代皇帝的經營之下日漸完善,而後宮位號中有一階級為九嬪,但和其他朝代不同的是,以往的九嬪是的確只有九位,但宋朝的九嬪卻有整整十八位:太儀貴儀妃儀淑儀婉儀順儀順容、淑容、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 金朝宮制雖幾經修改,但仍沿用九嬪的規制: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元、明、清時期

日本

  • 日本平安時代前期,天皇嬪御的位階之一,為四等級中最低等的,定員四人,但到後期代稱嬪的女御一詞逐漸獨立出來,且取代嬪的位號,之後的位號便不再使用。

朝鮮半島

  • 朝鮮半島朝鮮王朝時期,為地位僅次於王妃(國王正妻)的後宮位號,由王妃決議賜封給該後宮的封號,封號一般以寓意吉祥或代表美德的字。

越南

  • 越南阮朝時,是後宮一個位號,分別為後宮第三級的三階嬪(越南文Tam Giai Tân)和第四級的四階嬪(越南文:Tứ Giai Tân)、五階嬪(越南文:Ngũ Giai Tân)三個等級[3]

參看

參考文獻

  1. 霍斌. 《唐朝前期内官制度研究》. 乾陵文化研究 (陝西省咸陽市: 乾陵博物館). 2015: 234-236 [2017-12-30] (簡體中文). 
  2. 清史稿‧后妃》,卷214,曰:「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
  3. LES FAVORITES DE LA DYNASTIE DES NGUYEN.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