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祿勸地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8日 (五) 02:12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1985年祿勸地震
日期1985年4月18日 (1985-04-18)
規模Ms 6.3
震源深度5 km
震央25°55′34″N 102°52′16″E / 25.926°N 102.871°E / 25.926; 102.871
影響地區中國
傷亡22人死亡、300人受傷

1985年祿勸地震,發生於1985年4月18日,當地時間13時52分(05:52 UTC)。震央接近於中國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概述

劍川地震相似,祿勸地震震源也處於一個斷陷盆地即則邑壩子附近。則邑壩子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長圓形斷陷盆地,北北西方向長約6km,東西向寬約1.5km,洗馬河從壩產中部穿過。壩子東部主要是二迭系的玄武岩以及部分灰岩,西部則為早二迭系灰岩。祿勸地震發生的地點靠近小江斷裂帶,但這次地震不是該斷裂帶主斷裂的構造運動,而是它的分支斷裂的活動形成的斷裂活動[1]。該地震導致22人死亡、超過300人受傷[2][3]

相關

參考

  1. 王培德等編著. 中国西南地区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特征.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年9月: 11. ISBN 7-5028-0952-X. 
  2.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Csi.ac.cn. [2010-08-12]. 
  3. Significant Earthquakes of the World.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0-01-05 [2010-08-12].